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芳
摘要:本文在分析當前高職英語教材現(xiàn)狀的基礎上,即忽視學生的學習基礎,實用性較差,教材不完整,探索出高職英語教材改革的基本方向,即圍繞勞動就業(yè)市場的需求進行分級編寫并且要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及整體性。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教材;實用性
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6—0183—01
一、引言
自我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以來,社會對擁有實踐運用技能的人才需求不斷擴大,高等職業(yè)教育也隨之得到了迅猛發(fā)展。英語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必修課,占據(jù)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教材是教學內(nèi)容的載體,選擇和使用合適的教材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前提。如何在整合優(yōu)化現(xiàn)有英語教材的基礎上開發(fā)適應時代需求的教材已成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
國外對職業(yè)教育教材的研究頗為重視,強調(diào)職業(yè)教育的大眾性,課程設置的社會實際性,課程內(nèi)容的綜合性和整合性。國內(nèi)對高職高專英語教材的研究也很關注,如王榮英[1]分析了高職英語教材改革的方向,沈燕[2]分析了國內(nèi)高職英語教材的現(xiàn)狀,王錚[3]分析了傳統(tǒng)的高職英語教材的編寫原則。總的來說,目前對高職英語教材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各個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展開的,對當前形勢下的教材發(fā)展缺乏系統(tǒng)性的研究。本文將以高職英語的實用性原則為基礎,來探討如何編寫適合所有高職院校使用的英語教材。
二、當前高職英語教材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本科院校的學生而言,高職高專學生的各科知識基礎要薄弱得多,特別是英語。大部分同學的英語基礎較差,有部分同學甚至沒學過英語。大部分學生很難完成基本的日常英語對話,對英語國家的文化了解甚少,英語能力尚處于初級階段。使用同一種英語教材,基礎差的同學很難跟上教學的進度。
(二)實用性差。目前的高職英語教材閱讀教學仍然占主導地位,聽、說、寫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聽說方面通常僅限于日常生活,而各種商務往來之間的常用對話教學較少;寫作方面也很少涉及商務信函的協(xié)作。如今的勞動力市場對英語能力的要求除了日常會話能力之外,對商務會談、寫作方面的要求也相當高,尤其是各種業(yè)務信函的書寫。這要求高職英語教材必須以實用為導向進行重新編制。
(三)教材不完整。當前高職英語教材的編寫基本上是按四個學期進行的,而高職英語課程一般只開設兩個學期或三個學期,這樣便不能完成教學任務,也很難達到教材規(guī)定的知識目標。大多數(shù)教材只有學生用書,缺乏教師用書,沒有具體的課時安排參考建議,也沒有相應的配套練習,這樣的教材既不利于教師的教學,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三、高職英語教材改革探析
(一)實行分級編寫,補充英語基礎知識。由于高職學生普遍英語學習基礎不扎實,語音知識薄弱,語法知識不牢靠,學習方法欠缺,因此必須處理好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銜接,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目前的高職英語教材基本以學生具有高中知識為起點進行編寫的,沒有考慮高職學生的的基礎差異,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實行教材的分級編寫,補充設置英語基礎知識,諸如語音知識和語法知識。語音知識重在讓學生準備掌握國際音標的讀法,掌握語調(diào)及朗讀技巧。語法知識主要讓學生掌握句子的基本結(jié)構(gòu)、時態(tài)、英語從句等。同時還應按學生基礎的差異,將教材難度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種,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基礎差異有選擇地學習。
(二)緊密圍繞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的范圍進行編寫。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主要考核考生實際應用英語進行日常和業(yè)務涉外交際的能力,旨在促進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向培養(yǎng)高等應用技術(shù)型人才的方向進行改革;同時為用人單位提供對高職高專畢業(yè)生英語水平的評價標準,以提高其進入人才市場的競爭力。從歷屆高等學校應用能力考試的考核內(nèi)容來看,聽力部分主要圍繞日常生活進行;語法知識主要是高中英語基礎知識的拓展;閱讀部分主要考察學生的詞匯量尤其是常用詞匯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英語理解;術(shù)語翻譯則更是緊密圍繞日常生活及商務術(shù)語展開;翻譯則是對英語基礎知識的綜合考察;應用文寫作主要以業(yè)務信函為主。
以上考點基本含蓋了現(xiàn)代商務活動所必備的英語知識,因此高職英語教材緊密圍繞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的范圍進行編寫,當然也應根據(jù)社會的變化作適當?shù)恼{(diào)整。
(三)注重教材的整體性及趣味性,增加教師用書及配套練習。從教材的編寫來書,這種整體性主要現(xiàn)在獨立的單元設計與相應的英語交際能力的相結(jié)合。目前的高職英語教材基本都是按一個單元一個主題進行編寫的,但單元主題之間的銜接不夠好,所有的單元設計很少能完成綜合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jù)現(xiàn)代教育理論,教材不應是單一的學生用書。應包括文字教材、VCD、磁帶、教師用書、輔導材料、數(shù)字化資源等。教材的設計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從引入和介紹常用表達法入手,讓學生反復練習教材所設計的語言基礎知識,最終達到一定的英語交際技能。
四、結(jié)語
本文分析了當前高職英語教材所存在的缺陷,探索出當前高職英語教材改革的方向。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當前的高職英語教材編寫忽視了學生的英語基礎,實用性較差,教材不完整,因此高職英語教材應實行分級編寫,補充英語基礎知識;以實用為基本原則,緊密圍繞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的范圍進行編寫;同時要注重教材的整體性及趣味性,增加教師用書及配套練習。本文限于篇幅,未討論具體的分級編寫模式以及如何通過視覺、聲音效果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這些話題都值得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王榮英.高職高專英語教材的改革與發(fā)展[J].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2007(5):36-38.
[2]沈燕.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材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8(9):189-190.
[3]王錚.高職高專英語教材建設初探[J].鄂州大學學報,2008(3):57-59.
(責任編輯/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