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西南的一隅,有一人間仙境,是大自然和歲月涂抹的一幅畫,只是這幅畫是“栩然而活”的。這是美國作家美特福夫人的感受,也是我走在騰沖這片土地上的感受。
騰沖,南方古絲路上的最后驛站,邊防重鎮(zhèn),古老而神秘的南方絲綢之路,跨越崇山峻嶺迤邐而來,從這里向緬甸、印度、阿富汗等廣闊地域延伸,歷史學家稱為“極邊第一城”。
騰沖是大地構造中熔煉出來的一塊琥珀。這要感激億萬年前印度大陸和亞歐大陸在這里的激烈碰撞,讓高黎貢山從海底一躍而起,氣勢非凡的它將五光十色的珊瑚海蚌高高晾曬在蔚藍的天空下,給人類留下了最奢華神奇獨特的自然景觀。
火山——大地推開的窗
“她是活火山,只是在休眠,她已經睡了20多萬年,何時會醒來,要看她的心情。”
悄悄地,我來了。我是真的不想驚醒她——小空山,一座活火山。站在火山口向下望去,口底布滿了各種文字、圖案。導游告訴我這些都是游人隨意拼成的,因此一天一個樣,保持最長久的是去年大家一起拼成的“四川,加油!”。我現(xiàn)在一眼看到的是“朋友”二字,看著這些民間藝術家的作品,我迫不及待地下到口底。這個火山口上部直徑200米,高60米,底部直徑60米。
站在口底向上望去,有藍天、白云,還有和煦的風吹拂著茂密的植被曼舞著,靜靜的,聽得到三兩聲鳥蹄……一切都那么祥和,我甚至懷疑這里是否有過壯烈的火山噴發(fā)。我覺得她是外星游客留下的足跡,坑底那些游人字符就是與外星聯(lián)絡的暗語。我想我也應該留下些什么,想來想去,最終把我的心投影在這里——心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于是我一邊許下一個美麗的愿望一邊用石頭拼出一顆心。
“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90多座保存完好的火山錐,各據地勢,各有千秩,柱狀的也好,錐狀的也罷,是地球張望宇宙的窗口,也是地質學家了解地球的一冊天書,誰能說得清,那在火山口爭相怒放的杜鵑是大地的睫毛還是迎賓的花環(huán)。
一泓熱海淹風流
青山關閉那道門,使我遠離塵世的喧囂,碧水打開這扇窗,讓我擁有天地的蒼茫。
騰沖溫泉甲天下,騰沖大地上,80多處溫泉,數(shù)以萬計的泉眼、熱氣孔,處處噴珠濺玉,吐霧蒸云。
走進熱海,首先見到的是云蒸霧繞的大滾鍋。那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鐵鍋,是天然的噴泉,大滾鍋沸96.6℃的溫度,讓泉水如浪花翻卷,熱氣似浮云白霧,蔚為壯觀。“不須柴灶不須燒,天生地熱好烹調”。大滾鍋旁邊,有人用地熱蒸了雞蛋叫賣,一排6個雞蛋,用稻草串在一起蒸,這就是云南十八怪之一,“雞蛋用草捆著賣”,剛買了一串雞蛋還沒吃,又發(fā)現(xiàn)了云南另一怪“草帽當鍋蓋”,揭開鍋蓋,有香味襲來,原來,那“草帽”下也是白白胖胖的饅頭。
到熱海,不僅是要泡在溫泉里享受樹葉篩下的點點金色陽光,聽流水如琴鳥如歌,更要去欣賞時間老人用泉水雕刻的泉華奇葩。各具情態(tài)的萬古泉華讓我流連忘返,瑰麗耀眼的珍珠泉,像珠光寶氣的貴夫人,凝固的彩色“瀑布”讓我驚嘆大自然的油畫不遜于山水畫,而轟鳴不已的鼓鳴泉,則讓我聽到了來自大地深處的樂章。
和順古bSJUQ0fHGmws+E3Mk8bDhw==鎮(zhèn)——詩意的棲居
古鎮(zhèn)坐落于黑龍山麓,民居鱗次櫛比,環(huán)列緩坡之上,綿延兩千多米。村前一水環(huán)繞,水流平緩清澈,似古鎮(zhèn)寧靜的氣質,沿河建有數(shù)座供人浣衣洗菜的洗衣亭,導游告訴我,這是古鎮(zhèn)出外闖蕩的華僑,為在家守侯的女人所建。遙望在洗衣亭下洗衣的姑娘,一縷凄美又溫柔的情愫涌上心頭,公益洗衣亭,應該也是世上最溫柔的建筑吧,那些不能在身邊為自己女人擋風遮雨的男人,用這樣實實在在的載體表達著默默的關愛。
人們把古鎮(zhèn)比作畫卷,是在贊美她,而我卻在其中體味一絲感傷。周莊也好,湘西也罷,只剩下空空外殼和濃濃的商業(yè)氣息,儼然一幅定格的市井圖。而和順,這座睡在茶馬古道上的小鎮(zhèn),卻仍有6000多居民在此生活,他們自顧自地生計,偶爾與游人聊聊天。走在和順,你絕不是在畫中,而是驀地闖進電影鏡頭。
這個村莊是中國西部云南山里人的一個縮影,我慢慢踏著青石板路在夕陽晚風里撫摸感受班駁陸離的老墻厚重的歷史,用愛憐的目光溫暖每一件古老精美的家具,蘇州的刺繡,緬甸的藤椅,美國二三十年代的烤爐,日本久違了的搟面機,清朝的梳妝臺,明朝的雕花大床,會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庭院里。原來這個村莊,一代一代男人總是在馬幫的馱鈴聲里踏上征程,他們馱回來的,遠不止這些,還有達爾文、易卜生、赫胥黎的《天演論》,支持辛亥革命的銀子,周璇的《夜上海》……在20世紀中葉的時候,這個鎮(zhèn)在“家”的有5OOO多人,在夷方的卻有7000人,分布在二十多個國家。
和順的建筑多為中西合壁,和順的人傳統(tǒng)又時尚。正像和順一堵堵滿是青苔的老墻上,卻也搖曳著一簇簇鮮活的小花。
和順圖書館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它位于風景如畫的雙虹橋畔,是該鎮(zhèn)華僑為振興家鄉(xiāng)文化于1928年集資創(chuàng)辦的,圖書館占地1392平方米,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走進一間20多平的小屋,自稱“民間藝術館”,里面藏了清代的石版畫的刻板,游人可以親自刻下中意的版畫,拿回家去。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300多歲的刻板靜靜地睡在藍染花布上,我輕輕地將它拿起,涂上濃濃的墨汁,陽光下,墨汁沾染過的地方,滋潤恰如少女的唇。忽然覺得眼前的刻板像沉睡了百年的公主,被王子親吻了,一瞬間醒來,光彩熠熠。
騰沖的美景還有很多,時間關系我不能再往前去了,回程的路上“種樹引泉,買石得云”那幅懸掛在古鎮(zhèn)老宅里的楹聯(lián),它散發(fā)的哲人的靈光,卻如高原的陽光照得我心里亮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