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對于客觀存在的英語焦慮現(xiàn)象,本文詳細分析了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及產生焦慮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能降低學生的焦慮,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成效。
關鍵詞: 高職學生英語焦慮現(xiàn)象原因分析對策
21世紀,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人類將進入一個學習化的社會和終身教育的時代。新課程的發(fā)展,也要求學校教育改變原有的“教師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倡導學生要學會學習,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由于語言學習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心理過程,同時也是人類最為普通的一種認識活動,因此,語言學習的整個過程必然會受到心理情感因素的深刻影響。在各種情感因素中,焦慮因素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一種主要的情感因素。本文中的焦慮主要是指人們在二語習得過程中所產生的焦慮,是學習者需要用外語或第二語言進行表達時產生的恐懼或不安心理。以下稱為“英語學習焦慮”或“焦慮”。
課堂是師生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學生最容易產生焦慮心理、影響學習效率的地方。課堂的緊張節(jié)奏和氛圍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焦慮的情緒。學生帶著緊張恐慌的焦慮心理上課,其思維活動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學生就會覺得上課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沒有一點兒樂趣可言,注意力分散,回答問題時過于緊張,手足無措。課堂焦慮是學生學不好英語、厭學英語的重要因素之一。
Scovel將焦慮分為促進型焦慮(facilitating anxiety)和妨礙型焦慮(debilitating anxiety)。前者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和焦慮的感覺;后者導致學生用逃避學習任務的方式來回避焦慮。顯然過高的焦慮會阻礙英語學習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找出方法來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焦慮。
一、高職學生現(xiàn)狀分析
(一)學習動機方面
高職學生在初中時成績普遍處于班級的中下游水平,長期處于被忽視或被“特別關注”的狀態(tài),對自我的學習期望不高、成就抱負水平低下。由于長期面對學習上的困難及教師與同學的負面評價,高職的學生普遍對自我懷疑,缺乏認知內驅力。雖然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但因缺乏對重要性原因的理解,沒有實干的動力。
(二)學習興趣方面
很少有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大部分學生把學習作為一項任務來完成。他們最感興趣的活動集中于娛樂、品嘗可口美食、穿著時髦等方面;不難看出他們對知識類學習認知活動缺乏興趣,甚至根本沒興趣,他們的興趣集中在富有感官刺激性與驚險好奇的能給予他們感官需求滿足的活動和事物上。
(三)情緒、情感方面
有些學生因長期未得到老師的注意而變得非常敏感和自卑,情緒波動較大,碰到成績不理想就會灰心喪氣或對授課的教師產生對立情緒。同時對于成功與別人的認可又有著向往,在嘗試失敗后,對自我的否定感增強,形成一種矛盾心理。
(四)意志力方面
高職學生對自我能力的評價偏低,自主學習意識較差,自主學習的能力又不夠,自我監(jiān)控能力更是缺乏,畏難情緒嚴重。在缺乏自信的前提下,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五)性格方面
一般學生表現(xiàn)為自尊心過強,怕苦畏難,缺乏責任感、懶惰,缺乏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自信心嚴重不足。
二、產生焦慮的原因
高職學生的各方面特點決定了他們在英語學習上困難重重。焦慮作為客觀存在于語言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情感因素,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總體說來有內部與外部兩大原因。
(一)內部原因
1.學生對高職學習的不適應性
初中剛畢業(yè)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尚未完全達到獨立成熟的階段。而報考高職的學生一般學習能力不夠強,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在初中階段習慣了被動的“填鴨式”“灌輸式”學習,而高職的教育模式是一種近似于大學的“啟發(fā)引導式”教育模式,要求學生具備學習主動性。這對于大學生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zhàn),更不用說身心還未成熟的高職生了。對于自控能力差的學生來說,學習完全失去了管束與監(jiān)督,特別的輕松,只有在面對學業(yè)成績時才有一絲愧疚;而自認努力學習的學生,在學習方法未作調整的情況下,經常是事倍功半,努力不得法,焦慮感自然產生。
2.學生自身的競爭心理
Baily(1983)發(fā)現(xiàn)競爭的天性會使學習者產生焦慮。不管是何種學生都喜歡和別人進行比較,即使成績最差的學生也有學好英語的愿望,一旦發(fā)現(xiàn)他人能力比自己強,表現(xiàn)比自己好,或認為自己表現(xiàn)不夠理想時,就會產生焦慮感。
3.學生的自我評價
Krashen(1982)認為學習者對自己的評價與語言焦慮密切相關。自我評價低的學生總是擔心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出丑,害怕受到他們對自己的否定評價。在課堂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回答老師的問題,過度地關注自我,為答題而答題。一旦在回答時表現(xiàn)不好,首先自尊受傷,情緒更緊張。久而久之,形成焦慮,嚴重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
(二)外部原因
1.考試
考試焦慮在學生中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學生產生考試焦慮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學生由于沒有充分復習,未能掌握應有的語言知識,因而害怕不能通過考試所引起的。
(2)學生已經進行了反復的復習,但以往考試失敗的經歷讓他即使在新的考試環(huán)境中也沒有自信。
(3)還有相當部分學生由于自身能力的問題,雖已有知識重點的輸入,但流于形式,無法進行信息重組,無法形成正確的知識輸出。高職的學生長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tài),受到過多的負評價,缺乏自信。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較差,很難馬上做到知識的活學活用,在沒有監(jiān)督的前提下,根本難以做到及時復習,所以面臨考試自然會產生焦慮情緒。
