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均[東北師范大學]《E小調的隨想》綜合材料40×180cm導師:李東江
作品點評:作品以拉長的人體四肢。增強了舞蹈動作“支條”般的運動感。在簡潔的幾何式造型語言中,使這組作品的主題表達得富有節(jié)奏,體現(xiàn)出作者在當下造型語言趨于某種雷同化狀態(tài)下的獨到視覺思考。
趙文[湖北美術學院]《潮》木85cm×24cm×20cm導師:項金國作品點評:作品造型簡潔,概括,作者以大的塊面關系表現(xiàn)出了富有張力的體積感。有一種與空間聯(lián)結的動勢。恰當?shù)匕盐兆×说袼苷Z言的本體特性,體現(xiàn)出作者善于捕捉當下人物精神及外在狀態(tài)的敏銳視角。
徐永杰[中國美術學院]《三元論的圈套》綜合材料100×100×200cm導師:王強、班陵生、陳漢
作品點評:作者運用毛皮等材料作為表現(xiàn)語言,形式較為特殊,意在闡釋對原始與當代,虛妄與真知的置疑。在此,平面上(畫布)的人與站立在空間中的人之間雖同處一個時空,然而卻未必存有必然聯(lián)系,往往是心在此,意在彼,分不清圈套和真理,表現(xiàn)出了人們認識世界是在迷惘與清晰中交替的,是在佇立與冷靜中進行的。
劉東旭(魯迅美術學院)《霧露霎霞》透明亞克力板
120cm×120cm×40cm導師:霍波洋
作品點評:作者以透明的亞克力板作為對主題的闡釋,旨在表現(xiàn)當代人在心理失重下的無助與無奈。作品有一種虛妄的夢幻感,這一視覺印象恰恰暗喻出當代人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狀態(tài)下,內心世界的失衡與難以自持。透過透明板,人體在疊合和分割之中“筆斷意連”。這是一件有益的形式實驗之佳作。
杜旭渤[東北師范大學]《驍》木、金屬
195×98×98cm導師:李東江
作品點評:作品以木材、金屬為主要材料,以粗獷簡潔的造型塑造了一位堅韌威武的古代武士形象。此作沒有過多的表現(xiàn)語言,能夠運用木材本身所合有的表現(xiàn)性來突出主題特征,因而更能接受到直觀的藝術感受。
王勇[四川美術學院]《木牛》木120cm
導師:何力平
作品點評:作品造型簡括整體,從材料本身出發(fā),但又不拘泥于其限制,對牛的形象進行意象化塑造,在似與不似間使形象變得生動。
姚富瑩[廣西藝術學院]《弱者的衣裝》木、鐵釘160×120×130cm
導師:何鎮(zhèn)海、覃繼剛、黃善武
作品點評:這件作品表現(xiàn)的是失去靈魂弱小的人類軀殼,在不斷反省和追問中尋找到的一種賴以武裝自己,像刺猬般釘滿鐵釘?shù)囊律?。此作以抽象語言象征“弱者”,形式表現(xiàn)上富有想象力。
宋艷[魯迅美術學院]《秀·哉》樹脂20×20×85cm導師:張烽
作品點評:這件作品塑造了幾位天真可愛的娃娃,他們動作各異,但神態(tài)卻透出了一種美好的純真,能夠喚起人們對看逝去的純真童年的懷念,作者以此來留住記憶,留住幸福。
張璐祺[北京服裝學院]《消逝的光年》噴繪、樹脂200×300cm導師:馬天羽
作品點評:雕像與照片里的形象形成了視覺上的聯(lián)動,照片里的人物是記憶的象征,而這種象征又以站立在空間中的“人物”進入現(xiàn)實,使人們感到消逝的事物依然存在。站立的雕像表現(xiàn)的是一位有著典型特征的80后北京女孩,在大人們看來略微有些畸形的O型腿80后典型站姿,BOBO頭,藍白相間條紋海軍衫,帆布鞋,45度角仰望微笑,美好而又青春地沐浴著陽光,讓人感嘆青春的短暫和美好時光總是那么快地消逝。
項一[湖北美術學院]
《國際舞臺》樹脂80×70×7Dcm導師:傅中望作品點評:作品塑造了兩位“奧巴馬”,他正從一個空間中走到另一個空間中,其動作不變,而人物的“色彩”卻在變化,“奧巴馬”在復雜多變的社會中為自己的立場和思想言說。作者通過對他的描寫,表現(xiàn)出自己對國際形勢的關注,有著較強的現(xiàn)實色彩。
張瀚文[廣州美術學院]《玩具熊》綜合材料80×100×1 10×390cm導師:陳克,黃河
作品點評:作品表現(xiàn)作者內心潛在的對于童年記憶的追憶,以物寄情是藝術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作者以“熊”的形象引發(fā)出純真記憶,即便它鐵銹斑斑,即使它偽裝得冷酷堅強但是還會面對現(xiàn)實,它象征著我們內心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