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明
在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方法是板書、圖畫用投影儀投出,范讀、音樂用錄音機播放,各種背景資料如電影、電視片段、動畫等用錄像機、電視機播放。這些方法不僅牽扯的電教設備多,掌握起來難度大,使教師對在語文教學中使用電教手段時望而生畏,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各種設備的轉換要耗費大量寶貴的課堂時間,使學生注意力分散,不利學生的聽講。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也越來越接近現(xiàn)代信息技術,多媒體的出現(xiàn),使這一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計算機輔助教學已走進語文課堂。計算機將來自不同途徑的信息進行了綜合處理,將經(jīng)過處理的信息在課堂上呈現(xiàn)給學生,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枯燥的內容直觀化,深奧的知識淺顯化。使學生身臨其境,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熱情,實現(xiàn)了學與教的互動,而且能節(jié)省時間,增加課堂容量,從而有效地體現(xiàn)了教學的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提高了課堂效率,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以下是筆者對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和作用幾點粗淺認識:
一、多媒體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創(chuàng)造學習的原動力
良好的情境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把在學習新知識時的創(chuàng)新欲望和潛能轉化為現(xiàn)實的創(chuàng)新力。在語文教學中,情境可擺脫時空的限制,使形、聲、情并茂,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沁園春?長沙》的課件中可放一段秋天景致的錄像或展示與詩歌景色相呼應的照片,問學生:“這樣的美景大家想用什么樣的語言來形容呢?”激發(fā)了學生對詩詞的向往,更容易與詩人的感受產(chǎn)生共鳴。
這樣利用多媒體的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等特點,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易學、愛學、樂學,這必將使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體教學能加大課堂內信息的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語文教學要提高質量,就是要大面積、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發(fā)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論的觀點來看,就是在一定時間內給學生傳導最多信息,提高他們語文學習的效率。多媒體的運用增多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課堂的密度。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可以趁熱打鐵,學完一個知識點,馬上做課件中的練習加以鞏固,讓學與練緊密結合。在進行作文講評時,我把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和有文采的語段,制作在課件里展示給學生看,這增強了學生的榮譽感和寫作欲望,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多媒體教學的直觀展示有利于講清重點、突破難點
在實際教學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由于時間、空間的限制,再加上學生閱歷匱乏,以及認識世界能力有限。對于文章中介紹的一些內容難以理解。利用多媒體的虛擬技術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打破人為因素和自然的限制,變微觀為宏觀,變抽象為具體,栩栩如生地加以展現(xiàn),這就有助于講清重點,突破難點,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比如第四冊學戲曲、元雜劇時,可以給學生放映《茶館》、《三塊錢國幣》、《竇娥冤》等劇目,讓學生直觀地品味藝術的魅力。再比如,學習莊子的《逍遙游》,由于莊子的思想廣博深邃,學生不能馬上理解,但他的寓言故事卻簡單生動,于是我就用多媒體給學生放映了幾個動畫式的寓言故事,見微知著、一葉知秋、化難為易,使學生對莊子有深入的了解。
四、多媒體教學能促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
今年舉行的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體現(xiàn)出聽、說、讀、寫等四方面的要求。因此,我們相應的教學內容應包含文字、語音和視頻等不同媒體的信息,但在傳統(tǒng)的印刷教材中,有關語音和活動影像的內容無法與文字內容組成一體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書、錄音帶、錄像帶三者各自獨立的形式,分別出版,既不便于教師的教,也不便于學生的學。我們現(xiàn)在利用的多媒體系統(tǒng),能將文字、圖形、動畫、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結成一體,使聽、說、讀、寫四個過程不再支離破碎,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協(xié)調發(fā)展。例如:我每周抽出一次早自習時間,利用多媒體組織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競賽,學生分四組,對不同類型的題目采用必答和搶答的形式比賽,題目涉及詩詞歌賦、文學常識、字詞寫法、口頭作文、即興演講、情景對話等等,在全方位的訓練中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
五、多媒體教學易于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想象
現(xiàn)在語文課本所選的范文,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較多地增加了語言優(yōu)美、立意新奇、境界開闊的文章。但教這些文章時,如果僅靠老師的一張嘴、一支筆,往往使教師口干舌燥,學生一頭霧水,關鍵是學生對生活的體驗不夠。而借助多媒體學習這些文章,就可以營造特定氛圍,激發(fā)學生美的情感,增強學生美的感受;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同時也發(fā)展了他們的思維,豐富了他們的語言。比如學《項脊軒志》時,先給學生放一段關于項脊軒的小品散文,繪聲繪色、圖文并茂,學生立刻融入了那種濃郁的哀愁氛圍之中,想象著項脊軒的構造和作者的情懷。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易于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六、多媒體教學能激發(fā)學生模擬演練,訓練朗讀和表演能力
于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主,以讀為主,讓學生充分地讀,語言在讀中積累?!惫湃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庇纱丝梢?讀對領悟文章,增強語感,語言文字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等有其他任何活動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機會和條件,讓他們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如在學《守財奴》、《雷雨》時,學生便自發(fā)要以課文為劇本進行表演,經(jīng)過幾次演練,終于登上舞臺,我把錄像資料在多媒體上展示給學生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變“要我讀”為“我要讀”,大大提高了學生朗讀和表演能力,也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感悟能力。
綜上所述,運用多媒體設計遷移動畫情境,大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發(fā)展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讀寫能力,學生變過去的被動聽講為主動參與和實際操作實踐,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促進了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創(chuàng)造等能力的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教師正確的引導,有利于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能使學生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理念,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競爭、學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