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磊
在動物世界中,有些動物長得很是奇怪,使人乍看起來誤認為是植物。正是這種奇怪的體態(tài),使它們得以生存和繁衍,一代又一代地健康生活。
非洲的熱帶森林中,生活著一種個子很小的鳥,當它停棲在樹枝上的時候,樣子很像盛開的花朵,因此得名花枝鳥。當它飛行時,如遇到猛禽的襲擊,便逃到樹枝上,變成花的樣子,使猛禽找不到它。而當小蟲飛到棲息的樹枝上時,往往要稀里糊涂地到花鳥的“花蕊”里找蜜吃,這時,花鳥只要把嘴一張,就把小蟲吞到肚子里,美美地吃上一頓。
印度洋中的馬爾代夫群島及紅海等地的海底沙灘上,有一種名叫管鰻的魚,它的樣子很像水草。這種魚不會游泳,只好在海底造穴定居。管鰻一般會挖一個30cm~50cm深的洞,并用身體分泌出一種獨特的物質粘附于洞壁的四周,使它更加堅固。當風平浪靜的時候,管鰻將尾部爵在洞里,探出大半個身子順水漂動。當水中浮游生物或小動物游到它張開的大嘴時,它就一口吞下美餐一頓。遇到風浪或危險時,它就迅速將身子縮回洞里,并用細沙堵住洞口,使表面不留一點痕跡。
而在蘆葦叢中生活的葦鶯鳥,體羽碩長,酷似葦葉。遇到敵害接近時,它的兩只腳緊緊地攀附在蘆葦稈上,整個身體向上,嘴巴朝天,全身伸得筆直,站立不動,就像一節(jié)蘆葦,很難被敵害識出。
竹節(jié)蟲算得上著名的偽裝大師,當它棲息在樹枝或竹枝時,活像一支枯枝或枯竹,惟妙惟肖,如不仔細端詳,很難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它還能根據(jù)光線、濕度、溫度的差異改變體色,讓自身完全融入到周圍的環(huán)境中,使鳥類、蜥蜴、蜘蛛等天敵難以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
在南美洲的小河里生活著一種不大的魚——葉形魚,它的外形就像一片葉子,頭的前端有一個形狀和葉柄相似的小突起,當它穿行在小河兩岸邊的水草叢時,真像岸邊樹上掉下的一片葉子。葉形魚常常一動不動地躺在水底,幾乎與落到水里的樹葉毫無區(qū)別。當用網(wǎng)撈起它們時,必須仔細挑出撈到的樹葉,才能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