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薇
摘要“非指導性作文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教學思想和方法。在作文學習活動中,學生不受任何束縛,可以盡情地、毫無顧忌地發(fā)表自己的任何觀點,讓他們的個性、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幫助學生明確寫作的意義和創(chuàng)設模擬的情境是教師實施“非指導性教學”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列舉“非指導性”作文教學實驗中的典型案例,歸納出了模擬情境創(chuàng)設的一般策略。
關鍵詞非指導性作文教學模擬情境策略
在現(xiàn)實的作文教學中,老師們總是無意識地假定:學生根本不愿意寫作,沒有自覺性,所以就拼命強迫他們去寫;學生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寫,不會思考,所以就強硬地灌輸很多現(xiàn)成的結論;學生經常胡思亂想,七扯八謅。所以要約束他們多背范文。
我不由得想起了朱光潛先生的那段話:“在古希臘時代,一個教師就叫做‘引路人,他領引著學生而不是背著學生走。學生本來長著腳,自己可以走,教師在這個世界里早走了些日子。多走了一些地方??梢灾更c年輕的初出門者,說路應該朝哪里走,怎么走?!弊魑慕虒W也是這樣,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提供真實的境域,以創(chuàng)設“實習場”的方式提供給學生參與實踐的場合,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語言的發(fā)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胺侵笇宰魑慕虒W”這一概念應運而生,它提倡作文指導要“瘦身”,指導環(huán)節(jié)要由顯人隱。
非指導≈不指導?
“非指導性教學”這一概念由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其含義應是指教學應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應帶有“較多的不明示性、間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在愉快、理解的教學氛圍中實現(xiàn)學生的自由學習?!胺侵笇А笔橇_杰斯用來表示與傳統(tǒng)的“指導”思想和方法相區(qū)別的新概念。但是并非“不指導”,而是“不明確的指導”,即要講究指導的藝術。
在作文教學中強調“非指導性”進行的教學。正是遵循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準則。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促進和催化作用。不操縱學生,不窒息學生的積極性,打破學生的依賴性。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
我們認為?!胺侵笇宰魑慕虒W”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教學思想和方法。在作文學習活動中。學生不受任何束縛??梢员M情地、毫無顧忌地發(fā)表自己的任何觀點,讓他們的個性、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但是,與此同時要避免兩種誤解:
一是認為“非指導”就是教師一言不發(fā),做個“甩手掌柜”,連引導也不能有。其實,“非指導”不等于“不指導”,而應是不明確的指導、無痕的指導、藝術的指導。二是認為引導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教師從此可以當?shù)煤茌p松愜意了。其實恰恰相反,“非指導”對教師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教師要做一名智慧的“引路人”。
“甩手掌柜”or“引路人”?
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幫助學生明確寫作的意義和創(chuàng)設模擬的情境是教師實施“非指導性教學”的有效途徑。
途徑一:明確寫作的意義
以前,要是問起“學習寫作文有什么用”,大多數(shù)學生都說不上來,這種目的的模糊性導致了學生作文為寫而寫,積極性始終發(fā)揮不出來。因此,我們應幫助學生明確寫作的意義,強化作文的“實用”功能,發(fā)展兒童的言語交際能力,巧妙地創(chuàng)設多樣的交際情境,讓孩子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領悟到作文是“有用”的。如:讓學生根據(jù)材料寫一篇介紹端午節(jié)的短文,用在黑板報上;讓學生寫自己對一件事的看法,目的是為了學習夏志成向報社投稿;讓學生編一個童話故事,以使小朋友知道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好處;讓學生寫身邊的“小能人”,是為了推薦同學參加“六一”評比;讓學生學寫短信,是為了祝福生病的老師……不難看出,這些是注重遵循寫作的規(guī)律、順應兒童學習寫作的心理規(guī)律的設計,這種指導是無痕的、不明確的。也是藝術化的。
途徑二:創(chuàng)設模擬的情境
在作文教學中要巧設情境。以讓學生感到不是在完成老師交給的一項任務,而是將“作文”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生活、交際、表達的需要,其習作的熱情與表達的沖動自然而然能被激發(fā)出來。這不僅是學生寫作心態(tài)的改變,實際上已經影響到主體角色的改變。這,種“我要”境界的出現(xiàn),是學生主體性得到最大限度發(fā)揮的體現(xiàn)。
基于上述認識,在實踐研究中我們摸索出了一些“非指導性作文教學”模擬情境創(chuàng)設的實施策略:
一、正反例比較策略
出示習作的正反例,讓學生在讀一讀、品一品、比一比中悟出所要學習的知識,這種認識是自我習得的,也是理解深刻的。
研討課《細節(jié)描寫》實錄片段:
(師出示反倒)
劉老師右手把月餅送進嘴巴,左手接著。吃完月餅,把左手上的月餅屑也吃掉了。
(師出示原文,賞讀)
劉老師右手捏起一塊月餅,送到嘴邊,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幾乎同時,他伸出左手攤開巴掌,在下巴頦下接著。一個月餅吃完,月餅屑也就鋪滿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將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攏,月餅屑便攏在一起。然后,忽地往張開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嚼起來。他又搓了搓手掌,左右開弓抹了兩把嘴,整理好表服走到電腦桌前。
師:通過以上這兩段描寫對比。你認為應該怎樣才能描寫好細節(jié)?
