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搞好數學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由于忽視數學教學的規(guī)律,教學不得法,教學質量差,造成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負擔過重,造成“高分低能”、“兩極分化”等現象。要改變這種不良現象,教師就有必要對教學法進行探討和研究。很多學生一進入高中就覺得高中數學特別難學,學不會,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習方法,傳授知識,而且要從根本上轉變他們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那怎樣才能讓他們很快進入高中學習狀態(tài),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搞好教學呢?下面是我的幾點心得。
一、每周寫一次學習總結或感想
很多新生的好奇感特別強,對同學、教師、學校都相當地好奇,不能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我一開始就讓他們堅持每周寫一段本周總結(50字上),寫在一個本子上,寫完后留下自己的姓名。我也堅持每周都抽空看看他們的總結,在自習課或其他時間回答他們的疑問。比如有位學生學習非??炭啵煽兙褪翘岵簧蟻?,我給大家就學習方法提幾點建議,不僅讓這位學生知道自己方法不當,并及時改正,而且其他學生也從中吸取了經驗。寫總結的目的一方面是讓學生反思本周的學習情況,做到對這一周所學的東西了如指掌,并在接下來的一周通過此方法繼續(xù)加油刻苦學習。另一方面,學習上有一些問題的學生會在下周的學習中要求自己上課要認真,想方設法把落下的補上,爭取每周都有收獲、進步。總之,就是要隨時提醒他們把心思和時間都放到學習上來,一學期一學期地堅持到底。
二、隨時與學生交心
每次上課前或下課后,我都要與學生聊聊天,讓他們覺得老師是真心與他們交流,慢慢地他們有時把學習上的一些困難及時告訴我,尋求我的幫助。比如有位學生在一次測試中沒考好,主動來找我談心,一開始他有點想放棄學習,我就從各方面與他交流,不斷地鼓勵他,最后他又重新燃起學習的熱情,并向我保證一定會加倍認真學習,下次一定會考好。
三、采用分層教學
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同時,我也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發(fā)掘出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盡量做到基礎分流,彈性管理。我采用分類教學、分層指導的方法,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穩(wěn)步前進,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問題,我并不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他們在交流中掌握知識,在討論中提高能力,盡量讓學生發(fā)現問題、質疑問題、標新立異。實施分層教學,重要的是優(yōu)化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個師生真誠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要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去學。此外,分層教學不僅會使成績好的學生更優(yōu)秀,更有發(fā)揮潛能的空間,而且會使基礎差的學生覺得有東西可學,一節(jié)課下來自己也有所收獲,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不會覺得數學枯燥無味,厭惡數學,也不會對數學產生畏懼的心理。這就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步,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勤于思考,善于提問,學會解決問題
數學離不開概念,由概念又引申出性質,這些性質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現出來。對定理、公式少不了要進行邏輯推理論證,形成這些論證需要思維過程。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對知識和方法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如:為什么要形成這個概念?為什么要導出這個性質?這個性質、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應用?勤于思考的表現還在于對認知過程不斷反思、回顧,不斷總結挫折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不墨守成規(guī),勇于創(chuàng)新。
學數學離不開解題,解題可以訓練技巧,磨煉意志。在解題過程中,學生首先應判斷解題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思路,在探索過程中學生要注意聯想,要學會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識、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題全過程監(jiān)控自己的行為:是否走彎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沒有出錯?這樣長期形成習慣后,學生往往可以別出心裁,另辟解題捷徑。這種思維品質也是創(chuàng)新的重要標志。
五、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后作業(yè)和反饋練習、測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復習和鞏固舊課,而且能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長期堅持。
總之,我著重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加強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讓學生得到鍛煉,得到提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我們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勤分析,善反思,不斷總結,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也才能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中學數學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