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術課中,要牢固樹立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意識,著重培養(yǎng)準確高效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個性化加工與表達信息的能力,并通過課堂過程性評價來提升信息素養(yǎng)。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信息技術課程不再單單是授受知識、技術的課程;信息技術教師的責任,也不再只是教給孩子多少技術,而是要協(xié)助孩子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為學習、生活服務,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當信息技術課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時,信息技術課堂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讓“教育生活化”和“生活教育化”。因此我們應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還原信息技術知識的生活本原,使信息技術內(nèi)容貼近且融于學生的生活,使教學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使知識恢復到鮮活的狀態(tài),信息技術課堂從生活中來,又服務于生活。
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的理念,是著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自主性。在廣教版《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模塊中的第二章是“信息的采集與獲取”,教材是從“獲取的方法”、“因特網(wǎng)上信息的瀏覽與獲取”到“網(wǎng)上資源檢索和評價”來組織的。從課程標準來看,這部分知識主要體現(xiàn)在“獲取信息的需求分析、途徑、方法及信息的價值的判斷等相關素養(yǎng)的形成?!币彩菍W生學習信息加工和信息資源管理的前提,是提升學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的基礎。對此我們大膽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優(yōu)化重組,把握好“有效快速獲取信息,并對信息合適評價”這個重點。
一、營造出一個寬松、活潑、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全面、積極主動地發(fā)展
新課程目標凸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學習方式倡導的是自主,探究與合作,放棄“以教為主”,讓學生“以學為主”,教師教得靈活,學生學得自主,教師“改變課程實施過于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p>
從教學實際出發(fā),貼近生活,回歸生活,讓教學與生活緊密相連,是新課程的基本特征。隨著信息技術課改的深入,教材的“角色”也發(fā)生了改變,成了教師和學生真正的“朋友”。在教學的實施中,我們應該從生活和教學實際出發(fā),來認識教材理解教材。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開發(fā)和拓展,使教材的教學內(nèi)容和順序能夠得到重組和優(yōu)化,把枯燥乏味難易理解的理論知識,融合到實際的形象的直觀的知識中,以利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來理解教材,激發(fā)興趣,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和學習的效率。
信息技術選修模塊《算法與程序設計》主要目的是“要求學生了解算法和程序設計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從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出發(fā),設計解決實際問題的算法。”在本模塊教材中,教學內(nèi)容是按照“算法和算法表示”、“算法實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VB程序設計”,最后“算法實例的程序實現(xiàn)”來安排的,這樣編排有其科學性和嚴謹性的一面。然而基于高中學生思維還不夠成熟和嚴謹?shù)奶攸c,如果直接按教材內(nèi)容順序開展教學,學生一開始就面對枯燥乏味的算法理論,有可能很快就失去對本模塊課程的興趣,教學的開展就有可能變得被動和坎坷。此時我們可以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對教材順序和內(nèi)容進行重組和開發(fā)來改變現(xiàn)狀。以下重組方案也許更適合開展教學:先讓學生接受“算法設計的基本知識”(如果學生在基礎模塊中已經(jīng)理解,此步也可省略。),然后把“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和“VB程序設計”提出來讓學生通過有趣的實例來了解基本的算法,也就是把“算法實例”的理論知識穿插到“程序設計”中,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用生活和學習的實例來理解算法,這樣的安排,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果會更好。如再把書中例子進行優(yōu)化設計,使之更貼近學生實際,那么《算法與程序設計》在實際教學的實施中,所達到的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二、注重課堂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
新課程強調(diào)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強調(diào)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也都體現(xiàn)了這一點。在評價時努力做到評價的多元化,評價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評價,學會公正的評價,學會多角度多方法公正的評價自己,就像學會學習一樣學會評價自己與他人。評價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甚至是不同的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采取不同形式的評價。比如,在學習鍵盤操作后,就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英文打字比賽;學完用智能ABC輸入法寫漢字后,舉行一次漢字輸入比賽;學習了畫圖軟件后就讓每位同學設計一幅畫圖作品,讓全班同學都來欣賞每位同學完成的作品。這樣做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到底掌握該知識點的情況如何,也便于自己及時調(diào)整和改進教學工作,平時每一個學習任務,每一個作品都有評價。評價包括生生的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那么評價一個作品應包括哪些方面?內(nèi)容:要求主題明確,內(nèi)容健康,積極向上;能科學完整地表現(xiàn)主題思想;內(nèi)容要切合學生實際。
1.結構:設計獨到,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
2.版面:設計合理,生動活潑,色彩運用得當。
3.技術:要有一定的技術性,綜合運用所學操作方法。
時代在進步,計算機技術在高速發(fā)展。要培養(yǎng)新一代緊跟著信息社會的合格人才,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潛心探索教育教學方法,善于總結教學經(jīng)驗,經(jīng)常汲取新的知識,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才能培養(yǎng)新型的合格人才。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市屏南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