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是20世紀80年代形成的一種教育理念。所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實施,眾多教師越來越重視對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追求。
一、美化教學語言
“教師本身先要具備這種品質(zhì)——能夠領會和體驗生活中和藝術中的美,才能在學生身上培養(yǎng)出這種品質(zhì)。如果照著教學法指示辦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熱情,那是未必會有什么效果的?!币虼?,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用美學的眼光善待語文教學,要在挖掘教材美的基礎上,盡可能采用美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空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凈化、美的升華,從而去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
1.口語表達美
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說:“一個能夠動聽地、明晰地教學的教師,他的聲音便像油一樣浸入學生的心理,把知識一道帶進去?!蔽覀冊谡n堂教學中應重點抓好各類口語表達,如“導入語”、“高潮渲染語”以及課堂隨機的“碎語”“插入語”等,要通過表達展現(xiàn)其語言美。實踐表明,要想讓自己的口語表達富有美感,需要憑借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以及高超的教學機智。例:教學蘇教版五年級《愛如茉莉》一文時,筆者深情導入:“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談一個重要的話題——愛情。情人節(jié)的時候,男女青年往往會用送玫瑰花、禮物,一起共進燭光晚餐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愛。其實,在人世間,愛的方式有著多種多樣,信誓旦旦、山盟海誓是愛;純凈潔白,默默關懷也是愛。今天,老師就要帶領同學們一起去感受一份平凡而樸實的愛?!?/p>
2.體態(tài)展示美
教學中教師的表情也要美,要善用豐富的表情去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激活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師的理解。體態(tài)語在強化記憶方面的作用并不局限于“面部表情”,其他肢體作用也非常明顯。如果能在講解的過程中恰當?shù)嘏湟詣幼?,一舉手一投足等,都可能給學生留下美的享受。例:教學蘇教版六年級《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一文時,筆者充分利用面部表情及肢體語言,既表現(xiàn)了搶險時間的緊急迫切和任務艱巨,又充分體現(xiàn)了人民子弟兵搶險戰(zhàn)斗的激烈,從而使學生在課文的深入學習中充分地感受到解放軍戰(zhàn)士的豪壯之情,更好地激發(fā)了他們對英雄人物的敬佩和熱愛之情。
二、靈活課堂提問
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先生的課堂提問堪稱“絕活”。他的提問具有四個特點:1.“小”,即所提問題的角度小,常常是從學生熟知的具體事物乃至課文中的一個詞、一個字、一個細節(jié)入手,看似“細枝末節(jié)”,卻又牽動全身。縱然是涵蓋全文的整體性問題,也不會籠統(tǒng)地問“是什么”或“為什么”。2.“懸”,所謂“懸”就是指教者故意設置一定的懸念性的教學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內(nèi)心思考處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狀態(tài),更好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3.“趣”,所謂“趣”是指所提問題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使學生能夠始終處于一種愉悅的氛圍,從而精神興奮地進行學習。4.“曲”,即問題要具有“曲折性”,要體現(xiàn)“言在此,意在彼”的暗示之效。這種提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扎實課堂訓練
學生語文能力素質(zhì)的提高,主要靠扎扎實實的語言能力訓練和切切實實的語文感悟養(yǎng)成。要轉(zhuǎn)變語文教學觀念,建立起以語文能力訓練為主線,教師指導與學生主動求知獲能相統(tǒng)一的教學訓練目標體系,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言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鼓勵學生求新求異靈活運用語言的創(chuàng)新意識。
1.教學目標要實。我們提倡優(yōu)化目標設計,做到一課一得,課課有得。教學目標要科學、嚴密,易操作、易測評,切忌大而空,更忌“信天游”。
2.課堂訓練要實。應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現(xiàn)代教學理論,要重學法指導,重習慣培養(yǎng),重能力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不僅要有集體的活動,更要有個體的活動,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定向思維能力,還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智能品質(zhì)。
3.教學效果要實。效果的“實”體現(xiàn)在通過教學學生的各種素質(zhì)在原來的基礎有了有“量”的提高和“質(zhì)”的突破。要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最終達成能力的遷移,甚至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都能起到終身受益的作用。
課改專家、華東師大崔允郭博士說:“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qū)W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p>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提升和完善對語文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積極改進教學策略,從而更好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朱加祥.淺議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2.王琨武.“有效”語文教學的建構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6
作者單位:大豐市劉莊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