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分析了第二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因素,并進一步探討了在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情感因素優(yōu)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 第二語言學習情感因素作用
一、情感因素與語言學習
(一)情感因素。
人是有感情情感的動物,腦的一種機能,是對客觀事物抱有不同好惡而產(chǎn)生的內(nèi)心變化和外部表現(xiàn)。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應重視情感因素,尤其是內(nèi)在情感因素,即人格的存在。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自我中心因素、交流因素、動機。
(二)情感因素與語言學習的關系。
1.自我中心因素與第二語言學習
圭歐拉提出“語言自我”(language ego)的概念。語言自我指的是對自己語言的認同。語言自我跟自我發(fā)展相互作用,有著階段性的不同特征。如兒童時期的語言自我有彈性,沒有憂慮,也沒有抑制,是放松的。過了青春期,語言自我就具有了保守性和保衛(wèi)性。因為受母語的影響,他們具有保護母語,保護自己的意識,成了自我認同的一部分。所以在第二語言學習中,教師應該多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自我中心因素。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有尊嚴的人,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nèi)的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是自己應該關注的對象,關注的實質(zhì)是尊重。其次,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應該達到心靈的和諧愉快。教師應在課內(nèi)外真誠、和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把微笑帶進課堂,激起學生愉悅的情緒態(tài)度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2.交流因素與第二語言學習
在第二語言學習中,交流因素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提高其效率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交流方面的變量是多方面的,包括移情、內(nèi)向、外向等因素。
移情(empathy)是語言交往中的主要情感因素,是溝通人們內(nèi)心世界的情感紐帶。
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把教學過程演變?yōu)閹熍c生、生與生相互交流的過程和疏通情感、信息交流的渠道,密切注視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移情換位,思其所思,憂其所憂,樂其所樂,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其更有效地吸收新知識、新信息。學生的熱情一旦被激發(fā)出來,他們便不會再將學英語看作是一種負擔。另一方面,通過師生移情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的焦慮感真正得到緩解。
性格的內(nèi)向和外向也是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的突出變量。內(nèi)向性格的人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有更多的移情,他們在發(fā)展語言認知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優(yōu)勢。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在讀寫方面花的時間更多;而有人則認為這類學習者可能更善于利用其性格特點,對有限的輸入可以進行更深入細致的形式分析,或解釋為性格內(nèi)向的學習者可能在語法、翻譯、閱讀理解方面鉆研更深入。因而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對那些性格內(nèi)向、消極、悲觀的學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注,研究他們的個體學習方式,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能適應他們的需求。
3.動機因素與第二語言學習
第二語言學習的動機主要有三種:工具性動機、結(jié)果動機、內(nèi)在激勵。
3.1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工具性動機是第二語言學習者對外語本身并無興趣或沒有與講母語的人進行交際的條件,學習第二語言只作為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如找工作、通過考試等。
3.2結(jié)果動機(resultative motivation)。結(jié)果動機批第二語言學習者由于取得好的學習成績產(chǎn)生成就感而獲得的滿足。
3.3內(nèi)在激勵(intrinsic motivation)。內(nèi)在激勵指第二語言學習者從學習本身所獲得的滿足。
動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語言中的情感因素。動機影響效果,效果也影響動機。因此,在第二語言學習中,教師應該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動機,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保持他們的好奇心。當然“態(tài)度”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第二語言學習的態(tài)度就是學生對第二語言學習的認識、情緒、情感、行為在外語學習上的傾向。學習者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
二、利用情感因素優(yōu)化英語教學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形成師生情感交融的和諧氣氛,首先,教師自身的情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情緒狀態(tài)對學生的認知和師生關系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其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情感溝通應保持自然、和諧,不但要對學生有一腔熱情,而且要有無私的、廣泛的愛;不但要處處關心他們,而且要關注學生的自尊需要。
(二)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是積極情感的陽光雨露。
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維持一種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一個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讓他們感受到身心舒適,這能使他們在最佳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因為在輕松、愉快、和諧的環(huán)境中,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記憶力強;反之,則思路閉塞,操作遲緩,心靈封閉,無創(chuàng)造性可言。
首先,自由的理念是重要的。所謂自由是指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心理,放飛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無拘無束,這是最基本的東西。
其次,要有寬松的氛圍。所謂寬松,是要允許學生說錯話,不要盯住他們的錯誤不放。如果長期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因為怕犯錯誤,不取表達自己,會嚴重影響學習效果。日本的一所學校流行著這樣一種理念:“教室就是讓孩子出差錯的地方?!痹诮虒W過程中,如果不能夠?qū)W生的經(jīng)驗、學生的認識真正整合起來,那么學生的經(jīng)驗就無法完成再構(gòu),形成新的體驗,更談不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轉(zhuǎn)變。
(三)樹立信心,排除焦慮是積極情感的催化。
成功感是英語學習中非常寶貴的情感體驗,它能極大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應不斷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嘗到成功的喜悅。這種成功引起的滿足和興奮可以繼續(xù)得到滿足的需要,一次成功的體驗又可推動第二次成功,多次成功會使學生增強自信心,逐步體會到學英語的樂趣,同時也排除了英語學習中的焦慮情緒。焦慮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恐懼不安、煩躁和害怕犯錯誤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理狀態(tài)對他們的學習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甚至會導致他們放棄英語學習。因此,教師決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有受挫感,而應該多看到學生的進步,并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因為這種快樂能樹立他們的信心,能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
三、結(jié)語
正如在上文中所研究論述的,情感因素在第二語言學習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優(yōu)化英語教學、提高英語學習效率中,教師不應只考慮到認知、語言系統(tǒng)上的問題,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因素。事實上,教學活動由教師和學生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交織而成,二者在英語教學中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認識和引導積極的情感是搞好英語教學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