2.課堂交際活動
交際活動是英語課堂上最常見的教學組織活動,但也是最容易引起學生焦慮情緒的。這種焦慮又被稱作“交際恐懼”,它指的是在用英語交際過程中,因不能充分理解他人的意思,或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出現(xiàn)的焦慮。作為一門外語,學生在學習幾年后,要求在課堂上運用自然,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本身就很困難。對于能力一般而又缺乏自信的高職學生而言,課堂上的任何口語表達,都是一種考驗。面對這種難以克服的考驗,學生通常產生的只有緊張、害怕和焦慮。
3.學校
學校也會給學生帶來焦慮。學生并未填報的學校及專業(yè)都會使學生產生不信任感;對學校設置的課程與今后就業(yè)關系的懷疑;對學校英語師資及英語教學設備的不滿,這些情緒都會加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焦慮感。
三、消除焦慮的對策
既然焦慮是客觀存在的,過多的焦慮對外語學習有著一定的消極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盡量克服、減輕學生的焦慮。筆者提出以下一些策略來盡量消除學生的焦慮。
(一)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
和諧的課堂氣氛能提供學習者所需要的自由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不良的課堂氣氛會對學生造成壓抑、不安感。我國學者王琦(2003)研究表明外語課堂學習焦慮與課堂氣氛呈負相關,即課堂氣氛越好,外語學習焦慮程度越低。針對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提出適當?shù)慕虒W要求,教學內容上選擇貼近學生實際及讓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態(tài)度上要親切友好,讓學生在壓力較小的課堂中輕松愉快地學習。
(二)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有調查表明,學生能接受教師的批評但不能接受教師的諷刺、挖苦。教師的粗暴糾錯態(tài)度容易引起學生的焦慮。而教師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進行及時的糾正又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在課堂上,教師若過于頻繁、過于嚴厲地當場指出或糾正錯誤,則很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對待學生的錯誤應有著一顆寬容的心,一般以鼓勵的、積極的措辭為好。
對待學生的錯誤,教師應盡量少用終結性評價。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自我糾正的習慣。評價的形式可由教師的單一性變?yōu)槎嘣裕纬山處熢u價、學生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相結合。
(三)加強合作學習
在強調競爭,忽視合作的教育理念下,學生普遍存在一種扭曲的競爭意識和利己行為。高職學生不管是在能力還是動機上都很難形成獨立的自主學習模式,因此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避免了同學之間的惡性競爭。它在減輕學習焦慮、促進交流、加強學習動機、增強學習者的自信、提供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和輸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該方法還能營造積極的課堂情感氣氛,又能照顧到學習者個人,尤其是害羞、膽怯、內向的學習者能夠有更多交流的機會(Arnold,1999)。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準備和練習,即使犯錯,也不用擔心指責和批評,由此降低發(fā)言時的焦慮程度,在語言學習的運用過程中,提高了自信,激發(fā)了熱情,增強了責任感。
(四)考試形式的多樣化
改變原有的一張試卷定終身的狀況,降低學生的考試焦慮。有以下的一些方法可以嘗試:
1.封閉式考試與開放式考試相結合
封閉式考試也就是一般的筆試,一般以一份試卷構成,時間固定。一般是對學生一段時期知識掌握情況的綜合性考核。題型一般固定,存在考試焦慮的學生很容易在這種考試中表現(xiàn)失常。而開放式考試時間不固定,可以在整個學期中的任何時間進行。且以往的考試的內容一般由教師決定,學生非常被動;而開放式考試的內容可由學生自定,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感興趣的或有把握的內容作為考試內容。開放式考試一般以口試為主,學生在充分準備下,可以降低他們的交際畏懼。把兩者按比例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付出的成果、成功的喜悅,有意識地降低學生的考試焦慮。
2.試卷試題形式的多樣化
試卷試題形式的變化也可以降低學生的考試焦慮。題型的變化可以讓學生感到新意,在不提高難度的情況下,學生有更多探究的動力。圖文并茂的題型讓學生能夠更清楚地找到知識的脈絡。當然這種變化需要提前讓學生做好心理準備,否則學生可能因理解新的題型要求而產生不必要的焦慮。
外語語言焦慮作為語言學習中的普遍現(xiàn)象,需要師生共同關注與認識。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采取相應的策略來降低學生的學習焦慮。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效果將更明顯,英語學習和教學的效果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靳玉樂.自主學習[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1,第一版.
[2]鮑培蕾,戴建法.中職英語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調查分析與對策[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2,(2).
[3]遲明赟.合作學習與綜合英語課堂差生焦慮的實驗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1).
[4]何慶旦.焦慮與中學英語教學[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2).
[5]談剛.大學生“郁悶”心理成因及其排解途徑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9,(1).
[6]王濱.論英語學習焦慮與教師教學的關系[J].科技信息,2006,(11).
[7]熊蘇春,施錦芳.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焦慮成因及其對策[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9,(1).
[8]余麗.淺談英語學習焦慮情緒[J].科教文匯,2008,(2).
[9]宰玉英.淺析英語課堂中的焦慮情緒及對教學的啟示[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11).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2007級教育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