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芳
作文課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它研究的對象不僅是靜態(tài)的文章,更主要的是動態(tài)的寫作主體——學生。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如何把寫作與學生有機地結(jié)合進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既是文章寫作的探索者,又是主體的實踐者。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教好小學生作文就應該為學生學寫作文開好頭、起好步。怎樣才能把作文教好,我覺得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第一,要有明確的針對性
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梢?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是習作,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話寫下來。作文是差異性大,層次不同的教學,絕不能急于求成。對于差異大,層次不同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教學設計、要求和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針對性的教學。
第二,從內(nèi)容入手,指導學生寫作文
缺乏生活或不善于發(fā)現(xiàn),臨到作文沒內(nèi)容可寫,是造成“作文難”的又一重要原因。所以,指導作文首先要就作文內(nèi)容進行指導,工夫主要花在平時,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學生留心觀察事物,讓這些素材積累在大腦里,到作文課上就能激發(fā)寫作的愿望,打開思路才能有內(nèi)容可寫,然后再引導學生把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第三,作文訓練的方式應當靈活多樣
教學大綱指出:“命題作文是作文訓練的一種方式”。命題作文不是唯一的形式。每次作文,教師都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想提出的作文要求是不是每個學生都有內(nèi)容可寫,一定要給學生留有選擇的余地,不僅要練習寫記敘文,還要練習寫應用文。大綱中要求掌握的應用文,要鼓勵學生結(jié)合日常生活和學校活動經(jīng)常練習。除了作文課上的寫作之外,還要鼓勵學生課外多練筆寫作。低年級可以練寫觀察日記,高年級可以練習寫片段。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進步,幫助他們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使全班學生的作文能力不斷提高。
第四,學會積累素材,豐富思想基礎
“讀”是為了“取”,“取”是為了“表”,如何積累素材,豐富素材,發(fā)揮素材作用,豐富學生思想是學生作文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要學生勤讀書,博取知識,多讀一些健康向上的課外書籍。二要注重筆記的積累,筆記資料要認真整理編序存放,便于根據(jù)需要挖掘開發(fā)、提煉使用,天長日久,其素材內(nèi)容就能加大,作文時就能將有用素材豐富作文內(nèi)容。三要增強大腦記憶,雖達不到能記憶整個素材,但使大腦對素材有印象是可以辦到的,這樣對寫作會有很大的幫助。四要勤練習,作文教學要學生勤動腦、勤動手,激發(fā)學生寫日記,把所想、所見、所聞的精華之處寫下來。另外,還要多形式使學生作文,幫助學生掌握表達技巧,增強表達效果。
第五,講究作文評改,培養(yǎng)寫作興趣
作文評改要有利于尊重學生的主題表達,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作文積極性,切忌以“完全否定”打擊學生的自尊心、進取心。學生的作文是他們對生活的反映,是他們內(nèi)心世界的表白,不要違背學生的表達思想,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學生完成的作文,不管是基礎好的,還是基礎差的,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當堂朗讀自己的習作,學生朗讀時,教師要求其他學生認真聽,教會他們方法進行評改,可以從學生身邊培養(yǎng)范文,讓學生有榜樣,有目標,不斷自我完善,要保持學生的進取心態(tài),要將學生閃光點發(fā)掘出來,使學生互為促進,互為提高。
總之,小學作文教學就是使全體學生通過扎實的作文訓練都能達到基本的作文要求,逐步提高作文教學質(zhì)量。
作者單位: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烏江復旦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