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示來
[摘要]影視文化時代的到來給高校德育工作者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它憑借其獨特的傳播與表現(xiàn)方式,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只要充分發(fā)揮影視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必將為現(xiàn)代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條新途徑。
[關鍵詞]影視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上個世紀90年代宣告影視文化時代的到來,這給高校德育工作者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把影視文化引人高校德育工作,拓寬高校德育工作渠道,開辟德育工作的新領域。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發(fā)揮社會主流影視文化的育人作用,促進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
作為現(xiàn)代新型的傳媒文化,影視文化憑借其獨特的傳播與表現(xiàn)方式,對當代大學生這一特殊的受眾群體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一、影視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精神影響
影視作品具有形象直觀、傳播廣泛、為人們喜聞樂見等特點,在人們總體文化水平還不是很高的中國,它還具有不受閱讀能力限制的優(yōu)勢,因而擁有比印刷文字更為龐大的受眾群體。即使在娛樂消遣方式日趨多樣化的今天,“影視作品憑借其敘述引人入勝的故事、塑造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展示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以及強烈的視聽效果等藝術手法,仍成為大眾文化消費的首選”。此外,較之其他傳播媒介,影視作品在弘揚傳統(tǒng)美德、傳播優(yōu)秀文化方面也更具有無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因此,大學生現(xiàn)在熱衷于影視文化并不一定是壞事,關鍵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確地看待和引導。只要處理得當,影視文化也可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個極好的機遇。因為它比枯燥無味的說教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具體來說,影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影視文化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開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
影視文化具有超越時空的特性,在自由開放,高速運轉的影視文化世界里,由一部電影就可揮灑自如地演繹超越時空、連接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故事情節(jié),思想政治工作者如能運用影視文化這種方式,向大學生傳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引導他們參與思想政治教育論壇,接受各種思想教育的輔導,擺脫耳提面授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諸多限制,就能極大地拓展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時空?,F(xiàn)代一些大學校園通過觀看影片,寫觀后感以及知名教授對影片的講解都是對此理論的現(xiàn)實運用。另外。在影視文化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大量影片的不斷出爐,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大學生通過觀看影片可以隨時與思想大師、文化大師進行心靈與心靈的對話,從而升華自己的思想與靈魂??梢哉f,大量富有教育意義的影片的出爐,既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資源,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減輕了他們的壓力。
2影視文化有助于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大學德育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近幾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在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創(chuàng)造和積累了許多好的經驗。其中運用影視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實踐證明:優(yōu)秀的愛國主義影視片蘊藏著豐富的思想、藝術內涵,具有形象、直觀、生動、可信、感染力強的特點,深受大學生的歡迎。當代大學生在欣賞這些愛國主義的影視作品中(如《長征》《大國崛起》《東京審判》《我的1919》《任長霞》等),激發(fā)了愛國主義情感和理想主義情懷??傊?。用優(yōu)秀影視片對廣大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素質教育,已成為國家、社會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措施?!坝耙曇粝駥Υ髮W生道德的養(yǎng)成、人格的塑造、審美的熏陶是父母和老師教誨的強有力的補充。積極向上的影視作品將成為大學生知識教育、科學普及、了解社會和個性發(fā)育的重要選擇之一”。電影電視作為宣傳媒體,必然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影響。有利于我們能動地利用這個有效工具,為素質教育服務。
3影視文化擴大了大學生社會體驗的范圍,使學生從影視觀察、了解、接觸并逐漸融入社會
影視文化強化了大學生知識觀念的更新,作為大學生社會生活體驗的主要環(huán)境。怎樣吸取精華,剔除糟粕,充分發(fā)揮影視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迫切的現(xiàn)實問題。我們要充分尊重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正確引導影視文化潮流,發(fā)揮影視文化的育人作用,促進當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影視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愛國主義品德形成上有著巨大影響作用,但這種生活體驗往往比較狹窄單一。由于大學生年齡和學習生活的特殊性,其社會生活體驗往往受到眾多局限。影視文化作為現(xiàn)代新型傳媒文化,從根本上消除了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的阻隔。它不僅僅是一種娛樂工具。還是制造現(xiàn)代人心靈、改變整個生活情境的新力量。影視文化豐富了大學生進行社會體驗的范圍,為大學生體驗社會生活提供了新的社會環(huán)境。另外,從某種程度上看,我國的文化形式、范圍不夠寬泛,不能滿足和適應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來,大學生對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活潑新穎的文化產品有了更多的需求。影視文化以其廣泛性、新穎性、多樣性的特點,負載許多新的知識和現(xiàn)代觀念,既為大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又通過對舊觀念的沖擊,強化了大學生新的生活觀念的形成。大學生在影視文化長期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下,擴大了知識容量,更新了思想觀念,并以新的知識和觀念面對世界,改變自己的命運。
