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丹 胡益平
摘要近年來,農民工討薪的新聞充斥著媒體。我們不希望看到農民工用跳樓、堵路等過激行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為何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在全國會成為一種氣候?毫無疑問,是法律對弱者權益保護的缺失,讓欠薪成本低而收益大,使老板們把欠薪當成家常便飯。因此,用法律來有效約束惡意欠薪者,在當前的勞資環(huán)境下,是刻不容緩的。
關鍵詞農民工 討薪 惡意欠薪
中圖分類號:D9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0-045-02
一、拖欠工資是否應設立罪名寫入刑法的爭議
是否在刑法中增設拖欠工資罪,在學理上卻還存在一定的爭議。
否定說。對刑法增設拖欠工資罪持否定觀點的學者認為:1.拖欠工資在本質上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債權債務糾紛。拖欠工資的行為只是用人單位未能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工資,是傳統(tǒng)意義上民法調整的范圍。將拖欠工資的行為動用刑法進行調整,則有擴大刑罰之嫌;2.從刑罰手段的不可替代性來看, 拖欠工資的行為可以通過刑法以外的法律來抑止, 并非刑法不可。我國現(xiàn)行法律中已有《勞動法》等多部法律法規(guī)對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行為進行了規(guī)制,在刑法中再設立拖欠工資罪則顯得有些多余;3.拖欠工資罪的設立會帶來“刑法萬能主義”。刑法作為保護社會的最后一道防線,不能將所有對社會有危害的行為都規(guī)定在刑法中予以制裁,而且動用刑法資源并非是最佳方法。
肯定說。對刑法增設拖欠工資罪持肯定觀點的學者認為:1.惡意拖欠工資的行為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每年全國約有幾百萬名勞動者被拖欠上千億元的工資。盡管勞動部門屢次大規(guī)模查處,但拖欠工資行為還是屢禁不止,嚴重侵害勞動者財產權,容易引發(fā)極端行為和群體性事件,于和諧社會建設極為不利①;2.雖然現(xiàn)行《勞動法》等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了對惡意拖欠工資的用人單位和個人處以經濟處罰,但是這些法律似乎沒有發(fā)揮明顯抑制拖欠工資的作用,在社會上,拖欠工資導致的極端事件屢有發(fā)生。惡意拖欠工資行為的泛濫,并不在于沒有相關法律進行制約,而在于現(xiàn)行法律對而已拖欠工資的規(guī)制,并沒有達到制止和制裁該行為的力度。在這個時候,其他法律和行政管理手段并不能充分制止惡意拖欠工資,保護勞動者合法的獲得報酬權,應當將惡意拖欠工資的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3.刑罰追訴的發(fā)動主體是國家而不是個人,可以將勞動者維權變?yōu)閲覟榱司S護刑法的尊嚴進行維權,使得對惡意拖欠工資的調查取證工作變得順利。
筆者認為,我國刑法的功能是打擊犯罪,保護人民。我國刑法在我國法律體系當中的地位和價值決定了應當對已經危害嚴重的拖欠工資行為應當予以規(guī)范和調整。在目前,對其他部門法與民法、勞動法等部門法不能夠有效對惡意拖欠工資者進行約束時,刑法應通過刑罰方法對惡意拖欠工資的行為予以懲戒。對某些惡意拖欠工資者光采取經濟處罰可能還不夠,因此增加設立追究刑事責任的處罰措施,會令一些企業(yè)主在拖欠工資時考慮違法成本,從而規(guī)范他們在這方面的行為②。因此,筆者贊成設立拖欠工資罪。
二、設立拖欠工資罪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惡意拖欠工資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一個行為是否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不僅應當從行為人的主觀惡性來考慮,而且應當考慮行為的客觀危害結果。只有一個人在罪過心理支配下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才可能具有應受刑罰處罰程度的社會危險性。換言之,社會危險性的主客觀統(tǒng)一,是指危害行為對法益的客觀侵犯性與行為人的主觀罪過形成了社會危險性的內容③。拖欠工資的主體大部分并非是沒錢可付,而是有錢不付。主觀上,已拖欠工資者大部分并非無錢可付,而是有錢不付,主觀上選擇了去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具有嚴重的主觀惡性??陀^上惡意拖欠工資的行為嚴重侵害了一部分勞動者的獲得報酬權乃至生存權。一部分勞動者因為沒有及時領到工資而造成生活拮據,許多勞動者甚至是不惜以生命為籌碼來向用人單位討要工資。勞動者的生存權可以說是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惡意拖欠工資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拖欠工資的主體由原來的施工單位或者建筑承包公司,發(fā)展到現(xiàn)在國有企業(yè)甚至是政府部門。國家公權力機構的拖欠工資帶來了十分惡劣的社會影響,對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惡意拖欠工資的對正常社會秩序的破壞已經達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
