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地方臺自辦春晚的收視分流后,至2008年末開始,央視春晚迎來了新的挑戰(zhàn)。用原創(chuàng)、網絡和貼近生活“叫板央視春晚”。不假唱、沒有潛規(guī)則;民工當嘉賓、演員來自草根階層……“CCSTV山寨春晚”一經推出,便引來了群眾的熱烈追捧。CCSTV是英文China Countryside Television(“中國山寨電視”)的略稱,即:“中國山寨電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吧秸币辉~源于廣東話,具有盜版、克隆、仿制的意思,它以模仿成名品牌為表現(xiàn)形式,涉及各種不同領域。本文的“山寨春晚”正是以模仿央視春晚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從簡稱到節(jié)目,從主持到演員,無不以央視為原型,由草根們自己組織的一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2009年的山寨春晚不僅吸引了1000多人報名參加,更有一群志愿者紛紛加入,分工細致,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許多網友都表示很期待山寨春晚。2009年1月25日,當央視春晚在央視各頻道直播的同時,“山寨春晚”除了網上直播,也同樣獲得了澳亞衛(wèi)視的直播?!盀榱藝L鮮‘山寨春晚’,同時不錯過央視的精彩節(jié)目,部分觀眾或者自己在不同頻道之間來回切換,或者幾個人爭搶一個遙控器,忙得不亦樂乎。①”2010年山寨春晚的籌備討論會也已于2009年4月19日在北京門頭溝區(qū)岢羅坨村舉行。吸引媒體記者、文化公司老總、網絡界精英、法律界、學術界等人士的參加。2009年3月6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也表示,山寨文化是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體現(xiàn)了民間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它的生存依據(jù),山寨文化創(chuàng)作的有價值的、好的東西,應該納入保護的范圍之內。
為什么在央視春晚盛大籌備的同時還會出現(xiàn)山寨春晚,甚至“山寨春晚大聯(lián)盟”?它們的產生讓人思考。筆者認為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除了與經濟、技術、社會等外在因素密不可分外,也離不開其內在的社會文化心理因素的有力驅動,這些是山寨春晚產生的發(fā)生學依據(jù)?!白鳛槿宋目茖W研究的新方法與新視角,發(fā)生學強調的是對主客體共同作用的發(fā)生認識論原理的運用。②”本文試從發(fā)生學的角度討論山寨春晚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
一、經濟發(fā)展:山寨春晚產生的資源動因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社會迅速發(fā)展,中國從經濟瀕臨崩潰邊緣成長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人民的收入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好,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保障。面對不斷提高的物質生活條件,人們開始把注意力更多地轉向了精神生活的追求,特別是娛樂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廣播到電影,從電影到電視,特別是21世紀的今天,數(shù)字一體化讓我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多樣化的精神生活選擇。經濟的發(fā)展,讓人們求知求新求樂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強烈;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人們精神生活向多層次和豐富多彩的方向發(fā)展;經濟的發(fā)展,讓山寨版春晚的實現(xiàn)成為了可能。
2008年,山寨文化席卷全國,山寨春晚一炮而紅,從網絡到現(xiàn)實生活,人人都被“雷”得“一囧一囧”。這些,都是在經濟基礎上,數(shù)字化時代下的產物。它是山寨春晚出現(xiàn)的基礎。
二、品牌老化:山寨春晚產生的推動因素
從1983年至今,央視春晚已經舉辦了20多年,成為了國人春節(jié)一道難以割舍的文化“大餐”。但如今的春晚卻沒有了舉辦之初萬人空巷、好評如潮的景象,給觀眾更多的是審美疲勞,甚至是面臨“生存還是死亡”的抉擇③。有學者指出央視春晚正在遭遇它從未有過的危機,進入了品牌老化的瓶頸,并舉出了其中4個主要表現(xiàn):“(1)晚會節(jié)目形式老套,變化少。(2)晚會演員面孔老舊,缺少新人。(3)晚會節(jié)目互動性太差,漠視觀眾需求。(4)遠離時尚,經典難尋。④”
