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芳
“人類沒有想象,如同鳥兒失去了翅膀”這一名話說時輕松,實踐起來卻不容易。有時我們在很多地方無情的扼殺了學生的想象思維,致使學生的思維僵化、呆板,無新鮮活力。新課程標準鮮明的提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無疑給沉悶的語文課堂注入了一股清風,直吹入了學生的心田,于是學生終于擁有了一片想象的天空。
這學期我教的這個班的學生十分活躍,上課的時候,個個爭著發(fā)言。一次課間,我在黑板上隨意畫了個圈兒,一個學生看見了,說:“看,老師在畫汽球呢!”“不,老師畫的是飛碟發(fā)出的光圈。”另一個學生打斷了他的話。我很開心,就問道:“你們想想,這還像什么?”在我的啟發(fā)下,他們一個個眨巴著眼睛,有的說:“它像剛吹好的泡泡糖。”有的說:“它像××同學的眼睛,還會眨呢?!薄犃送瑢W們的話我很高興,無論面對什么樣情意,他們立刻就能展開無窮無盡的想象。孩子的想象力對于他們的學習是非常有用的,它不僅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也會使一節(jié)很平常的課增加許多樂趣。因此,在各種教學活動中,我們都要留給學生一片想象的天空,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天空中飛翔。
一、在朗讀課文時留給學生一片想象的天空
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堂朗讀少,老師范讀的多。因此,學生就很難理解文章,不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感情,就不可能有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感受?學生沒經(jīng)過自主探究,他們即使可以模仿老師,讀得聲情并茂,但他們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學到了一點“形”而已,真正的“神”卻領悟不出。
針對這些,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讀書要做到三步:首先要求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第二步則是讀出情感;第三則要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樣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讀書,實現(xiàn)了師、生與文本,與作者心靈交流,這樣讀出來的聲音才不會空洞無物,矯揉造作。特別是后兩個層次,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可以盡情發(fā)揮想象,用“內(nèi)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繪的世界,用“內(nèi)在的耳”去傾聽作者的心聲……在這個無形無聲的世界里,每個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每個人的看法卻又都是深邃的,有鮮活生命力的,因為這不是別人強加給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在真切感受基礎上的朗讀,或如小溪流水,叮叮咚咚;或如激流奔瀉,洶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園,鳥語花香,于人于己,誰能說這不是一種真正的享受呢?
二、在課文分析時留給學生一片想象的天空
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案例:
老師:彎彎的月亮象什么?
學生:象豆角。
老師:不對,彎彎的月亮象小船!
孩子委屈,回家問奶奶(奶奶曾經(jīng)是教師)
孩子:奶奶,我說彎彎的月亮象豆角,老師說不能象豆角,要象小船。我看就是象豆角嗎。
奶奶:不對,我教了幾十年的書了,就是象月亮,不能象豆角。你老師說的是對的,一定要記住了,不能象豆角。
……
若干年后,這個孩子當了老師。
老師(原來的孩子):同學們們,彎彎的月亮象什么?
生 1:象香蕉
生 2:象豆角
……
老師:對,大家說的都非常好,大家為你們鼓掌!
現(xiàn)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這個認為彎彎的月亮象豆角的老師,沒有限制孩子們的思維。
看這個案例,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覺得可笑,但是,這種現(xiàn)象不就是沒有給學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典型代表嗎?以前,往往是老師在備課時已經(jīng)精心設計出種種問題,并且制訂出標準答案,然后再一步步引導學生往事先設計好的圈里跳。試想:在如此束縛之下,哪個學生還敢說?哪個學生還敢想象?長此以往,學生就被培養(yǎng)成為一個個的只會制造標準答案,而沒有自己思考的木偶。
學生的思維是無比開闊的,任何一個孩子有他的奇思妙想,我們要做好孩子的引路人,但我們不能再用自己的思維來限制孩子了,讓孩子展開翅膀,盡情的飛吧!相信他們創(chuàng)造出美麗的天空。
三、在綜合性學習中留給學生一片想象的天空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材中有一項全新的內(nèi)容——綜合性學習,它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予大力提倡?!?/p>
綜合性學習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這就決定了它的學習方式也是多樣化的。盡情的放手,讓學生在興趣的吸引下,自己查找資料、自己設計匯報成果的形式、自行安排觀察的時間和方式、自行組織擂臺賽和討論……這樣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想象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于是,展示活動成果時,演講、相聲、小品、辯論會等等,形式多樣,不一而足。豐富的內(nèi)容,獨到的見解,精彩的表演,流利的口才……無一不讓人感到驚訝!別“牽”著他們,該放手時就放手。在感興趣活動的指引下,由 于 老師的放手,反而更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由于沒有了老師的限制,反而更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想象思維了。綜合性學習又給學生的想象開辟了一方樂土!
新課改,以其鮮活的生命力在語文課堂上扎下了深根,愿全體語文教師著眼于學生的未來,認真反思,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留給學生一片想象的天空。讓學生在想象的天地里快樂地遨游,自由地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