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文化國門——河北華章”大型文化展示展演活動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舉辦。展示、展演區(qū)成為機場最集聚人氣的地方,河北文化通過往返于世界各地的旅客走向了全國各地,走出了國門。
河北省環(huán)繞首都,自古就是京畿要地,八省通衢,作為護衛(wèi)首都的門戶,河北是北京聯(lián)系全國、全國聯(lián)系北京的通道。首都國際機場是“中華第一國門”,其客流輻射全國,并且有眾多國際旅客來往。首都機場人員流量巨大,是一個社會高端人群密集區(qū),是信息傳播樞紐地?!拔幕瘒T·河北華章”就借助了這一優(yōu)勢傳播平臺,緊緊抓住國際、國內旅客到達北京的“第一眼”和離開北京的“最后一眼”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演出、展覽等動態(tài)展示、文化體驗和靜態(tài)展示活動,在“第一國門”展示京畿文化,讓許多國內外旅客更直接、更直觀地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感受到河北在新中國成立60年來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展演樣樣精彩
“無獅不北里”,河北省徐水縣北里村是著名的“雜技舞獅之鄉(xiāng)”。在開幕式現(xiàn)場記者有幸看到被稱為“北獅之宗”徐水北里舞獅表演,在歡樂的鑼鼓聲中一綠、一紅兩頭“獅子”隨著獅郎手中繡球的引逗或翻滾跳竄、或搔首弄姿,剛柔相濟、文武相宜。驚險活潑的表演引起大批國際旅客叫好。
此次在首都機場表演的精彩節(jié)目中還有井陘拉花(拉花是河北三大民間舞種之一)、《蹬傘》、《蹬人》等雜技表演、魔術《五花大綁》、京劇《扈家莊》片段、永年楊氏太極拳、二胡、琵琶、古箏、揚琴等非常有河北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演出,這其中很多節(jié)目都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并在國內外獲過大獎。
為了擴大這次展演活動的效果,首都機場特地根據此次活動的內容選擇了T1、T2、T3三座航站樓同時進行展演。4月22日至5月2日期間,進出首都機場的旅客都在Tl、T2航站樓連廊處看到了河北省旅游資源、體育事業(yè)、廣電事業(yè)、文化事業(yè)、各市形象的全面介紹。而T2航站樓國際出港區(qū)也展出了唐山陶瓷、邯鄲陶瓷、易水硯、衡水內畫等地方特色濃郁的文化展品。作為這次活動的集中展演區(qū),T3航站樓國際出港區(qū)更是為旅客奉上了蔚縣剪紙、武強年畫、藁城宮燈、辛集皮貼畫、安新葦編、衡水內畫、辛集農民畫、白溝泥塑、石家莊面塑等民俗手工藝展示與體驗。
打造機場文化品牌
“文化拉動旅客消費,文化提升旅客滿意度,為企業(yè)度過經濟危機,開辟新的增長點?!笔锥紮C場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黨委書記劉彥斌向記者表示,首都機場將在今年持續(xù)開展“文化國門”展演活動,通過與各地政府、文化機構的合作,將這一活動打造成機場文化傳播的一個拳頭產品和品牌,體現(xiàn)企業(yè)公民的社會責任。
“文化國門”在給中外旅客帶來良好文化體驗的同時,也給機場和合作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據調查,“文化國門”活動開展以來首都機場的旅客滿意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現(xiàn)在在首都機場候機,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了解中國文化,如果在航站樓內能夠看到更多樣的展演活動會更好?!币晃幻绹每腿绱苏f。為了提升“文化國門”的影響力,首都機場及時聽取旅客建議,在活動中不斷改善展演形式。現(xiàn)場除了增加了更多的外文介紹以外,還通過增加翻譯的形式向外國旅客介紹展演內容。
同時,首都機場方面也計劃將“文化國門”正式注冊為商標。傳播特色文化,助推地方經濟
文化是經濟發(fā)展的助推器。在談到此次活動的亮點時,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夏文義說:“河北有很多文化資源是其他省份及地市無法企及的,比如長城文化、清文化,我們要突出這些亮點。另外,我們選取了河北民間藝術的精華進行展示、表演,這本身就能突出河北味兒?!?br/> 本次“文化國門”展演活動除了對河北省地方特色品牌文化的宣介之外,還增加了許多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介紹。在現(xiàn)場,河北省政府新聞辦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此次展演共有圖片展、實物展、民間藝術家表演、發(fā)放外宣品等4種方式,重點展示河北人文始祖、燕趙古國、京畿重地、長城精粹、革命圣地、沿海雄起、河北制造等經濟社會和文化發(fā)展的7大亮點。文化展演與宣介經濟社會發(fā)展相結合,文化傳播助推地方經濟發(fā)展,成為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文化是社會進步的階梯、是傳遞友誼的橋梁,先進文化建設既是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的動力,也是轉變發(fā)展方式、增強發(fā)展活動的重要路徑,促進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是我們當之無愧的歷史責任?!痹陂_幕式的講話中,河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永山表達了以文化促發(fā)展的明確信號。
據介紹,首都機場與河北省將以此次“文化國門”活動為契機,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攜手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做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