(二)增設拖欠工資罪有利于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我國勞動法第三條明確規(guī)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yè)和選擇職業(yè)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許多勞動者現(xiàn)在不能依靠法律手段取得拖欠工資,原因在于我國的勞動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和勞動者自身法律意識的欠缺,造成勞動者在遇到拖欠工資時,不能提出有利證據證明勞動關系和報酬的標準。由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勞動者在討要欠薪的時候并不能及時正確提出自己的要求。而在刑法中增設拖欠工資罪之后,為了維護刑法的尊嚴,訴訟提起機關為國家檢察機關。國家公權力機關的介入,為調查取證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方便。此時將勞動者自己維權變?yōu)閲揖S護法律尊嚴的維權。同時,刑罰制裁的嚴厲性,也為惡意拖欠工資者對于拖欠工資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也會進行仔細考量,因此可以相應減少惡意拖欠工資事件的發(fā)生,有效的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三)增設拖欠工資罪能夠實現(xiàn)社會公平
由于我國勞動者的眾多,和勞動者權益維護法律的欠缺,我國的勞動者在勞資關系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規(guī)定了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在挪用單位資金拒不歸還,只要達到數(shù)額較大即可構成挪用資金罪。相應的,用人單位在拖欠勞動者工資拒不支付,并且達到數(shù)額較大時,僅處以一定的經濟補償,并不構成任何犯罪,這對于勞動者來說是不公平的。而刑法增設拖欠工資罪之后,勞動者有國家司法機關的制裁作為后盾,雖然不能說勞動者在勞資關系中處于弱勢地位的現(xiàn)狀可以改變,至少勞動者在遭遇惡意拖欠工資的時候,不至于無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設拖欠工資罪有利于促進實現(xiàn)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社會地位的平等,有利于實現(xiàn)社會公平。
(四)增設拖欠工資罪能夠彰顯社會正義
大多數(shù)用人單位惡意拖欠工資并非無錢可付,而是有錢不付,將這筆應該付給勞動者的工資重新投資或者挪為它用。很多勞動者因此遭受重大的損失導致生活困難,以至于不惜用生命作為籌碼和惡意拖欠工資者進行博弈。在這種情況下,惡意拖欠工資者所采取的是一種不為社會所接受的不道德的行為來為自己謀取利益,而勞動者往往因為諸多原因束手無策。因此,在刑法中增設拖欠工資罪,能夠有效打擊惡意拖欠工資的行為,彰顯社會正義。
(五)增設拖欠工資罪能夠帶來明顯的效果
國家現(xiàn)行法律已經對拖欠工資的行為進行了規(guī)制,我國《勞動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第九十一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三)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四)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shù)摹趧硬款C布的《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等法規(guī)也規(guī)定,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經濟補償、賠償金。各地的地方法規(guī)也有相應規(guī)定; 各部、委也出臺了不少意見、通知,最高院亦出臺了司法解釋。然而,這些法律卻未能有效制止惡意拖欠工資的繼續(xù)發(fā)生??梢?惡意欠薪并非是無法律規(guī)制,而是現(xiàn)行法律對勞動者的保護并非有力。惡意拖欠工資者在拖欠工資的時候,往往考慮到惡意拖欠工資所帶來的制裁并不是十分嚴厲,在面對惡意拖欠工資能帶來的利益能夠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時,選擇了不法的手段拖欠工資。在刑法增設拖欠工資罪之后,雖然動用刑罰制裁要耗費大量的社會資源,但是刑罰制裁也是最嚴厲的法律制裁,也是唯一能夠較長時間限制人身自由的制裁,能夠給予惡意拖欠工資者以嚴厲打擊。
三、設立拖欠工資罪的未來展望