生1:細節(jié)描寫要體現(xiàn)出主人公的性格、品質特點。比如這篇文章就體現(xiàn)了劉老師的節(jié)儉。
生2:細節(jié)描寫還要抓住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
[理性思量]這兩段文字的差別是很大的,在這樣鮮明的比較中,教師已無須多言,學生自然而然能夠看出第二段文字的精妙之處,同時也更能感悟出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二、角色賦予策略
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模擬情境。賦予學生一定的角色,從而獲得角色體驗。為寫作積累生動的素材和情感體驗。比如模擬記者會場景。學生做小記者,采訪教師,獲得寫作素材。
研討課《與眾不同的李老師》實錄片段:
師:要想寫好一個人,光寫外貌夠嗎?還得有血有肉,這才能使人物栩栩如生。那么你還想了解李老師點什么,咱們來個“現(xiàn)場答記者問”如何?不過,因為時間關系,我只選擇最有價值的5個問題回答。
生1:李老師。請問您人生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師:問題很有意義,李老師和所有的老師一樣。希望把每一棵小樹苗培育成參天大樹。希望每一棵小樹都能蒼翠欲滴。
生2:李老師,當您平時遇到煩惱時會做些什么?
師:(略)
生3:李老師,您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也會發(fā)火嗎?什么時候會發(fā)火?
師:(略)
生4:李老師,您有過坎坷嗎?
師:(略)
生5:李老師,請問您為自己的身材煩惱過嗎?
師:(略)
[理性思量]這個片段不是通過一本正經地圍繞“寫入要寫典型事例”的訓練進行的,而是在自然、真誠的對話笑談間展開的,力圖達到“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教學境界。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模擬記者會的場景中,其實已為學生提供了尋找寫作素材的方式和大量的寫作素材。
三、趣味游戲策略
借助“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和生成性。為孩
子們精心創(chuàng)設一個個富有情趣的活動。讓學生盡情參與其中,玩到盡興時幫助他們完成噴薄而出的精神訴求。
研討課《趣玩錫鐵皮》實錄片段:
師:最近老師發(fā)現(xiàn)校園內玩錫鐵皮很盛行。有的同學甚至由此影響了學習,老師便禁止同學們玩??蓯弁娴娜诉€是偷偷地想方設法玩。今天。老師不但允許你們玩,還專門讓同學們在課堂上玩,堂堂正正地玩,光明正大地玩。先請一位同學來教教老師錫鐵皮有哪些玩法?
生:(略)
師:今天我們怎么玩呢,請看——(多媒體出示游戲規(guī)則)
師:想一想。作為觀眾的你可以看哪些情景呢?
(游戲開始,老師發(fā)卡,學生聽到哨聲開始活動)
師:剛才的歡騰真是意猶未盡,無奈時間有限,現(xiàn)在老師想采訪一下,作為贏者的你心情如何?作為輸者的你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生:(略)
師:無論輸贏,在游戲中心情總是那么愉快,那么如何讓這份快樂保留呢?(寫下來),那就讓我們趕快行動吧!
