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1948年2月2日出生于臺灣彰化。15歲中途輟學后只身到臺北,開始連環(huán)漫畫創(chuàng)作。1971年出任光啟社電視美術(shù)指導。隨后,創(chuàng)立了遠東卡通公司和龍卡通公司,并拍攝了《七彩卡通老夫子》《烏龍院》等卡通電影,《老夫子》曾獲金馬獎最佳卡通電影長片獎。1983年,開始在各報刊發(fā)表四格漫畫作品《大醉俠》《光頭神探》等,并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日本的報刊長期連載。1985年,獲選為臺灣十大杰出青年。1999年,獲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獎。而后,致力于研讀中國古籍和佛書,創(chuàng)作出膾炙人口的《莊子說》《老子說》等經(jīng)典漫畫,被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
童年志向——漫畫
我出生在臺灣彰化縣的一個小村莊——三家村,大概位于臺灣地圖最中間的地方。奇怪的是,彰化城里沒有教堂,但是我們的村子里卻有個教堂。我一歲多就開始去教堂上學習班。有個老傳教士在教堂里給我們講述《舊約》《新約》里的故事,當然也要求我們背誦經(jīng)文,要求我們每天反省有沒有犯錯。講這些不是要向各位傳教,而是要說我從很小的時候就被灌輸了很多故事。在教堂里,我也接觸到很多彩色的美國漫畫,比如《大力水手》《米老鼠》等。在聽《圣經(jīng)》里的故事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書里面有很多人物很厲害,比如說摩西可以分開紅海,諾亞可以制造一艘能夠容納全世界動物的方舟,耶穌可以使瘸子走路,使瞎子重新看到光明,但是我什么都不會。
我們村同樣是三歲半的小孩,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他要做什么,鐵匠的小孩在幫忙做鐵器,農(nóng)夫的小孩在田里幫忙做農(nóng)活,牽牛車的小孩也可以像李可染畫的水墨畫一樣,帶著水牛去吃草。而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就非?;炭?。這就造成我三歲半就開始思考我到底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我害怕別人認為我是一個神經(jīng)病,所以我常會躲在爸爸的書桌下面,害怕有人進來。我們屋子的旁邊是用綠色籬笆圍起來的一個空間,里面布置了一個供人思考的屋子,我經(jīng)常待在里面。在我三歲多的時候,我爸爸送給我一個小黑板,教我寫我的姓名。那個小黑板并沒有使我的字寫得很好,但是從那個小黑板,我找到了我的人生之路。一年后我終于發(fā)現(xiàn)我愛畫畫,我會畫畫。那個時候,我就決定只要不被餓死,就要畫畫一輩子。只是臺灣沒有畫畫這個職業(yè),只有畫電影招牌。九歲的時候,臺灣開始流行漫畫書,我就暗下決心要以當漫畫家為我的志向。我跟別人不太一樣,我知道漫畫最重要的是內(nèi)容,內(nèi)容才是王道,所以我看完了所有當時我能看到的書,包括北歐童話故事、俄羅斯童話故事,大概看了超過100本。以前書很少,你想要讀更多的書,必須向別人借。但是你要想跟別人借書,你還得要有幾本書,所以我會攢很多零用錢去買書。記得上小學三年級時,我拿著一摞書去山上跟一個我不認識的大哥哥換書看。所以我在小學三年級時就已經(jīng)很會編故事了。
我出生的年代相對而言比較“幸運”,我的父母從來沒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們那時候的文盲差不多超過一半,而且又是住在鄉(xiāng)下,父母認為只要認識字就好了,所以大部分鄉(xiāng)下孩子讀完小學就會到臺北去做學徒。14歲離開學校出去搞創(chuàng)作之前,我看過很多書。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就知道,念書不是把它念得很久,念書也要有方法,學習最大的要領(lǐng)就在于學會自我學習。我記得小學三年級有位李老師,他說,學問啊,就是要學要問,不懂就要問,課堂上不懂就在課堂上問,如果是課本之外不懂的可以課下問。我下課了就趕緊去問他,手被水泡久了為什么會發(fā)皺?他說第二天告訴我。其實他家的資料也很少,但他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不會亂說話。第二天到學校后,他回答說,老師還沒有找到。其實,他是經(jīng)不起問的。我問他筷子插在水里面為什么會轉(zhuǎn)彎?他說這是折射。我又問他為什么會產(chǎn)生折射?他說老師明天告訴你。好多次都是這樣。有一天我在走廊走,他從辦公室里出來看見我,趕快躲進了保健室。我從此再不敢問他問題,因為他已經(jīng)欠了我23個問題沒有回答。但是我很敬佩這位老師,就像佛教里講的一則故事:有一天,佛陀經(jīng)過一片樹林,彎腰從地上撿起一片葉子,隨口對弟子們說:“弟子們,你們說我手里的葉子多,還是整片樹林里的葉子多?”其中一個弟子說:“老師,你只有一片葉子,樹林里的葉子是無數(shù)的,你怎么能夠跟它比?”佛陀說:“對的。我能夠教你們的就像手中的這片葉子,而世間可以學習的就像整片樹林的樹葉一樣?!彼?我決定根據(jù)我的興趣愛好,自己學習。
