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慧
[摘要]影視服裝作為整體服裝概念的一個部分,它是指電影和電視劇中的人物著裝。在影視作品中人物的服裝設計與日常生活中的服裝設計是不同的,本文主要闡述在影視服裝設計中應遵循影視服裝的設計規(guī)律,根據(jù)影片中人物的職業(yè)、身份、年齡、個性和生活習俗,對演戲穿用的衣著服飾進行設計,以顯示影片中特定的年代、民族、地區(qū)和特定的情境。
[關鍵詞]影視服裝;設計;劇情
影視服裝作為整體服裝概念的一個部分。具有特定的含義,它是指電影和電視劇中的人物著裝,在影視作品中人物的服裝設計與日常生活中的服裝設計是不同的。日常生活服裝是為某一群體的身份、興趣、愛好服務的,而影視中的服裝設計是為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劇情的推動而服務的,它依附于劇情的需要而存在,而且影視服裝設計是影視美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鏡頭語言表達所不可缺少的部分。成功的服裝設計可以反映影視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性格,渲染人物的心情。人物的服裝隨著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而產(chǎn)生相應的變化,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人物的喜怒哀樂,從而投入電影語言所表達的情感氛圍中去。雖然影視服裝不同于日常生活裝,但其設計應從生活出發(fā),既要尊重古今中外生活服裝的真實性,又要表達出一種理想狀態(tài)中的審美。所以,要全方位地考慮。一部電影或電視劇中的眾多劇中人物在不同場景中的所需服裝的設計方案,是由美術師、導演、攝影師和演員共同研究的。根據(jù)影片中人物的職業(yè)、身份、年齡、個性和生活習俗,對演戲穿用的衣著服飾進行設計,以顯示影片中特定的年代、民族、地區(qū)和特定的情境。
一、根據(jù)劇本需要,明確故事的歷史背景、具體時代特征
首先要明確的是古代、近代、現(xiàn)代、當代,還是未來時代的影視服裝:其次,明確故事發(fā)生所在地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民俗特點。是內(nèi)地、港臺、還是國外等影視服裝;再次,明確劇本的題材和主題思想以及劇本的藝術風格,是喜劇片、動作片、歌舞片、戰(zhàn)爭片還是科幻片等影視服裝。這需要導演、制片人、攝影、美術以及演員等湊到一起研究某個角色應該被塑造成什么樣的性格,服裝設計師從而弄清自己的設計目標,確定服飾基調(diào)。與藝術總監(jiān),設備師、燈光師及導演進行交流,理清思路,設計草圖。在對劇本進行詳細分析之后,根據(jù)劇本做出一個服裝設計計劃,對每個角色設計出不同的設想,并對每場戲加以批注。搜集、整理、研究創(chuàng)作參考資料,逐漸向劇情人物形象運用轉(zhuǎn)化。對于影片或是影片中的人物,演員或是演員所穿著的服裝,都有一定的風格和類型。設計師應先把人物類型歸納出來。然后根據(jù)服裝款式、色彩、面料這三大要素來表現(xiàn)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外在象征、視覺感受以及表情等各種特性。
謝晉導演的歷史故事片《鴉片戰(zhàn)爭》反映的是19世紀40年代初,我國清朝道光年間,這個封建、專制、落后、愚昧的大國。以道光皇帝為首,欽差大臣林則徐等為阻止白銀外流和鴉片的毒害。到廣州發(fā)動了一場禁止鴉片的運動,與販賣鴉片大發(fā)橫財?shù)摹l(fā)達的資本主義英國相對抗。為能進一步打進中國市場,英國發(fā)動了一場侵略戰(zhàn)爭,結果以清政府失敗而告終,簽訂了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割讓了香港。此片是一部歷史巨片,其規(guī)模宏大、涉及面廣。