[理性思量]本次作文教學所選題材來源于學生生活實際。選取了學生日常游戲娛樂中非常熱衷但又招致教師堅決反對的游玩項目——錫鐵皮,可說是一上課就喚起了學生的強烈興趣。每個學生一聽到活動內容。就兩眼放光。小臉激動得通紅了。這種興趣驅動了學生積極地思維,充分地發(fā)揮潛能,語言情感同時得到發(fā)展、提高。
四、動畫影像策略
為學生提供與習作知識相關聯(lián)的動畫影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道理。如提供反映“細節(jié)描寫”的鏡頭。讓學生悟出細節(jié)描寫“以小見大”的作用。
研討課《細節(jié)描寫》實錄片段:
師:播放影片片段。(提示:注意觀看,用通順的語言描述你看到的內容)
小組交流后。再班級交流。
(在交流的基礎上,提示:影片中哪里最令你難忘?)
生:老人的微微一笑。
師:從這微微一笑中。你感悟到什么了?
生:老人十分喜愛這位可愛的小姑娘。
師:就是這微微一笑。把老人的內心秘密透露給了觀眾。這就是影片的細節(jié)表現(xiàn)手法。它反映出人物的內心活動,為影片增色不少。同樣,文章中也需要這樣的細節(jié)描寫。
[理性思量]如果僅靠老師的講解,告訴學生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以及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學生的理解肯定是粗淺模糊的。而通過播放一段細節(jié)描寫的影片,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感悟出了難懂的寫作技法,而且印象深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默片配音策略
教師提供一段學生感興趣的默片。讓學生在產生情感共鳴時,采用配音、解說等形式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與他人分享。
研討課《COPY不走樣》片段:
1看無聲動畫片《小鴨子》片段,初步感受。
2分段觀看動畫片,引導簡單歸納小標題。
3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仔細觀看,留心人物動作。
4用文字描述,力求準確恰當?shù)剡\用動詞描寫,使人物形象鮮明,具有活力。
[理性思量]以往有關動作描寫的教學著重于動詞的準確運用,但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為何如此,這樣的教學不免有“摳字眼”的嫌疑,學生寫出來的作品容易“千篇一律”。這一片段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觀看生動活潑的動畫片,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也使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觀看動畫,著重于動畫人物動作表現(xiàn),當然這也為學生寫作提供了活潑的素材,一舉三得。
六、制作繪本策略
這種策略課用于作文起步階段的教學。讓學生用為連環(huán)畫配畫的形式,完成一本自制的繪本。
研討課《編寫童話》實錄片段:
師:今年的老鼠呀,得到了人們的寵愛。就更加驕傲起來了。你瞧。它們干啥了?
1(出示連環(huán)畫一、二)它們在忙什么?你覺得它們?yōu)槭裁醋鲞@件事?
2(出示連環(huán)畫三、四)它們的工作進程可真快啊!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它們可能做什么?
師:照這樣進展,你能補上其他畫面嗎?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好嗎?
生:(略)
師:最后,它們怎么樣了?(出示最后一幅圖。)
生:(略)
師:從剛才大家齊編的這個童話中。你學到了什么?
生1:要注意抓住心理活動、語言、神態(tài)、動物的自身特點和環(huán)境的描寫來烘托氣氛。再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編出的童話才會生動有趣。
生2:如果在一開始注意講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交代清楚故事的人物,就更加具體了。
師:你們說得真不錯。編寫童話,除了以上注意的地方外,我看還需要想象大膽合理,要有時代感和創(chuàng)新,也要有教育意義。
[理性思量]生動形象的連環(huán)畫依托接連不斷的畫面,展現(xiàn)一個個故事。它特別能激發(fā)學生閱讀、想象的興趣。教學中,教師耐心地引導學生觀察,解讀圖中的故事,并練習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最后,將制作故事發(fā)展的權利放給學生,如此層層遞進,無形中把寫作方法滲透到交流之中,充分將主動權交給學生。
其實,“非指導性作文教學”并不排斥寫作過程中技能技巧的相機傳授。但是,它更多地強調情感因素,強調情景的創(chuàng)設,強調此時此刻的情景直接進入學生的情感領域,而成為學生寫作的內驅力與催化劑,而不是單向地憑借一種理性的方式,力圖重新組織情感。因此,這種指導是高境界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