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園
居家過日子,難免有個頭疼腦熱、身體不適,若能掌握一些常見病的防治“小絕招”,進(jìn)行自我治療,既省錢又省事,且無副作用。下面介紹一些民間治病的偏方、驗(yàn)方,讀者朋友們不妨一試。
荷葉降脂降壓民諺云:“荷葉兩張煮成湯,二兩粳米一兩糖,共煮為粥常食用,降脂降壓是良方”;或經(jīng)常用鮮(干)荷葉煎水代茶飲,也有同效。
菠菜根治便秘菠菜根250克,蜂蜜20克為一劑,煮熟,吃菜喝湯,連食幾次,大便暢通。
韭菜止鼻出血鼻子出血不止時,取韭菜少許搗爛,塞入鼻孔,仰臥,血即止。
風(fēng)油精治燙傷局部皮膚被開水燙傷時,用風(fēng)油精(萬花油更佳)輕輕涂抹燙傷部位,有很好的止痛消炎作用,一般5分鐘可止痛。
蘿卜降血壓鮮蘿卜(紅心者為佳)250克,生食,1日2次;或?qū)⑵鋼v爛取汁,加蜂蜜適量調(diào)勻,每次服3—4湯匙,早晚空腹各服1次,常飲有明顯降壓作用。
大蒜治氣管炎去皮蒜瓣15枚,冰糖5~10克,同入碗,加水一茶杯,入鍋蒸熟,吃蒜喝水,每日晚飯后1次,連服5日有奇效。
蔥白治腹瀉惠腹瀉時,將3~5克大蔥白蘸油(香油、花生油均可)吃下去,隔2小時再吃1次,止瀉效果特好。
生姜外敷治癤腫
生姜適量切片或搗泥,敷于癤腫處,用紗布膠帶固定。每日更換2~3次,一般2~3日即愈。但膿頭已破潰者不能用本法。
大蔥黑棗治失眠取黑棗15枚,蔥白5寸段。同煎湯至棗爛,吃棗喝湯,能補(bǔ)腎安神,催人入睡。
香蕉治皮膚皸裂香蕉1根,帶皮捏軟,開一小孔,將香蕉肉像牙膏一樣擠出,敷于手腳皸裂處,每晚熱水洗手腳后擦用,幾次即愈。初次使用有痛感,為正常現(xiàn)象,過一會兒就好。
生姜治凍瘡生姜適量切碎,浸泡于70%酒精中20天。用此酒精溶液擦涂患凍瘡處,可根治。注意,此法用于治療凍瘡未爛者。
山楂治凍瘡鮮山楂搗爛(山楂干煮熟取其肉糊),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紗布包扎,一般7日可愈,用于皮膚已潰爛者。
茄子治痔瘡鮮紫茄子1個,切塊入碗,加油鹽少許,入鍋蒸熟,一次食用,連食數(shù)日,可治內(nèi)痔發(fā)炎腫痛、初期內(nèi)痔便血。
紅棗治夜尿癥每日睡前吃生紅棗(鮮、干皆可)10~15枚,連服1個月,即可治愈,對兒童尤宜。忌辛、辣、冷食物。
蛋黃油治黃水瘡熟雞蛋黃2~3枚,放鐵勺內(nèi)在爐火上熬煉,竹筷攪拌,至蛋黃完全化成油即可,涼后用油涂抹惠處,每晚1次,數(shù)次可愈。蛋黃油還可加冰片涂抹在乳頭上,治乳頭破裂、乳頭瘡、乳癬。
萵苣通乳汁婦女產(chǎn)后乳汁少,取萵苣1根(連梗帶葉)切成條,煮湯飲用或與黃酒共煎飲用,可“通經(jīng)脈,下乳汁”。
胡椒粉治呃逆打呃時,用鼻子聞一下胡椒粉,打個噴嚏,呃逆即止;或喝一口食醋,也有同效。
大蒜治腮腺炎此病小兒多見,取大蒜一頭,去皮搗泥。加面粉少許,用食醋調(diào)勻,敷于患處,每日1次,連敷3日即可消炎消腫。
土豆治濕疹濕疹,幼兒多見。土豆適量,蒸熟,搗泥,敷患處,紗布包好。每晝夜換敷土豆泥4~6次,一般3~4天痊愈。
芥末治鼻炎芥末適量,用醋浸泡2~3天(急用時,可將芥末加開水少許,加蓋悶30分鐘用,亦可用芥末油代替),用以調(diào)拌涼菜或蘸水餃吃,立即痛除。
土豆消硬塊肌肉注射時。易形成皮下硬塊,即使熱敷也不易消除。將生土豆一片貼在硬塊處,膠布固定,每日1次。連貼3~4天。硬塊會軟化消除。
柿餅治百日咳柿餅一個,生姜6克切束,焙熟服用,1日2次,連服3~5天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