二、影視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
影視文化信息在改革開放之后由信息匱乏走向信息充裕乃至信息過剩,海外不良影視信息通過合法與不合法的手段、途徑漂洋過海登陸中國。具體表現(xiàn)為:
1影視文化信息的虛擬性可造成大學生的道德淪喪
人們的道德關系在于現(xiàn)實的真實世界之中,在現(xiàn)實的世界原本不存在任何的虛擬性。此外,色情信息也可引誘自律能力不強的大學生走上歧路,大學校園發(fā)生的強奸案件就可以為此提供佐證。由于大學生的道德人格尚未完全定型。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直沉浸于腐朽、頹廢的影視文化信息世界之中,因而容易在喪失約束的情況下放縱自己的行為,增加了越軌的可能性。因此,如果社會、校園對此不進行嚴格思想教育的話,讓他們一直沉迷于影視文化信息的那些“精彩片段”之中。并在現(xiàn)實中演繹這些“精彩片段”,必會導致不道德行為的無限性拓展。因此,上述問題都應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對大學生道德問題的關注。
2沉迷于影視文化虛擬世界易導致大學生疏遠現(xiàn)實的人際關系
由于一些大學生對現(xiàn)實的不滿,產生消極厭世的情緒。他們選擇影視文化世界來逃避現(xiàn)實,再加上影視文化世界那些故事情節(jié)的完美性。如愛情片是演繹得如此完滿,恐怖片是如此的刺激與驚心動魄,色情片是如此的赤裸裸,如此這些對他們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就有了大學生沉迷于其中,樂此不疲,從而大大減少了參加社會的交往活動,疏遠
了現(xiàn)實社會的人際關系。許多大學生反映他們停止觀看影片之后就變得更加空虛與失落,更加厭惡人際關系。因此,他們不得不再到影視文化世界當中去尋找慰藉。如此惡性循環(huán),加劇了社會互動性障礙,疏遠了現(xiàn)實中的人際關系。
三、用影視文化進行思想政治工作
要使影視作品在大學思想道德建設中發(fā)揮有效作用,必須著重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高校要將影視文化納入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對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面對我國的大學生受外來影視節(jié)目中所宣揚的資產階級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理想和成才的意識淡化,使命感不強。因此,我們應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成才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成才的文化環(huán)境和內在條件,正確認識人生階段的特點和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fā)他們走立志成才的路,把學生的主要精力轉移到學習上來,增強抵制影視文化不良影響的內在機制。樹立科學的人生觀,樹立為人類多作貢獻的思想觀念。同時。必須堅持不懈地對青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幫助大學生擺正貢獻與索取、理想與實惠、他人與自己的位置;也要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辯證關系,克服把兩者對立起來的傾向,既要反對極端利己主義,又要反對虛幻的集體主義;既要看到個人,更要看到社會。要提倡個人服從集體、服從社會,集體和社會利益至上的觀點,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處理好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當前。我國正處于體制轉換的新時期,大學生面對學業(yè)以及未來就業(yè)的競爭與壓力,高校管理部門應利用大眾傳媒等娛樂活動在減輕學生身心壓力的同時,更應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引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對高校德育工作合理有效地將影視文化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整體中,必將給高校德育工作帶來積極的影響,提高德育工作的整體效果。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建設好適應社會主義大學德育要求的、為大學生所喜愛和參與的校園影視文化體系。
2增強大學生對影視文化的鑒別力
引導大學生認清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危害影視片,這類影片反映出來的崇尚物質享受和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生活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有很大的影響。大學生對崇尚物質享受的生活方式極為欣羨,而現(xiàn)實生活的差距又激起他們更強烈的渴望去追求物質享受,去接近和模仿這種生活方式。由于他們在人生終極目標的選擇上沒有求得答案,于是在轉向現(xiàn)實生活中選擇他們的理想目標時,就為這種生活方式所強烈吸引。在追求過程中,金錢是達到目的的主要手段,因而對這種生活方式的追求往往導致他們“一切向錢看”。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去認識這種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同時也要通過文化倫理分析、美學評論、藝術欣賞指導等形式,啟發(fā)和引導大學生真正認識港臺的影視文化選擇、汲取其優(yōu)秀成分,拋棄那些不健康的、粗俗的內容和形式,使香港、臺灣和國外的影視文化與大陸的影視文化形成良性結合,形成更優(yōu)化的結構。
3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藝術鑒賞水平
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審美教育在大學生中開設影視文化課,并作為公共必修課,也可以開設一些影視作品欣賞講座,經常組織學生觀看品味高、藝術欣賞價值較高的影視名片,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認識和對待不同時期、不同背景的影視片。引導學生正確地分析并從中吸取健康有益的東西。這對于發(fā)揮影視教育的功能,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審美品位。都將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通過示范、欣賞、講座以及開展影評活動等形式,幫助大學生提高審美情趣和鑒別審美能力,讓學生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高校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源,是科學技術的輻射源,是培養(yǎng)人才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地,為育人提供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校園文化給予學生藝術熏陶、人文精神的塑造,對加速大學生的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完善和發(fā)揮大學生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起著激活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傳福,如何減少影視作品的副作用[J],新聞愛好者,2004(01),
[2]許建海,影視作品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之思考[J],當代電影,2006(04),
[3]張海民,電影的德育功能[J],班主任之友,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