我畫漫畫進步最快的時候,是我15歲到臺北之后。到牯嶺街舊書市場,我發(fā)現(xiàn)香港出版的《兒童樂園》,每本前后都有兩個繪本,幾乎集中了全世界最好的漫畫家所畫的漫畫。我從那里學會了各種漫畫的畫法,我自己掌握了20種以上的畫法。從那以后,我畫了很多漫畫,也拍過多部動畫片,做了很多對自己、對別人都很有意義的事情。
思考方式——圖像
我畫漫畫的思路來自于我是用圖像思考問題的。在這個世界上,成功就是一個人對多少人在多長時間里有正面的影響。我們現(xiàn)在正處在數(shù)碼時代,我們都是看電視長大的,未來都是看電腦,說白了就是圖像。圖像有非常大的好處,看到一個畫面,大家可以還原到95%,如果靠文字描寫,可能寫一萬個字也說不清楚。就像描述一盆花,我問這是什么花,你講完是什么顏色,多少個葉子,我可能還是不明白,但是圖像記憶,看一眼就可以全部記牢。我一年前學會的電腦,從那時候起,每天和電腦相處18個小時。下面就說一下我的思考方式——圖像記憶。
首先給大家講個故事。一億年前,蜘蛛一出生便會織網(wǎng)、吐絲;一億年后,蜘蛛會的還只是織網(wǎng)、吐絲……人剛出生時都只會哭,但長大之后人人變得不一樣。一個農(nóng)夫的小孩通過不同的學習可以成為文學家、藝術(shù)家、理論物理學家。然而成功真的如同父母師長所說的,努力、努力、再努力,努力便會有成就?我們看過很多人努力一輩子也沒有成就,因為他們偏離了自己的軌道。人生不是爬斜坡,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便可以達到巔峰;人生有如爬階梯,每階段有每階段的難點,如果沒克服難點,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在原地跳而已。在此不是叫大家不努力,而是大家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成功的秘訣就是對的人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我們有幸生活在數(shù)碼時代,我們可以天天上網(wǎng)打發(fā)時間,也可以通過計算機來提升自己。在我眼里,這一切都是圖像。我一改往日的文句學習法,而使用圖像學習法。因為2500年來,人類的IQ并未因文字而進化。自古以來,哲學、文學、數(shù)學、物理的成就者大多數(shù)是圖像思考者。右腦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創(chuàng)新的起源。什么是圖像學習法?左腦局限了視野,給予太多過去的主觀意見。圖像思考的關(guān)鍵在于關(guān)閉左腦改以用右腦看當前,止息左腦的主觀臆斷,讓眼睛攝取當下圖像。用畫面思考、畫面記憶是圖像學習的關(guān)鍵。畫面的疊加建立了大腦的3D動態(tài)視窗。當以畫面思考之時,我們便達到左右大腦相乘的效果。思考的姿勢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肚子與大腦的狀態(tài)成反比。肚子空空焉,大腦最好;吃飽后,大腦空空,什么都想不到。躺著想最不好,躺著不如趴著,趴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站著,站著不如走來走去。
我最喜歡早上1點多起床,站在窗口思考問題,思考過程都是用圖像呈現(xiàn)的。有一個秘密大家可能不知道,我計算自己的思考能力用了7年時間。我知道每年的春天是我思考能力最差的時候,冬天是我最厲害的時候,然后由最厲害到最差,再慢慢爬上來;一天當中,思考能力最差的時候是下午兩點半,最好的時候是晚上3點。這并不是說3點起床,而是3點是我大腦最好用的時候。溫度越冷越好,最好皮膚有點刺痛感,所以我不喜歡穿很多衣服。我知道皮膚有點被刺痛的感覺的時候大腦反應最好。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為了知道我的大腦什么時間最活躍,我斷食了120個小時,最終發(fā)現(xiàn)第72小時到第96小時大腦最好,為此我做過兩次試驗。這些是我的方法。我認為每個人都要在最好的時間里做最深刻的思考,每個人一定要把力量用在刀刃上,所以一定要知己,然后才會知彼。無論我出國還是做什么事情,我都會以圖像來進行思考,最后變成畫面來進行記憶。所以,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用什么方法最合適。就像我剛才說的,成功不是來自于漫無目的的努力,努力要有方法,每個人要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我從小就被灌輸圖像,所以我從小就開始用圖像思考,也學會了自我學習。應該說畫漫畫與用圖像思考是密不可分的,我可以從一幅圖像慢慢擴散開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我認為,我能有今天跟用圖像思考有很大關(guān)系。我們常常說要立大志、做大事,做一番轟轟烈烈偉大的事情,說完、寫完后就沒有下文了。圖像思考不會讓你這樣做,你必須要想我要做什么大事,要怎么去完成每一個細節(jié)。比如說,我要拍一部電影,我就要開始想整部電影應該是什么樣子的,然后落實為畫面,畫面里面需要什么條件,一步步去完成它。