即使許多學者基于刑法謙抑的視角來考慮,提出不宜在刑法中增設拖欠工資罪,而是采取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和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加強執(zhí)法的力度和提高執(zhí)法水平,同時也需要加強公民的道德和法律意識的構建,從源頭上來制止惡意拖欠工資的行為。但是,在現(xiàn)在的社會環(huán)境看來,現(xiàn)有的法律和其他社會規(guī)制手段很難在短時間內來解決惡意拖欠工資的行為,在這種條件下,在刑法中增設拖欠工資罪則顯得十分有必要。
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刑事立法中,刑事立法犯罪化與非犯罪化之爭由來已久。我國在制訂1997年刑法時,對刑法的調控范圍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1979年刑法相比,我國現(xiàn)行刑法的主要特色是:首先,犯罪化是現(xiàn)行刑法的主要特色。與1979年刑法典相比,現(xiàn)行刑法分則的罪名數(shù)量激增,由原來的130余個增至413個;其次,現(xiàn)行刑法在少數(shù)問題和部分犯罪上采取了非犯罪化的態(tài)度④。我國目前的刑法規(guī)范和刑法體系只是剛剛建立起一個框架,有許多制度、原則、價值、理念以及具體罪名需要考量或補充或摒棄,必須立于我們的國情,敢于承認,在我國目前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各項制度在不斷完善當中,社會控制減弱,社會矛盾突出,立法中的犯罪化應當是正常的。在2005年3月召開的全國人代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方潮貴提出議案,建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增加“拖欠工資罪”;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表示,應研究在刑法等相關法律中,增加對欠薪逃匿等嚴重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條款;深圳政府也建議增加惡意欠薪罪;以及針對惡意拖欠民工工資者不能得到法律嚴懲的現(xiàn)狀,北京朝陽法院于2006 年4 月29 日發(fā)出司法建議,建議將“拖欠勞動報酬罪”納入刑法等等。以上種種說明,我國在刑法中增設拖欠工資罪的時期已經不遠。
根據國外關于拖欠工資罪的立法,在設立本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應當做如下考慮:
第一,犯罪客體。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同時也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財產權益。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工資。在我國,公司、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拖欠勞動者工資的行為,違反了我國《合同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guī),破壞了正常市場經濟社會的勞資關系。拖欠工資的行為還造成了勞動者不能及時獲得屬于自己的報酬,侵犯了勞動者合法財產權益。
第二,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或者以其他方式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并達到一定的時期。本罪的客觀方面必須是采取隱瞞、欺騙或者明確拒絕支付等惡意的方式,無任何正當理由拒不支付勞動者工資,而且拖欠工資必須達到數(shù)額巨大,拒絕支付的狀態(tài)達到一定的時間。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不作為的行為方式。至于具體的數(shù)額和拖欠時間,則需要進一步探討。
第三,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本罪針對拖欠工資的行為主觀方面是表現(xiàn)為故意,而且一定程度上來可以說是惡意,即不是沒有可供支付工資的資產,而是有錢不支付。本罪并不以非法謀利為目的,只要有拖欠工資的故意,即可構成本罪。
第四,本罪的主體。本罪應當設定為單位犯罪,公司、企業(yè)、各種經濟組織可以構成本罪的主體。
第五,本罪的法定刑,根據香港和外國的立法 ,我國設立拖欠工資罪應當采取雙罰制,對單位處以罰金,對相關責任人員的處罰以罰金為主,同時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處以短期自由刑。
注釋:
①符向軍.增設拖欠工資罪可行.中國法院網.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 /200609/22/218129.shtml.
②停云.對惡意欠薪者施以重典——增設“拖欠工資罪”建議得到全國人大檢查組重視.工友.2006(1).
③張明楷.刑法學(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頁.
④趙秉志.刑法基礎理論探索.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頁.
⑤黃福濤.建議刑法中增設故意拖欠工資罪.法制與社會.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