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莉
摘要電影是一門視聽藝術,聲音的出現使電影從一門純視覺藝術變成視聽藝術,《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用音樂貫穿整個故事的電影。本文通過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樂以及音樂中出現的人聲,即音樂中出現的說話、對白及人聲合唱來分析人聲在電影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聲音;音樂與人聲;對白與獨白,人聲合唱
電影是一門畫面與聲音相結合的藝術。聲音是影視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影視藝術中聲音則有三要素,即人聲、音樂和音響?!皬慕裉斓囊饬x上來講:聲音已成為電影藝術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有機部分?!甭曇羰怯晌矬w振動產生的聲波傳到人們的聽覺器官所形成的感覺?!奥曇簟边@一術語通常包含兩種含義。嚴格地說,它是指純粹的聲音,即一切種類的響聲。但籠而統之,它不僅指純粹的聲音,而且也包括說話或對白。本文通過對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出現的音樂以及音樂中出現的人聲,即音樂中出現的對白及人聲合唱來分析音樂與人聲在電影中的重要性。
一、《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國電影,也叫《歌聲伴我心》或《唱詩班男孩》。其電影中的背景音樂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音樂中的人聲也給觀眾帶來了天籟般的聽覺享受。該片獲得了法國愷撒獎最佳電影音樂、最佳音響兩項大獎、歐洲電影獎最佳電影音樂大獎并入圍了奧斯卡最佳電影主題曲、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等獎項。而影片本身則獲得愷撒獎六項提名,并入圍奧斯卡、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的最佳外語片獎。
故事發(fā)生在1949年的法國。失意的音樂家克萊蒙·馬修來到一所名為“池塘之底”的寄宿學校做學監(jiān)。學校中多是些十來歲調皮搗蛋的“問題少年”,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拒絕大人們的關心。學校校長是一個工于心計的人,為了向上級表功,他用殘酷的管理方式禁錮著孩子們的心靈,甚至虐待他們,整個學校猶如一座陰森的監(jiān)獄。馬修的到來,好似陰霾的天空中出現的一縷陽光,他用自己的溫情包容著孩子們的頑皮。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想到了用音樂來溫暖這些孩子們孤寂的心,于是便有了一個童聲合唱團。在眾多的孩子當中,馬修發(fā)現了極具天賦的莫杭治。擁有天籟般嗓音的少年皮埃爾·莫杭治也被馬修的合唱團感染,無人時偷偷哼唱馬修的曲子,清亮的嗓音令馬修驚為天人,于是下決心栽培他。終于,有了皮埃爾的加入,馬修的合唱團有了質的飛躍。隨著合唱團的日趨完美,孩子們真正喜歡上了音樂,再不自暴自棄,也從心底里愛上了馬修老師。合唱團改變了整個學校的氣氛,改變了學校中的人:古板的數學老師、嚴厲的體育老師甚至還有那個可惡的校長。在音樂的感化下。他們都變得可愛了起來,而孩子們的內心也因為有了音樂而明媚起來。他們的合唱團聲名遠揚,引起了伯爵夫人的關注,校長趁此機會積極爭取贊助。但校長誤將一個不良少年投入監(jiān)獄,遭到該少年的縱火報復,因而失去了贊助。正當馬修在孩子們身上實現自己的音樂理想的時候,惱羞成怒的校長遷怒馬修,將他開除了。許多年以后,莫杭治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指揮家,而馬修卻仍然是一名默默無聞的教師。
二、影片中的音樂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的一部影響頗大的音樂與電影完美結合的影片。影片中布魯諾·古萊與保加利亞如向管弦樂團以優(yōu)美動人的鋼琴、和諧的交響樂,搭配影片中孩子們真摯深情的合唱,將電影音樂的溫情感受和來自童真心靈天籟般的歌聲融合在一起,電影中的音樂和人聲受到大眾的歡迎,先是蟬聯法國排行榜冠軍,后在美國的古典專輯榜上獲得亞軍,半年后仍駐留在全美古典專輯榜前列。不僅給全世界的電影觀眾留下了深刻美好的音樂記憶,而且給影片注入了全新的視點。
《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一共出現了32次音樂,包括22次無人聲演唱的音樂和10次有人聲合唱的音樂。在22次無人聲演唱音樂中有1次交響樂,是故事開始前對人物的介紹;2次無人聲演唱的音樂將人們帶入回憶的場景中去;4次過渡的音樂,在影片中只出現短暫的幾秒;3次人物性格的刻畫;12次無人聲演唱的音樂在電影中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在32次音樂中有12次音樂中加入了人聲對白;有17次音樂中加入了內心的獨白;有3次只有音樂沒有任何語言。描述的是故事發(fā)展的畫面,根據不同的場景,其音樂所表達和描述的內容都有不同。
三、音樂與人聲在影片中的運用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演出的圣馬可教堂兒童唱詩班因該影片的超人氣,展開了巡回演出,至今演出檔期仍在繼續(xù)。隨后全國各地涌現出了大量的合唱團體。人們如此喜愛這部電影的音樂,其音樂與人聲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也是使電影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重要因素。
1聲畫同步
音樂作為一種具有獨立表現能力的藝術形式,在與畫面結合時,不是簡單、被動地陪襯畫面,而是在影視藝術中,起著積極的多方面的表現作用。它對畫面的補充、深化、烘托和渲染,具有獨特的能力。一部成功的電影一定少不了恰當的電影音樂的配合。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時間的藝術,它是通過有組織的樂音所形成的藝術形象表現人們的思想感隋、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音樂用它自己獨特的語言,即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等變化,來表現人類的一切情感。雖然音樂所表現的思想不能像文字那樣具體、準確,不能像繪畫那樣清晰可見,然而它在感情上的概括能力是任何其他藝術所不及的。
人聲是指人的發(fā)聲器官發(fā)出的所有聲音:語言、笑聲、抽泣聲、歌聲、咳嗽聲、睡覺的呼嚕聲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語言,語言的邏輯性最強,概念最明確,能直接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達信息的主要手段。人聲還因其音調、音色、力度、節(jié)奏等因素,而具有情緒、性格、氣質等形象方面的豐富表現力。“人聲就是音樂精華的本身。樂器盡管從16世紀以來已經取得了相對的獨立性,不過還是人聲的一種替代品?!?/p>
電影藝術中的聲音有各種不同的表現手法,在聲音與畫面的結合形式上,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則用了聲畫同步的表現手法。聲畫同步又稱聲畫合一,是指聲音的聽覺形象與畫面的視覺形象緊密結合,無論是在情緒上還是在節(jié)奏上。都是基本一致或完全吻合的。聲畫同步,是觀眾對影視作品最自然的要求,是重新再現現實生活的重要方式。在電影藝術誕生的初期,“聲畫同步”這個概念就出現了,它是創(chuàng)作者所追求的,也是觀眾所期盼的。這種聲畫同步的形式符合人的視聽心理。當人們看到畫面上兩個人在談話,就希望聽到一聲槍響,沒有這些同步的聲音,畫面就缺少了真實感,削弱了感染力。這里的聲音強調了畫面所提供的視覺內容,起著烘托渲染畫面的環(huán)境、氣氛以及解說畫面的作用。
2音樂與人聲對白、獨白的畫面同步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的最重要手段。在影視作品中,故事片里的人物對白,專題片中人物的同期講話聲,是聲畫同步的一種形式。它有很強的表現力,能明確地表現出人物相互之間的關系(如父子、母女、兄弟姐妹、朋友、戀人等),以及相互之間的情感關系(如親情、友情、手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