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經常用到演示教學方法,演示教學是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通過教具與儀器開展演示與操作,通過樣品、標本、模型等實際物品以及各種影像資料形式,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并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分析、探究學習的方式。演示教學相對于其他教學方式,具有直觀性強、易于激發(fā)學習興趣等特點。筆者多年從事初中生物教學,在教學中經常運用演示教學方法,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歸納,以下幾種演示方法成效較好。
一、實驗演示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部分內容的實驗難度非常大,有的甚至要用到精密的教學設備,有的占用時間太長,無法組織全體學生開展實驗操作,從而改為教師做實驗,演示給全體學生看。在開展這樣的演示實驗時,教師要精心準備,保證實效。
一是保證高度。教師開展演示時,有關教具應該配備適宜高度的演示臺。因為演示實驗是讓全體學生觀察的,因此實驗的具體演示過程以及取得的實驗現象要讓全體學生均能清晰地觀察到。二是保證大小。教師在開展演示實驗的材料要保證一定的大小,確保學生能夠看得準確。如果物體太小的話,比如演示水螅運動情況,就需要采用投影儀進行放大顯示。三要畫好圖解。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比較復雜的實驗,例如教師在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葉綠素”實驗演示時,可先揭示圖表演示的過程,在幕布上投影:擋光——日照數小時——取葉——用酒精脫葉綠素——加碘——遮光部分未變藍,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實驗的過程理解更加透徹,增強演示效果的直觀性。四要引導觀察。開展演示時,教師要采取講解與談話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在演示前向學生揭示實驗目標,演示過程中提問學生看到的現象以及怎樣理解,演示完成以后引導學生對實驗作出正確的結論等。
二、實物演示
在開展初中生物教學時,部分實物教具,例如活的動物、標本以及切片等,做到學生人手一份有一定難度,為了使學生深刻感知教學物體具有的相關生理構造以及生活習性,獲得直觀的生物知識,教師可以采取實物演示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巡回演示。教師在講解新課時,可以拿著演示實物在學生之間巡回演示,如果演示的材料相對比較簡單,學生容易搞清楚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結束講授,將演示實物帶回講臺接著講課。如演示常見的鯽魚、蟾蜍等動物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時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二是補充演示。例如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開展初步演示。比如教學葫蘆蘚等內容時,教師可以先演示其標本,接著指出這種植物形態(tài)非常小,肉眼不容易觀察,可以采用實物放大投影的方法來觀察,有效增強學生對葫蘆蘚的認識。三是輪流觀察。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受教學條件的限制,部分生物裝片或切片的份數不足,可以采用顯微鏡手段進行演示,安排所有學生輪流進行觀察。四是課后演示。課堂教學結束以后,為了強化課堂教學成效,教師可以將一些教學內容實物放在教室展示臺或外面櫥窗里,讓學生在課后有時間觀察,并在下節(jié)課開始時進行提問,復習舊知。
三、影像演示
生物影像是開展生物教學的有效輔助教具,以現代多媒體為主的教學設備可以提供高度逼真的影像展示,有效幫助學生了解生物體的外部形狀、內部結構,深刻理解生物相互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各種緊密聯(lián)系。在采用這種方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時間恰當。利用多媒體開展演示的時間不要安排在上課之前,避免使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在新授過程中需要進行演示的時候,反而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了。二是開展指導。在演示有關影像資料時,教師先要對展示內容做一下說明,比如展示圖像與實物的比例、縱切面還是橫切面等,在開展電腦演示時要邊講邊引導學生看。引導指示位置要準確,兼顧點、線、面的特點,例如指草履蟲核時,要指在核的邊緣停頓;指兔子的動、靜脈要沿血流方向演示等。三是重點突出。教學演示時要結合教學需要,采取全面展示與重點突出相結合的方式,有些部分需要單獨突出來。例如根尖的縱切面演示雖然較大,但其中生長點的細胞不大,后半截學生難以觀察仔細,這時教師可以在電腦中演示這一部分單獨圖像,突出觀察重點,幫助學生鞏固理解生長點細胞特點。四是注意尺度。教學演示只是教學活動一部分,要適當控制使用時間與秩序管理,防止占用時間過多和引起秩序混亂。
四、模型演示
生物模型也是課堂教學常用教具,它采取將實物進行放大或縮小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立體表象,深刻反映生物體以及其局部的原理等。模型演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課堂演示。一些數量多、體積小的模型可以發(fā)給所有學生;一些數量少、體積大的模型,教師要在學生中間進行巡回演示或邊講邊用,教師利用模型教學時要向學生指出比例大小。(2)課后陳列。一些在課上學生沒有領悟透徹的模型,教師可以采取課后陳列的方式,讓學生自行觀察,深入理解課本內容。(3)復習提問。教師在開展課堂復習時,可揭示模型,讓學生指著模型回答提問,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深刻記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4)活動啟發(fā)。教師在開展生物拓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充分利用模型,例如開展知識競賽時,模型可以作為學生回答問題的提示與道具等,增強活動的趣味性。
作者單位:江蘇大豐市小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