清政府出場人物,上從道光皇帝開始。中央到地方的文武大臣、軍機大臣、章京、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太監(jiān)、衛(wèi)隊、儀仗。下到清兵、驛使、廣東百姓、商賈、學子、娼妓等數(shù)千人。英政府方面有維多利亞女王、阿爾伯特親王、梅爾本首相、巴麥尊外交大臣、國會議員、遠征軍司令、海軍將軍、上校、下級軍官、海軍陸戰(zhàn)隊、炮兵、船長、水手、美英商人、婦女百姓近千人。劇中有姓名的角色有36人,清朝出場人物21人,英國方面有15人。這樣大的場面,眾多的人物對影片服裝設計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二、遵循影視服裝的設計規(guī)律
1把握劇中人物,塑造人物性格
美國一個研究服裝史的學者說:一個人在穿衣服和裝扮自己時,就像在填一張調(diào)查表,寫上了自己的性別、年齡、民族、宗教信仰、職業(yè)、社會地位、經(jīng)濟條件、婚姻狀況、為人是否忠誠可靠。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心理狀況等。影視服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它專門服務于影視角色,服裝設計師通過為不同角色設計服裝來刻畫劇中人物,從而創(chuàng)造影視藝術形象。因此,影視服裝設計師在創(chuàng)造影視藝術形象時,應該根據(jù)劇本的特定內(nèi)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物特征,結合影片的類型和題材,從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考慮,全方面地塑造人物特征。
2符合劇情主題
通過若干角色的對比反復修正服裝款式。從而突出主題,強化主題。1987版的連續(xù)劇《紅樓夢》堪稱經(jīng)典之作,其服裝可謂是不可復制的純粹。賈寶玉這個角色在外形塑造上是經(jīng)過反復考究的?!邦^上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袍,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色八團倭緞排穗褂,穿著雙青緞粉底小朝靴?!睆膶氂竦姆椛峡梢钥闯鏊琴Z母的“命根子”,賈府的“玉”字輩的核心人物,整體的色彩以紫、金、紅、五彩、石青、青、粉為主,色彩艷麗雍容華貴,象征著地位顯赫。但色彩過于粉嫩。具有溫柔的特質(zhì),表明當時封建已趨向于專制,趨向于崇尚繁麗華美,趨向于諸多粉飾太平和吉祥祝福之風。他的穿著直接表明了他在生活習慣中的軟化。他的性格的軟化,不僅代表他個人,同時代表賈家這個家族中男性的軟化。軟到那脖子上都戴著赤金盤螭的瓔珞圈,不難看出他寄托著扭轉(zhuǎn)家族衰敗之勢、重振賈氏門風的歷史責任??墒撬`背不了封建主義的統(tǒng)治,無法與封建主義統(tǒng)治徹底決裂,因而他的出路在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寶玉的貴族服飾直接反映了當時腐朽封建社會的頑固與不可動搖而使他走向沒落。目前新版《紅樓夢》連續(xù)劇即將開拍,雖然原版已創(chuàng)造了不可復制的經(jīng)典,但我還是希望新版《紅樓夢》能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重新演繹,通過設計師對原著的深刻理解,挖掘出更多的新意,結合經(jīng)典與現(xiàn)代的元素,展現(xiàn)出一道符合現(xiàn)代審美觀的藝術大餐。
3合理運用服裝的款式、色彩和面料三要素
