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實施化學問題解決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起的作用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由知識傳授者變?yōu)榻M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教師考慮的問題不是單純的如何“教”,更要考慮的是學生如何“學”。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只有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 初中化學教學化學問題教師作用
一、精心設計化學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p>
(一)要設計出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化學問題。
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解決化學問題的過程中,感覺愉快而有趣;才能使學生積極地學習。長此以往,才能使學生逐漸熱愛化學,并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強烈的化學問題意識。好的化學問題一般具有以下特點:1.發(fā)散性和開發(fā)性:這類問題,往往存在著多種的解題方法。2.驗證性:通過以實驗為主的方式進行驗證的問題。這類問題能更好地體現化學學科的特點。3.挑戰(zhàn)性:必須通過一定的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此類問題能避免簡單知識的再現。4.新穎性:能體現新內容、新方法或新思想的問題。5.關聯(lián)性: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相聯(lián)系的問題。只有那些好的,并且具有特點的問題,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設計的化學問題應該包含未知事物、思想動機和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等三方面要素。如,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鈉排在銅的前面。筆者要求學生寫出鈉和硫酸銅溶液的化學方程式,很多學生認為鈉能把銅置換出來。但做了實驗后,學生才“出乎意料”。因為這個結果與學生的原有的知識產生了矛盾,所以能使學生在驚訝中想知道答案。
(二)在設計化學問題時,要充分反映科學發(fā)展史。
教師應該從報刊、互聯(lián)網等媒體上尋找素材,及時捕捉能反映科學前沿的最新消息,并從有趣的實驗現象中整理線索,從豐富的生活中尋找原料,努力從教材中挖掘內容,充分利用各種素材設計問題。如,鹽酸可以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研究問題:可能是鹽酸中的哪一種微粒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的?
二、營造和諧的“問題解決”的課堂氣氛
問題解決是一種智力活動,智力活動只有在和諧的氣氛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心理學家認為,環(huán)境刺激引起認知解釋,認知解釋引起喚醒的知覺,喚醒的知覺導致情緒體驗。寬松和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可以讓學生的情緒產生積極的動機和知覺的作用。為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力求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一)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是主宰者,而是引導者。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案,要做及時的引導和修改,力求使每個學生在問題解決中,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并能感受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
(二)營造自由的課堂氣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較多的自由。教師不但要允許學生提問,而且要鼓勵學生對教師發(fā)問,幫助學生克服因提問而產生的害怕心理。教師更不能對那些提問的學生說:這個問題很簡單之類的話。
三、指導學生學會解決問題
在解決化學問題時,教師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1.在自學中解決問題。凡是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就盡量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進行分組討論來解決。對那些較深的問題,教師應該給學生適當的點撥和引導。2.在探究中解決問題。在實際化學教學中,教師不能把問題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應該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問題的結論,讓學生在“曲折”的思維中領悟解決問題的規(guī)律。3.在合作中解決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改善學生的人際關系,也能挖掘集體潛能。教師在課堂上引進合作學習,可以根據各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分組,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解決問題的機會,使課堂真正成為每個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場所。
四、創(chuàng)設良好的質疑氛圍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一切問題都是由疑問而產生,也會因疑問而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應該從疑問開始。學生有了疑問才會有新的發(fā)現,才能更好地激發(fā)解決問題的欲望。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是:教師先提出問題,然后請學生回答。這種單一的“傳承型”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師始終處于“居高臨下”的支配地位,而學生始終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上,這使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本得不到發(fā)揮。實際上,一個好的化學老師不是把知識講得讓學生沒有問題可問,而是應該啟發(fā)學生去提出更多的問題,特別是多提一些深刻的問題。教師應該把學生的設問和質疑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鼓勵學生大膽地從不同角度多問幾個“為什么?”。這樣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中疑問,在疑問中學習,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或基本能力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還要善于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化學現象之間的矛盾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從而激發(fā)學生在認知上的沖突,產生解決問題的內在需要。
五、提高學生提問技巧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提問的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1.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提問的種類。按照提問的目標來分,提問的種類可以分成以下兩大種:底層次的提問,包括知識提問、理解提問、運用提問;高層次思考的提問,包括分析提問、綜合提問、評價提問。底層次思考的提問有利于知識的鞏固,高層次思考的提問有利于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提一些高層次思考的提問。2.在平時化學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加強對學生提問技巧的指導,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提高思維品質;幫助學生整理思緒,使學生頭腦中的疑問變得具體、清晰,這是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建立一個健康、向上的輿論環(huán)境,適當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地提出問題。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合理的評價,對學生發(fā)現問題的方法及時給予修正。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再去發(fā)現問題,幫助學生樹立發(fā)現問題的信心。在學生問題意識水平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教師應該讓學生比比誰的問題多,誰的問題質量高。教師應讓問題意識自覺走進每個學生的頭腦,給學生提供自我思考、自我探討、自我創(chuàng)新、自我表現、自我實現的實踐機會和積極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