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大學擴招帶來的師資壓力,大學英語大班教學在許多獨立學院成了緩解壓力的方法,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多問題,本文作者通過對合作學習理論和自主學習理論的研究,探討了落實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獨立學院英語大班教學問題分析策略研究
一、引言
從1999年起,教育部開始實行高校擴招。擴招給原本緊張的大學外語師資帶來日益嚴重的壓力,教師緊缺問題越來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許多高校采取了擴大班額的辦法來緩解矛盾,以往那種人數在四十以下的小班已寥寥無幾,人數在四十到六十左右的中班已屬平常,人數在六十到八十甚至八十以上的大班也屢見不鮮。面對這種現狀,本文將探討落實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把新課程的理念與大班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在落實素質教育的同時,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改善大班英語教學效果。
二、理論基礎
1.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教學理論認為每個學生由于發(fā)展水平、興趣愛好不同,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深刻上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正是學生間可以進行交往與合作學習的前提?!爸挥性谟薪煌?、有知識和經驗存在差異的人的場合,才會有教學的出現”(季亞琴科)。在合作學習時,學生要展示自己的觀點,試圖說服別人,在這種心理驅使下,對知識的鉆研就更加深刻。在表述自己觀點的過程中,會使新舊知識更加融合,從而擴大了知識的應用層面,并且還通過情意因素促進學生認知的發(fā)展及非認知品質(如人際交往等)的提高。
2.自主學習理論。
源于建構主義教育理念的“學習者自主”這一概念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被引入外語教學中,隨著建構主義教育觀的深入人心,語言學家們對學習者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也提出了新的認識。首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教師也改變自身的角色。其次,學習中心論強調學習者應積極參與學習,改變過去被動接受的地位。再次,自主學習論認為學生應在教師指導下,自行完成學習過程,自主獲得知識。
三、問題分析
1.駕馭課堂的能力減弱。
由于教室擴大了一半以上,開學之初也未安裝擴音設備,老師們用盡氣力也無法保證每位學生聽清課堂內容;所書寫的板書也因為教室過大,影響了實際效果;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由于聲音本來就小,在大教室中無法有效傳播,不僅打擊了回答問題學生的積極性,對其他同學而言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導致整堂課的實際效果大大降低。一部分基礎薄弱、能力欠缺的學生因此造成心理上的壓力,使他們產生過分的焦慮、緊張、自卑、失望、厭學等情緒,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厭學,甚至放棄英語的學習;同時,會使那些基礎扎實、能力較強的學生產生“大學英語教學不過如此”等看法,他們會因失去學習的目標而導致學習興趣的降低和學習動機的減弱。
2.課堂管理的難度加大。
由于每個班的人數比較多(60到80人不等),考勤費時費力。如果嚴格考勤,則會過多地占用課堂教學時間,使教學任務無法按時完成,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便省略了考勤這一環(huán)節(jié)。這就使得自覺性較差的學生逐漸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遲到、早退、無故曠課的現象有所增加,破壞了課堂的嚴肅性。對于這種現象,許多教師或是忙于教學進度的完成而顧不上管,或是由于教室太大容易顧此失彼。久而久之,許多學生也就對此現象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如果任其發(fā)展下去,要想進行有效的教學并實現教學目標是不可能的。
3.語言實踐機會減少。
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聽、說、讀、寫等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練習,但由于學生人數多和教學內容多的緣故,教師只能采用以傳授語言知識為主的“教材+黑板”的模式,使得學生的聽說鍛煉機會大為減少。這種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和程度,影響了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發(fā)展。由于在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師生互動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大多數學生根本就沒有機會練習,只能被動地輸入,而不能主動地輸出,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斷下降,學習英語的唯一目的就是能通過考試。此外,由于學生的練習機會少,以致教師難以及時地發(fā)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進而導致了學生英語方面的一些錯誤長期存在。
四、應對策略
1.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可以促進學生互相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背誦課文和單詞方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分,小組成員之間會互相督促完成任務,擅于背誦的同學為提高小組整體的分數會幫助背誦能力弱的同學,傳授一些背誦學習技巧。在教師批改作業(yè)方面,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作業(yè),小組內成員先互相批改,再選送一篇最好的給老師批改。這樣不僅學生之間能互相學習,老師也可以找到學生作業(yè)中典型的問題,而且還減輕了老師批改作業(yè)的壓力。在課堂活動中,以小組為單位,可以改變教師“一言堂”的灌輸式教育,讓每個學生在小組間都能用目的語進行練習,極大地增加學生在課堂上使用目的語的機會。小組活動可以給學生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消除學生不敢開口,不敢動手的壓力。由于分組管理,使得教師不再面對多個個體,僅是幾個小組,便于管理,使大班英語教學順利進行。
2.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由于大學階段設置的英語課程數量有限,課堂、教科書上的語言輸入和操練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堅持到自主學習中心進行聽、說、讀、寫等英語技能的訓練,教師在網上進行監(jiān)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時間和效果,并計入平時成績;同時定期舉辦外語學習講座和英語競賽、播放外國電影電視等活動,讓學生置身于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外語自主性的意識和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減少因班級人數過多帶來的對學生個體關注度不夠的影響。
3.培養(yǎng)科學的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就是學習行為、步驟、過程,學習計劃,以及認知策略和學習技能。自主學習理論認為,課堂學習中學習者策略的使用由學習者自己確定,因為學習者的個體差異,不同的人可能選擇不同的學習策略。教師系統地教授學習策略,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學習策略,幫助學生運用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式,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學習策略培養(yǎng)的宗旨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有助于學生積極選擇策略進行有效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充滿學習的選擇性?;粍訉W習為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對英語文化產生興趣,自定學習目標和階段性學習計劃,避免因大班教學帶來的部分學生學習動機減弱的不利影響。
五、結語
大班現象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很普遍,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學帶來一些不利因素,但只要我們多思考,多下功夫,這個矛盾是可以得到積極解決的。大班英語教學質量提高方法多種多樣,各種教學方法都是一定歷史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的產物。大學英語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探討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力爭盡快提高大班課堂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Little,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and Problems[M].Authentik Press1991.
[2]Ma Rong.A Review of Researchon Cooperative Learn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Helec,H.Autonomy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Pergamon Press,1981.
[4]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4).
[5]魏望東.英語語言教學中學習者自主性的影響因素:自主性培養(yǎng)的切入點[J].中國英語教學,2004,(4).
[6]趙洋.從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看自主學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