摘要:要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教師要當好“生活老師”,把學生引入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并且指導學生以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社會,以自己的情趣去理解分析社會,發(fā)展認識和思維能力。
關鍵詞:邊評邊改 真情實感 良性循環(huán)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作文教學囿于舊模式,步履維艱,改變作文教學的封閉舊狀態(tài),對于整個語文教學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改革作文教學,初中語文新課標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樣就為初中作文教學指明了新的方向,現(xiàn)就新課標理念下的作文教學實踐,說點個人的想法。
一、打破僵化模式,建立開放的作文教學系統(tǒng)
建立開放的作文教學系統(tǒng),還要協(xié)調(diào)作文和其他各科的教學關系,使作文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形成緊密的教學整體,使之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建立開放的作文教學系統(tǒng),也應調(diào)整好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的關系,使之密切結合起來,統(tǒng)一于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中。聽名家佳話,說杰出人物事跡,評影劇,讀名篇佳作,看課外書籍,寫自己所見所聞等等,是廣大語文教師創(chuàng)造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靈活有效的形式。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背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1.豐富寫作素材,克服學生的畏懼心理,讓學生“有東西可寫”。
要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教師要當好“生活老師”,把學生引入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并且指導學生以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社會,以自己的情趣去理解分析社會,發(fā)展認識和思維能力。如讓學生寫觀察記錄、小日記、小報告、社會調(diào)查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變“苦”為“樂”,以克服學生的厭倦心理。厭倦與畏懼一樣,都是僵化的傳統(tǒng)教學舊模式造成的。作文教學要想取得高成效,就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力,提高寫作的興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熱愛每一個學生,特別是要關愛學生,教師要把學困生當“朋友”,了解他們在寫作中的困難,并給以具體指導,熱情鼓勵,學生有所進步,教師就要給予表揚肯定,幫助學生總結成績,克服失望心理,樹立寫作信心。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會逐漸培養(yǎng)起來。
3.讓學生品嘗寫作成果,在成功的愉悅中進行寫作。
要學生品嘗寫作成果,改變作文批改的方式很重要。要變教師的單一批改為邊評邊改,或是學生自評、自改,或是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批改,或是師生合批合改,或是全班講評,教師要充分利用作文講評這個契機,激勵優(yōu)生,啟發(fā)差生,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愉悅。教師批改時,還要對學生的認識、個性感情方面給予關注、熱心指導。批改作文的過程應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是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明確今后努力方向的過程。評改應堅持體現(xiàn)激勵原則。不能用語言、文字嘲弄學生。教師首先應該樹立正確的評文標準,講究“誠實”。葉圣陶先生提出“誠實”和“精密”作為評文的標準。“誠實”就是有什么寫什么,或者是內(nèi)心怎樣想怎樣感,筆下就怎樣寫?!熬堋眲t是文字里要有作者真摯發(fā)現(xiàn)的、親切感受到的思想情感,而寫出時又能不漏失它們的本真,強調(diào)了行文的思想性。近幾年高考作文也強烈要求學生創(chuàng)作講真情實感,反對矯揉造作和空洞的排比說教。其次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的作文,不要輕易地否定學生的作文。學生習作里有學生自己的思考、發(fā)現(xiàn),這都是他的精神財富,雖然有不足,甚至錯誤,如果引導得當,也會轉化為一種財富。作文評價絕不能壓抑學生的寫作欲望,而應該使學生感受到“我表達了,我受到尊重,也使別人(首先是老師)受到啟發(fā)”的樂趣,同時,也使學生因為某種寫作的成功而增強自信;又因為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而產(chǎn)生新的試驗、新的創(chuàng)造的沖動,從而為下一次作文時較快較好地進入寫作狀態(tài)奠定了基礎,這就達到了作文寫作的一個良性循環(huán)。
語文新課標是語文教師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只要我們堅持把新課標中寫作教學的要求落到實處,做到一步一個腳印,那么作文教學這塊天地就將會永駐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