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物理教學中,離不開實驗教學,而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可以切實解決課時矛盾。但教師在使用中要注意資源整合,不可為用而用。
關鍵詞: 物理教學多媒體應用
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主的教學過程,但很多實驗根本無法在課堂上實現(xiàn),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其成為了可能。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學習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可以切實解決課時矛盾。但在應用中教師要注意資源整合,不可盲從和照搬。
一、利用多媒體可以方便解決問題
1.展示復雜物理現(xiàn)象變化的過程。
物理教學過程中,對許多復雜物理現(xiàn)象、物理過程,用語言、文字、掛圖很難把它們講清楚,學生也很難想象出它們的具體情景。而如果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卻能使它們變靜為動、變難為易。如:演示“超重與失重”、“平拋運動的剖析”、“電磁感應現(xiàn)象”等。
2.放大微觀世界,縮小龐然大物。
微觀世界看不見、摸不著,龐然大物又說不清、道不明,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只能讓學生看看掛圖或用語言、文字加以描述,學生很難得到正確、完整的認識與印象。現(xiàn)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微觀世界加以放大,把龐然大物加以縮小,這樣展示在學生眼前,許多情景不言自明,復雜情景圖文并茂,有利于學生獲取和理解。如:“布朗運動”、“日心說”、“地心說”、“理想氣體分子運動模型”等。
3.補充模擬效果不明顯的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的科學,離開了物理實驗,物理學就不可能產(chǎn)生,更談不上發(fā)展。因此,教師要特別重視物理實驗,在信息時代也不例外,凡大綱要求做的實驗都要做,不能做的實驗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做。有些實驗可能看不清、過于復雜、呈現(xiàn)的時間過短、無法長期提供器材讓學生動手、在教室中根本無法實施等。利用多媒體技術對這些實驗進行補充,進行模擬,就非常必要。例如:在玻璃板上用鐵屑演示磁體周圍磁場分布情況時,教師在講臺上做實驗,學生根本看不到實驗現(xiàn)象;教師捧著玻璃板走下去,既浪費時間,效果又不好。如果把這個實驗放在投影儀上做,實驗現(xiàn)象直接放大在屏幕上,那么學生就會一目了然。教學生怎么樣連接電路時,在線路板上演示,可見度很低,教師若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電路的連接,就能使全班學生都能看清楚。
4.利用多媒體“復現(xiàn)”實驗場景,加大信息容量,提高物理復習效果。
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法的,有的演示實驗或?qū)W生實驗,在復習時由于相隔時間長學生對其忘記或記不太清楚,而復習時間又緊迫,教師不能把平時的教學實驗逐一做一遍,那樣費時費力,完不成教學任務。教師利用多媒體將所做過的實驗“復現(xiàn)”出來,不僅便于學生回憶在新課學習時的實驗情景,達到復習的目的,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不至于使復習課上得枯燥無味。在復習課的訓練方面,教師還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制成填空、填圖、選擇、判斷、改錯等各種類型的標準化訓練題,讓學生親自在電腦上輸入答案,由電腦根據(jù)正確答案給出判斷,學生可以很快地知道答案的正確與否。此類訓練題型變化多、方法靈活、反饋及時、容量大、教學效果顯著。
二、應用多媒體進行物理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用計算機模擬代替實物實驗。
在物理教學中,建立一個概念或規(guī)律時,教師往往引導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和討論總結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實現(xiàn)了很多學習心理活動,如:觀察、分析、掌握實驗方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生掌握了實驗方法,學會了通過實驗得出結論的方法,這正是素質(zhì)教育所強調(diào)的重要方面。因此實驗室能做的實驗,教師應力爭讓學生參與實驗去探究、體會,而不必用多媒體來模擬展示。例如,曾有教師只用課件,利用逼真的畫面重現(xiàn)浮力實驗,學生也順理成章地得出浮力與它排開的液體重力有相等關系。但這實際上是一節(jié)敗課,實為“紙上談兵”,嚴重違背了物理教學的目的,剝奪了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
多媒體是用來輔助教學的工具,不能讓其處于主導地位,不能為了課堂的熱鬧或華麗而讓其“喧賓奪主”。
2.不應過分追求課堂容量,忽略學生思維所需要的時間停頓。
學好物理最關鍵的是“理解”二字,物理學習必須通過過程思維活動來獲得對知識的“理解”。而多媒體教學雖然容量大,但由于電腦操作容易導致節(jié)奏過快,學生記憶中停留的時間太短,使學生來不及思考,使教學陷入新的“滿堂灌”中,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必須為學生展示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和物理過程的發(fā)展演變;必須給學生留有思考停頓的時間。
3.不應過分追求材料的直觀形象,忽略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恰當?shù)闹庇^材料,能幫助學生順利地進行物理思維活動。但是,教學過程處理得過分形象、直觀、具體,學生的思維形象會因這種“包辦”而受到限制,并影響到學生思考的深度。再加上多媒體課件一般是按事先設定的程序進行的,這種定勢會挫傷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容易讓學生形成思維的惰性和單向性,束縛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不能圖一時的教學輕松,而忽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全方位的培養(yǎng)。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這一先進的教學手段,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及實驗條件的限制,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化課堂氣氛,擴大學生參與度,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拓寬思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但多媒體僅是一種輔助的工具,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越俎代庖”、“反客為主”,不能成為師生教學活動的“主宰”。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務必擺正其輔助性的位置,要多嘗試、多探索、多實踐,才能使多媒體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使用,達到應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