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領導者的領導活動中,既有權力性影響力,又有非權力性影響力。本文分別介紹了這兩種影響力,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并探討了如何提升這兩種影響力。
[關鍵詞] 領導者 權力性影響力 非權力性影響力
領導是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管理的計劃、組織、控制等職能的發(fā)揮都有賴于“領導”的作用。H.孔茨認為:“領導是影響人們心甘情愿地和滿懷熱情地為實現(xiàn)群體的目標而努力的藝術或過程?!笨梢?,領導的本質就是一種影響力。所謂影響力,就是指一種事物在傳播與發(fā)展過程中,影響和改變他人心理和行為的能力。領導者的影響力就是指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影響和改變被領導者的心理和行為,使之符合組織意圖的能力,可分為權力性影響力與非權力性影響力。
一、權力性影響力
權力性影響力就是強制性影響力,由領導者的職務、地位和權力等形成,指的是由組織賦予的在領導者實施領導活動之前就獲得的要被領導者服從的影響力,帶有法定性、強迫性和不可抗拒性,是以外推力形式來發(fā)生作用的。在其作用下,被影響者的心理和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被動、服從,因此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激勵是有限的。
權力性影響力主要由以下因素構成:一是傳統(tǒng)觀念因素。幾千年來的社會生產使人們認為領導者不同于普通人,他們有權、才、能,比普通人強。這種觀念逐步成為某種形式的社會規(guī)范,產生了對領導者的敬畏感和服從感,影響著每個人的思想,從而使領導者的言行增加了影響力。這種由傳統(tǒng)觀念所產生的影響力存在于領導者的言行之前,是傳統(tǒng)附加給領導者的力量。二是職位因素。領導者在組織中的職位會使被領導者產生敬畏感。領導者職位越高,權力越大,被領導者對他的敬畏感也越強,他的影響力也越大。三是資歷因素。資歷是是一種歷史產物,反映了領導者的個人生活閱歷和經驗。往往人們對資歷較深、閱歷豐富、經驗老到的領導者會產生一種敬重感。其中職位因素是首要因素,一旦失去職位,權力性影響力便隨之消失。
二、非權力性影響力
非權力性影響力,也稱為自然性影響力,是由領導者自身的因素,包括品格、知識、能力、情感等個人因素所產生的影響力,是領導者本身的天賦、主觀努力和自主行為所造就的。這種影響力以內驅力的形式在被領導者中發(fā)生作用,建立在其對領導者的尊敬、信賴、欽佩、崇拜的基礎上,為其自覺自愿、心悅誠服的接受,不具有任何強制色彩。表面上這種影響力并沒有權力影響力那樣明顯的約束性,但在實際效能上,它不僅具有權力影響力的性質,而且常常發(fā)揮出權力影響力所不能發(fā)揮的約束作用。因此,非權力影響力是一種具有巨大效能的內在感召力,是領導者對被領導者施加影響的強有力手段,也是衡量領導者水平高低,能力大小的重要標志。
非權力性影響力主要由這幾個因素構成:一是品格因素,指領導者的道德品質、人格、作風等,既是領導者的內在因素,又可以通過其言行表現(xiàn)出來。優(yōu)秀的品格會給領導者帶來巨大的感召力、動員力和說服力,使人產生敬愛感,而且能吸引人、引導人。二是能力因素,即指工作技能和才干。組織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領導者的能力強弱。如果領導者能力強,對被領導者來講自然而然就形成一種影響力,使他們產生敬佩和仰慕心理,便于領導者帶領他們完成組織任務。三是知識因素。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只有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構,才能提高自己觀察與分析事物、判斷是非的能力,從而確保決策的正確性,更好地協(xié)調組織成員的關系,才能獲得被領導者的信賴和佩服。四是情感因素,即領導者對被領導者工作和生活體恤關懷,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從而使他們產生親切感和敬重感,增加對他們施加影響的動力。
三、權力性影響力和非權力性影響力的關系
權力性影響力和非權力性影響力既有根本區(qū)別,又相互聯(lián)系,互相依賴。
就其區(qū)別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強制性方面。權力性影響力是由職權產生的,具有法定基礎,是強制性的,在領導活動之前產生;非權力性影響力是領導者個人在領導活動中由自身素質和行為產生的,是自然的、不帶有強制性,既不隨職權的消失而消失,也不隨職務高低、權力大小而消長,全靠領導者自身在社會實踐中通過學習和鍛煉形成,產生于領導活動之中,其構成的主動權完全在于個人而不在組織。第二,時空限制方面。權力性影響力受到職權范圍制約,受時空限制;非權力性影響力則沒有這些限制。第三,差異性方面。權力性影響力是由職權產生的,有領導職務就有相應的權力,并對被領導者產生影響,而這種職權和影響不會因人而異;非權力影響力取決于領導者個人的素質,而個人素質有高有低,由此產生的影響力必然存在差異,即因人而異。
非權力性影響力與權力性影響力雖然有明顯的區(qū)別,但并非對立的,兩者是相互關聯(lián)、相輔相成。一方面,權力性影響力是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基礎,非權力性影響力依賴于權力性影響力。另一方面,非權力性影響力又影響著權力性影響力,為權力性影響力的發(fā)揮提供了強大的后盾。非權力性影響力可以使權力性影響力得以最佳發(fā)揮,也可以使權力性影響力喪失殆盡。權力性影響力只有在非權力性影響力的作用下才能發(fā)揮巨大的工作效率。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既要能夠正確運用權力性影響力,又要重視增強和充分發(fā)揮非權力性影響力的作用,提高領導效能。
四、提升領導者的影響力
從以上分析我們知道,權力性影響力主要來源于領導職務、地位與權力。組織法定權是領導者影響被領導者的一種重要手段,但是只有領導者正確運用組織法定權,不搞徇私舞弊,不搞欺上瞞下,才會產生積極的效果。
正確使用組織法定權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慎重用權。如果權力使用不當,可能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激化矛盾,造成組織內各部門、團體或個人間的沖突。此外,組織法定權發(fā)揮效能的最好時機不一定在實際行使之時,而往往在實際行使之前,所以事先誘導、事先警告、讓被領導者知道領導者提倡什么、反對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對于發(fā)揮組織法定權的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二,善于授權。授權可以使被領導者在工作中有充分的發(fā)言權、主動權、自主權,培養(yǎng)其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意識及工作能力。但授權不是棄權,授權后要注意監(jiān)督和督促。第三,公正用權。領導者必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使被領導者相信,在他運用權力時一定做到不分親疏、不徇私情、不謀私利。只有如此,才能服眾,否則就會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喪失個人威信。第四,注意權力運用的方式和方法。行使權力的目的,是要影響和改變被領導者的心理和行為,使其心悅誠服地按照領導者的意圖辦事。因此在運用權力時,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尊重被領導者。第五,做好善后工作。組織法定權行使后,領導者要注意善后工作,包括做耐心細致的勸說和解釋工作。如果領導者權力行使不當,或被領導者執(zhí)行命令后造成了不良后果,領導者要主動承擔責任。