人生心得——成就自己
我今天能夠依照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親默默的支持。記得小時候,我和我哥哥的兩個小孩在街上玩耍,我的父親過來問我哥哥那兩個小孩:“你們將來打算做什么?”一個說:“我要做總統(tǒng)?!绷硪粋€說:“我要做警察?!碑斘腋赣H問我的時候,我說:“我想畫招牌畫。”我的父親沒有反對,什么都沒說。直到我離開學校的那天晚上,我對父親說,我要到臺北去畫漫畫。我的父親正在看報紙,問我工作找好了沒有?我說,找好了。父親說,那就去吧。就這樣我?guī)е爱嬄嫷母遒M只身一人來到臺北。到現(xiàn)在,我一直認為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應該學會讓孩子們自己選擇,讓他們能夠自立,能夠成為他們自己。
我教育我的女兒也是這樣。我很愛我的小孩,在她兩歲多的時候,我就問她,你要做什么?她確定地說,第一不當漫畫家,她覺得當漫畫家太無聊了,每天都蹲在桌子旁畫畫。然后我問她那你要做什么?她說要當設(shè)計家。我說你要設(shè)計什么,她說什么東西都可以設(shè)計啊。我說舉例說,不能講一半就結(jié)束了,一定要把細節(jié)講完。她說為什么漢堡是圓的,為什么三明治是三角形的,有很多東西是可以設(shè)計的。其實,小孩子有了自己的目標之后,她學習起來是很快樂的。
有一次,我送我的小孩去上鋼琴課。車到了學校門前,我的女兒坐在車上不肯下車。我就問她為什么不高興?她說,自己最想學的不是鋼琴,而是笛子,可媽媽卻讓她學鋼琴。我聽完我女兒的話后,就把她帶回來了。我女兒很高興,但也很擔心,就問我:“媽媽剛交了4000元學費,如果不學鋼琴,人家也不退錢,那怎么辦?”我說:“那只好算了?!彼謫?“媽媽回來埋怨怎么辦?”我說:“什么也沒有你的快樂重要!”我經(jīng)常給她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棵很小的番茄樹,安靜而快樂地生長著。但是人們都告訴它,只要它努力,就可以長得大,結(jié)的果實會像西瓜一樣大,像香瓜一樣香,像蘋果一樣營養(yǎng)豐富。于是,小番茄很努力地吸取營養(yǎng),很賣力地做體操,運動強身。結(jié)果,它的果實仍然只是小小的番茄。而且,最糟糕的是,現(xiàn)在的小番茄樹不再以為自己是番茄樹了,它到處夸耀,說自己是一棵蘋果樹。所以,我認為,我們的教育應該讓孩子們快樂地成為他們自己。
人的一生其實是很短暫的。有個日本人做了一個關(guān)于人的一生的動畫,從前到后不足10秒鐘??吹竭@個演變你會覺得人的一生真的很快。今年2月9日我去日本參加橋牌比賽,我11年沒有去日本了,我又回到25年前畫《莊子說》的那個飯店,看到了畫畫的那張桌子。那張桌子非常矮,也非常小,但什么都沒有變。當時我就想,我為什么會在這里畫一年漫畫?桌子怎么這么小?二十多年怎么一眨眼就過去了?我畫畫不需要毅力,也不需要努力,但如果不畫畫我會死掉。所以每個人做對了自己的事,找對了自己的“刷子”,擺對了自己的位置,是不需要毅力的,而是樂此不疲。就像老虎伍茲在打高爾夫球,他拿了冠軍,也不是在努力,而是在表演。全世界最厲害的角色在兩三歲時都知道自己這把“刷子”是什么。人沒有夢想就像蝴蝶沒有翅膀一樣。有所成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學會從夢中醒來,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不要妄想什么都不做就等著好運的到來。人只需要有一把好“刷子”就夠用了。我們?nèi)绻X得自己在努力,要么是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質(zhì),要么是方法有問題,其實念書也可以念得很好玩的。我們做什么事,只要找對了方向,切入對了角度,是非??鞓返?。
最后講一句話,你相信你可以,你就可以;你相信你能夠改變,你就能夠改變。比如說我要贏,就要自我暗示,我能贏,第一個步驟該怎么做,第二個步驟該怎么做,到最后總會有一個滿意的結(jié)果。你相信你可以你就可以,如果你懷疑,那么你將什么都辦不到。
責任編輯/楊建偉
編后語?由中國德育雜志社、北京十一學校共同主辦的明德講堂,始終秉承“匯聚四海名家,演繹道德生活,享受道德人生”的欄目宗旨,采用“講故事、對話、評論”的方式,讓廣大聽眾及讀者感受道德的力量,再現(xiàn)道德生活的現(xiàn)實場景。本期我們邀請了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做客明德講堂,他就“我的漫畫情結(jié)”這一話題,講述了他的成長之路以及對人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