其實每年的央視春晚無論是制作水平還是資金投入都會比以往有所增加。那么為何公眾的評價乃至收視率還是每況愈下?除了以上學者提到的缺陷外,其節(jié)目形式過于莊重、嚴謹,編創(chuàng)節(jié)目受限太多以及節(jié)目的商業(yè)化等諸多因素都影響著其制作。加上眾口難調,不同階層、不同群體對晚會的需求差異日趨拉大。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它該有的吸引力和新鮮感,讓人們形成一種審美疲勞,因而在客觀上推動了山寨春晚的產生。也許,央視春晚并沒有退步,而是社會進步了,人們的需求提高了。但是它再也找不回昔日的轟動,逐年下跌的收視率也足以說明其有待進一步改進。
三、媒介平臺:山寨春晚產生的技術支持
山寨春晚的產生自然也離不開媒介技術的支持。節(jié)目制作出來,不能播出自然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山寨春晚獲得了網絡媒體的支持,而能在網絡上與春晚同步直播。同時還能利用網民平臺,與網友互動交流。這樣,只要有電腦,能上網的人就都可以收看到山寨春晚了。然而,沒有科技的進步與經濟的發(fā)展就沒有網絡的普及與在線視頻技術的開發(fā),自然會給山寨春晚的播出實現(xiàn)造成影響。
數(shù)字媒介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傳統(tǒng)媒介單向、線性的傳播形態(tài),突破了地域與時間的限制,更模糊了權威與大眾的界限,使得草根文化得以發(fā)展。網絡快捷、便利的傳播方式,高度的雙向性和互動性,使得以個人為中心的傳播方式迅速發(fā)展,形成了一個超越現(xiàn)實的虛擬世界。人與機的散點交互,使個人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言語自由。山寨春晚正是借助這種新時代的技術支持與表達自由來得以發(fā)展和實現(xiàn)的。
四、行為模仿:山寨春晚產生的生態(tài)動因
“山寨”以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為特點,經過短時間的衍生,已經延伸成為一種讓人津津樂道的“山寨文化”。其實山寨現(xiàn)象古已有之,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顧曉鳴就指出:山寨文化總是被大眾以“非正統(tǒng)”、“無知識產權”、“占據(jù)山頭自立為王”、“小作坊”等詞語相聯(lián)系,其實,雖然這個概念剛剛誕生,但是它的含義在民間早已有之,幾乎所有主流的文化最初都有“山寨”的影子。
近年,因民間IT產業(yè)為了模仿主流品牌而迅速發(fā)展起來。手機、筆記本電腦、MP3、MP4……這些高科技數(shù)碼產品都各自有了山寨版。2008年,達到了“山寨”的高潮。從山寨電視劇、山寨“百家講壇”、山寨諾貝爾獎、山寨紅樓夢、山寨廣告、山寨網站到山寨明星……總之,人們能發(fā)現(xiàn),能想到的幾乎都被“山寨”了一遍,近日就連山寨的“春晚”也被“山寨”了。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與氛圍下,互相模仿、互相復制達到了極致。山寨春晚也由此孕育而生。
五、去商業(yè)化:山寨春晚獨特的運行模式
在商業(yè)化時代,必要的商業(yè)策劃并非洪水猛獸,但一旦泛濫成災,會削弱公眾的欣賞感⑤。部分觀眾演員開始抱怨央視春晚的商業(yè)意味太濃,“春晚本來就是讓人放松和娛樂的,可一會兒一加廣告、一會兒一念商業(yè)賀電、偶爾再找個企業(yè)老總上臺露露臉,演員則見縫插針的說句廣告詞或露下帶有商標的某種商品,就連主持人也不失時機的露個企業(yè)的LOGO什么的,整來整去春晚越來越像‘電視購物’。⑥”
山寨春晚正是打上了去商業(yè)化的亮點,而吸引了不少關注。除了演出的交通費、食宿費由組委會負責外,演員均為自愿參加,沒有薪水,因此可算是一臺奉獻式的民間文藝演出。從導演、演員、觀眾至節(jié)目的形式,都來自民間,來自廣大群眾的智慧,內容以展示獨具特色的民間絕活為主,將目光聚焦在人數(shù)眾多的農民工身上。正是這種獨特的運行模式使得它可以去商業(yè)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節(jié)目的“純”度和親和力。因此,也才會有群眾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只有老百姓真正參與,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認可才是好的,才不是矯揉造作的。不要只追求大明星,大腕。平平淡淡才是真。⑦”“山寨版春晚”才是我們的春晚,“我們的春晚”更吻合現(xiàn)代晚會的真諦:互動、個性、親切⑧。
