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不僅是老師的需要,更是學生的需要。這樣,他們可以暢所欲言,并且可以發(fā)現我們老師沒有發(fā)現的東西。給我印象最深和觸動最大的,是我在《范進中舉》這一課的教學。
在設計人物形象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我認為學生的想法應該大多是胡屠戶和范進,少數人會說是張鄉(xiāng)紳。那么只要能讓學生結合文本去分析他們的性格特點就能達到我的教學目標了??珊髞淼那闆r是這樣的:
有幾個同學舉手說是胡屠戶,后來有幾個同學說是范進。繼續(xù)回答的時候,有人說出了張鄉(xiāng)紳,還有的同學說是鄉(xiāng)鄰,最后還有個同學說是范進的母親……真是“百家爭鳴”。
我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1)有個同學說出他認為刻畫最成功的是母親。我問他的理由是什么,他找出了文章中幾處關于母親的語言描寫,看出了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一種母愛。正如他所說的,不管封建制度是如何的毒害人,有一點不會變,那就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母愛。這是我在教學設計中沒預料到的,我們所想的往往是小說刻畫的主要人物,而忽視了很多細節(jié)。當學生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在心里由衷地感到高興,不是為他的發(fā)現,更是為他的那種感情,能發(fā)現這樣的問題,說明他本身也有著對母親的一種崇敬。
(2)有的同學說范進具有恒心、信心。我問他理由是什么,他說他考了那么多年都沒考上,還能繼續(xù)堅持去考,也就是屢戰(zhàn)屢敗卻又屢敗屢戰(zhàn),當然是有恒心和信心的。這也是我沒想到的,在大多數人眼中,范進是個懦弱、膽小的人,很少有人發(fā)現他的優(yōu)點。后來我在想,能夠發(fā)現他的優(yōu)點,表明他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像我們在一張黑顏色的紙上發(fā)現白點一樣。更令人高興的是,立即有同學反駁了這個觀點,說他沒有信心,他去考試是因為宗師說他火候已到,否則他是沒有信心去考的。這也是從文本中發(fā)現的,也有一定的道理,這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啊。
(3)有的同學說張鄉(xiāng)紳是貪官。理由是他送給范進那么多銀子,而且還有一套房子,并且這套房子還沒有人住。按照當時他們的俸祿,他是沒有那么多錢的。這又是我在設計時沒有想到的。我趁機引導,有句話叫做“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錢從哪來的呢?這是腐敗啊。
以上三點出乎我的意料,也是我印象最深的。當然,還有許多例如關于范進是不是虛偽的,有的同學就此展開了討論。學生似乎已經忘記了我提出的問題了,都在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才是真正的探究式課堂啊,我恍然大悟。
這節(jié)課里,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還發(fā)現了許多問題。如果我們按照這樣的方法去教學,還怕學生學不好嗎?如果學生的思維這樣活躍,還怕他們考不好嗎?所以我覺得探究不僅是老師的需要,更是學生的需要啊。
由此看來,探究教學真的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啊!我們只有不斷地去學習,去領悟才能有所收獲,并在實際教學中得到充分的利用。當然,探究是很耗費時間的,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培養(yǎng)這種思維,后來的課堂就不用我們老師去多講了。這才是真正新課程里講的變教知識為教方法啊。
我們的設計只是我們的想法,我們更應該去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設計問題。同時,也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課堂的駕馭能力和組織能力。因為在這樣的課堂里會產生許多想法和見解,就在于老師如何去引導,讓他真正的成為一種收獲,甚至有的東西需要老師去加工,去完善。
作者單位:武進區(qū)九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