服裝設計里的三大要素在影視的畫面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影視服裝作為整體服裝概念的一個部分必須采用一些強調(diào)的手法。體現(xiàn)一種理念。一部影視作品放映時首先映入觀眾眼簾的是強烈的視覺畫面感,由內(nèi)容的節(jié)奏變化、畫面構圖的遠近、大小、比例等造型語言以及鏡頭時而近景、時而遠景和人物服飾等所構成的特色內(nèi)容,其中服裝是重要的構成要素,觀眾往往通過影視畫面中的人物服飾來判定該人物的角色。服裝款式用來為劇中人物造型,服裝的色彩可以表達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性格特征以及潛在的意識,同時還可以顯示出整部影片的色彩基調(diào)與風格。色彩帶給電影的是深刻的內(nèi)涵和豐富的表現(xiàn)力。而服裝的面料。是結合了款式、色彩后最能直接地反映人物的身份、
職業(yè)、經(jīng)濟水準以及社會地位的。通過合理地運用服裝三大要素可以把劇中人物刻畫得鮮活,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特征。
4服飾對影視場景氛圍的烘托功效
服飾不僅可以輔助演員表達所要演繹的性格特征,而且還是概括影片所在的時代背景最有利的工具,只有這樣才能展現(xiàn)出獨特的服裝文化形態(tài)和內(nèi)涵,才有可能為影片烘托氣氛,給人以視覺沖擊力。
《十面埋伏》的故事背景是明朝,講的是錦衣衛(wèi)和飛刀門的斗爭,影片出場就是黑壓壓的一片衙役,黑色本來就顯得壓抑,卻正好把那時錦衣衛(wèi)的逼人氣勢給刻畫出來,然后第一個場景就是在萬眾黑中一點紅的歌妓出場,讓我們眼前為之一亮。一件織錦的紅色繡花斗篷,中間一排精制的繡扣,顯現(xiàn)出現(xiàn)代藝術與古代藝術的碰撞。她里面的那件V領連衣裙,精制地裁為兩片,不僅顯出歌妓的那種妖艷,又緊緊地扣住了明代服裝的主題。在這里我們可以再次談到王家衛(wèi)的電影,王家衛(wèi)的電影世界主要圍繞現(xiàn)代都市之下的邊緣男女展開,從而凸現(xiàn)出現(xiàn)代物質(zhì)主義之下人的內(nèi)心世界的疏離、隔絕、茫然與流離失所。在他的角色服裝上看似漫不經(jīng)心之下卻蘊藏著導演的用意深遠。三、關注流行信息。結合流行趨勢進行設計
翻閱一本本時裝雜志,我們會發(fā)現(xiàn)影視圈與時裝界已經(jīng)緊密相連。如戛納電影節(jié)、奧斯卡獎等就是對時裝濃縮的很好的反映。隨著明星對時裝的重視,影視活動越來越像流行服裝的T型臺。影視服裝成了眾多服裝品牌的活廣告,也成了觀眾關注的焦點。
目前有些影視作品不重視劇中人物角色的服裝設計,內(nèi)容也顯得空洞乏味,讓觀眾無法看透,但影片《穿Prada的女王》卻是一部充滿時尚魅力的佳作,影片完美結合了最新的時尚元素,引領了時裝的潮流。它中和了黑色的單一,豐富了色彩。飄逸的長裙嫵媚動人,皮毛靴子既保暖又彰顯高貴,而且還有神秘感,更重要的是,黑色有修飾身材的妙用。學院風格小西服配短裙讓小助理倍顯可愛。荷葉邊裝飾凸顯女人味,看似很mall的條紋領帶卻讓你更加性感。劇中能穿在大牌總編輯米蘭達身上的,當然代表的是“潮流”。風衣,是簡單就能穿出味道的最佳單品,經(jīng)典而帥氣。其中作品中幾段鏡頭可謂影片中最讓人興奮的時刻,每次鏡頭變換,她就換了另一身衣服,一套服裝呈現(xiàn)一個自我,光芒四射。這是個年輕女子最靚麗、最巔峰的時刻,走在紐約街頭,如同模特走在閃光燈照耀的T型臺上。這就是時尚的魅力,或者說是時尚的力量。
目前我國的影視服裝的設計水平還處于成長階段,高水平的設計師還很少,這就需要提高設計師的整體水平,能夠深刻地理解影視服裝在影視中所起的功能,設計出高水平的服裝。在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享受的今天,影視愈加貼近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從中借助一些藝術靈感,當作追逐時尚的風向標,從好的影視片中尋找一些設計靈感,結合服裝流行的元素,合理運用服裝三要素,設計出富有特色、最具時尚感的服裝。
[參考文獻]
[1]陳彬,服裝色彩設計[M],北京:東華大學出版社,2007,
[2]張星,服裝流行與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