六、受眾需求:山寨春晚產生的內在動因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就曾表示:“山寨手機主要是滿足弱勢群體的一種消費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場,所以就有存在的條件?!贝_實,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在這個生活節(jié)奏加快,亢奮而又健忘的時代,人們的心理壓力急劇需要釋放。而“山寨”正好成為了這一行之有效的訴求表達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草根階層的內心需求。有學者將網絡春晚受歡迎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個心理需求:“全方位互動,滿足受眾參與體驗的心理需求;突破常規(guī),滿足受眾求‘新’求‘異’心理需求;全民娛樂,滿足受眾情感宣泄的心理需求;將‘草根’進行到底,滿足受眾渴望平等的心理需求。⑨”從中我們也看到了山寨春晚受歡迎的原因。
隨著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人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這種多元化趨勢的需求,在客觀上要求更多適合不同人群、不同種類、不同形式的“山寨XX”的產生。需求的多元、社會的多元,都催生了更多形式不一、且日趨平民化的文化“大餐”。它們彌補了原本“奢侈”的消費,換來一種“尊貴”的享受。
七、草根文化:山寨春晚時代的個性呼喚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山寨文化”現(xiàn)象其實是民間訴求的一種表達,“它的出現(xiàn)是必然的。當民間的需求表達渠道不夠通暢,沒有出口、或者出口太小時;當少數(shù)人壟斷民意出口時;當他們的思想、意見不能得到主流認可,自己就必然要選一些渠道。特別是IT技術、互聯(lián)網技術那么發(fā)達,為其提供了一個技術支撐,以后這種文化、現(xiàn)象肯定越來越多?!?宣泄與表達是目前草根們最強烈的一種欲望?!皩а荨庇袀€性表達的訴求,“演員”同樣有個性表達的訴求,人人都有表達的需要,借以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草根文化的誕生正是這種呼喚的見證。
山寨春晚提供了一個施展個人表演天賦、個性才華的舞臺,一個可以向公眾發(fā)出“聲音”的權利,草根們通過“山寨”來標榜自我,彰顯自我。他們有了導演的權利,也有了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權力,通過“山寨”,滿足了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要、認識自我能力的需要, 從而進一步達到自我肯定。而喜歡貼近自己、熱鬧新穎、別具一格的春晚節(jié)目,同樣也是草根們的另一種呼聲。
綜上所述,山寨春晚的產生是社會經濟、技術、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它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與特色,體現(xiàn)了社會文化發(fā)展的多元化趨勢?!吧秸和斫邪逖胍暣和怼保钠矫窕齺砹岁P注與好評,同時也引來了法律問題、商業(yè)炒作等質疑,無論怎樣,有競爭才有進步。山寨春晚為央視春晚的發(fā)展與改革提供了借鑒與參照。無論山寨春晚能否成功,它的出現(xiàn),足以引起我們的注意與反思,為以后媒介的理論和實踐帶來了重要意義。
注釋
①石善偉:《山寨春晚電視直播換臺忙壞嘗鮮觀眾》,《廣州日報》[N],第8版,2009年1月26日
②汪曉云:《人文科學發(fā)生學:意義、方法與問題》,《光明日報》[N],2005年1月11日
③艾楓:《我心目中的春晚新版本》[J],《當代電視》,2006年12期,第64頁
④成茹:《淺析春晚品牌老化的原因及其出路》[J],《新聞知識》,2007年05期,第41頁
⑤《山寨版春晚的啟示》[N],《西安晚報》,第2版,2008年11月30日
⑥《宋丹丹刺痛春晚春晚商業(yè)意味討人嫌》,亞心網(新疆經濟報傳媒集團),網址:http://www.iyaxin.com/1time/content/2008-10/13/content_433425.htm,2008年10月13日
⑦《山寨之花遍地開》,人民網(河南視窗),網址:http://www.hnsc.com.cn/news/2008/12/24/350756.html,2008年12月24日
⑧毛建國:《“山寨版春晚”才是“我們的春晚”》[N],《廣州日報》,第A5版,2008年11月30日
⑨王萌:《2006年網絡春晚為何風景獨好》[J],《傳媒觀察》,2006年09期,第41頁-第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