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信息技術課程是中小學一門基礎工具課程,并作為必修課在全國開設。教育部為此在2000年、2004年分別印發(fā)了《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和《關于加強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文件中對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課程任務、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與課時安排、教材編寫原則、教學評價、組織與實施等方面作了綱要性的界定與說明。但實際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實際問題,本文提出自己的粗淺見解,愿各位老師能從中受益。
二、任務教學模式的概念
任務教學模式是依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以外在任務為教學驅動主線,激發(fā)學生內在認知動機和成就動機,結合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形式進行教學。
三、任務教學模式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1.理論依據(jù)
任務教學模式主要汲取了以下一些教學理論的合理要素:(1)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學生中心論”和“做中學”的觀點;(2)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非指導性教學原則”的觀點;(3)新行為主義學派的“程序教學”理論。除此以外該模式也借鑒了“情景教學”“發(fā)現(xiàn)探究教學”“合作學習”等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成功之處。
2.課程標準依據(jù)
教育部《草案》中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教師依據(jù)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相對年輕,思維新穎活躍、技術性強,習慣于計算機及網(wǎng)絡的程序化、跳躍化思維方式,不擅長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任務教學模式符合教師的思維特點,簡化課堂教學的組織方式,講解轉化為簡潔的任務提示,教師成為流動的學生活動的技術指導者,便于教學質量的反饋檢驗。
4.學生依據(jù)
任務教學以任務為驅動,激發(fā)起學生的內在探求欲和完成任務后的成就感,其機制與很多游戲是一致的,符合青少年的年齡心理特征,并且學習活動的目的步步明確、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會造成學生的“游離”狀態(tài),學習效果清晰可見。
四、任務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
通過任務驅動,在掌握相關知識點的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應用能力、自學探索能力及合作學習能力,提高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技能的水平,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量。
五、任務教學模式的實施
1.教學內容的任務化
教師需要將教材章節(jié)的知識點轉化為一個個單一的“任務”,有聯(lián)系的幾個小任務可以合成一個中等的任務,中等任務可以合成一個大的任務。例如高中Word文字處理的內容,輸入法運用的小任務和鍵盤鼠標運用的小任務可以合成一個文字錄入的中等任務,文字錄入和字體修飾、段落排版、對象插入等任務又可以合成一個制作一張宣傳海報的大任務。在進行教材內容任務化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證任務的整體性與連貫性。
2.任務化操作提示
教師在布置學生任務之前,可以將任務完成過程中可能碰到的知識重點、操作難點以提示的形式出現(xiàn)。操作的提示最好投影在幕布上或寫在黑板上以方便學生隨時用到,要注意提示的問題應該是學生操作中常犯的錯誤或造成障礙的難點。
3.任務流程標志化
對任務操作流程的進度分解可以保證學生即時清楚自己完成任務的情況,從而調整自己的策略、速度等等。這就需要教師將每一個任務,哪怕是一個小任務的操作流程“站點化”解析,通過投影或黑板以流程圖展示。
4.特別任務的附加
由于學生的原有水平不一致,面向全體的操作任務已不能適應它的需要,所以要有特殊任務的附加。例如高中收發(fā)電子郵件的任務,可設計特別任務為“將指定的5個不同文件作為1個附件以指定的名稱發(fā)送到指定郵箱”。
5.合作化的任務幫助
教師可以將學生在課前按機位范圍分為幾個合作小組,這樣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同一小組的學生可以相互幫助,以快帶慢,共同完成任務。這不僅解決了問題,也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6.任務化評價
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在任務教學模式下就是看有多少學生完成了任務,完成的進度和質量怎樣,對完成任務迅速的學生應予公開宣布以示激勵。
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排除活動干擾
為了保證任務教學順利進行,對任務完成會造成干擾的因素應予以排除。如將因特網(wǎng)連接斷開,并清除學生機上的無關游戲、文章等,防止學生在任務活動中分心游離,確保任務的單一性。
2.適用教學內容
任務教學主要運用于操作性內容的教學,但一些知識性內容也可以考慮以任務的形式出現(xiàn),如介紹計算機的內部構成,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將學生分成幾組,準備幾臺廢舊計算機,任務設置為“裝機”。
3.適用年級
各年級可根據(jù)學生原有水平情況及教學內容的性質設計難易不同的任務,但從任務教學要求的自主性、探索性及合作性的有效完成來看,任務教學模式在中學以上階段實施效果更好。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