相比之下,非權力性影響力則不同,其作用發(fā)揮的大小和程度主要取決于領導者自身素質的高低。要提高領導者的非權力性影響力,必須在提高領導者的整體素質上下功夫。
1.加強品格修養(yǎng)。良好的品格修養(yǎng)是領導者成功的保證。品格修養(yǎng)不是建立在職位、權力基礎之上的,而是在高尚的境界中產生的,它在被領導者心理上的作用是權力、職位所不能替代的。領導者要十分注意自己的品格修養(yǎng),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檢點自己的言行,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不為欲所獲,常懷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修為官之德,始終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純潔性,在具體的領導實踐中努力培養(yǎng)正直、公正、誠信、恒心、毅力、進取精神,用人格的力量吸引被領導者、用表率的作用帶動被領導者,提高非權力性影響力,贏得大家的信任。
2.加強能力培養(yǎng)。領導者的能力素質是其履行職責的前提、實施領導的關鍵和樹立威信的重要因素。能力的強弱決定著領導活動的成敗,影響著被領導者的工作信心。當前,領導者尤其要注重提高三種能力:一是科學決策能力。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夠全面辯證地進行分析研究問題,把握事物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性,使工作有預見性、超前性和主動性。二是組織協(xié)調能力。作為一個領導者,還必須善于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來,把方方面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營造出配合默契、步調一致、和諧統(tǒng)一、齊心協(xié)力的組織氛圍。三是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領導者不僅自己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開闊的眼界和創(chuàng)新的思維,更要善于創(chuàng)造每一個組織成員發(fā)揮個人才能的機會,激勵組織成員積極進取、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
3.不斷豐富知識。事實表明,領導者知識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其素質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強弱,以及工作成效的大小。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不努力學習,知識貧乏,業(yè)務不精,就有被時代淘汰的危險。領導者要增強非權力性影響力,就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這就要求領導者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不斷學習,使自己的知識隨組織環(huán)境的變化不斷更新,而且要帶動組織成員進行學習,創(chuàng)造出一個學習型的組織環(huán)境。
4.注重情感投入,以情感人,以理服人?,F(xiàn)代人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期望得到別人,尤其是領導者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領導者對被領導者付出一份的真誠,可能會得到其十倍的回報。作為一個領導者,要想贏得愛戴和擁護,就應當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用真情關愛被領導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領導者在處理與被領導者的關系時,首先,要容人之短,避免在其短處上糾纏不放;其次,對犯錯的人適當施罰的同時,也要耐心幫助他,從而鼓勵他敢想敢干,這樣有利于發(fā)揮組織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再次,主動溝通情感,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善于采納大家的正確建議,了解被領導者的情況,熱心并及時幫助其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使大家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
總之,領導者要提升影響力,就要恰當?shù)剡\用權力因素與非權力因素,使組織成員凝聚在自己周圍,以領導魅力帶動、影響、促進廣大組織成員改進工作,為實現(xiàn)共同目標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徐曉丹:領導者影響力若干問題的思考[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03)
[2]羅大明 黃 博:淺談領導者的非權力影響力[J].內江科技,2008(03)
[3]湯 敏:權力性和非權力性的影響力與高校管理[J].科研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8,(03)
[4]謝 鐘:淺論領導者的影響力[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0,(02)
[5]徐永智 劉鳳霞:淺談提高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的有效途徑[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4,(04)
[6]李 爍:非權力影響力——領導干部的軟實力[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8,(09)
[7]張 兵:試論領導者的非權力性影響力[J].河南科技,2006,(05)
[8]侯晉雄 王錦輝:關于提升非權力領導影響力的幾點思考[J].理論與改革,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