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于河西走廊千里追敵,全殲馬匪
蘭州、西寧解放后,第二兵團司令員許光達、政治委員王世泰率部沿蘭新公路向西北追擊。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王震率第二軍于9月10日由西寧地區(qū)北進迂回河西走廊。14日至17日,越過海拔5000米的祁連山后,攻占民樂,殲滅國民黨軍騎兵第十五旅等部。19日至20日在張掖地區(qū)又一舉殲敵5個團。21日與第二兵團會師張掖。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第八補給區(qū)司令部、甘肅河西警備總部及第一二○軍、第九一軍殘部,在解放軍政治爭取下,于9月24日在酒泉投誠。隨后解放軍第二軍一部乘汽車進駐酒泉、玉門、安西等地,河西地區(qū)追擊戰(zhàn)勝利結束。起義、投誠及被殲國民黨軍共4萬余人。
9月,退守寧夏的馬鴻逵部4個軍及若干地方武裝部隊約7萬人,在馬鴻逵之子馬敦靜指揮下,以銀川為中心,依據黃河天險,構成三道防線,企圖阻止解放軍進入寧夏。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zhàn)軍發(fā)起寧夏戰(zhàn)役。馬軍在解放軍強大攻勢下四散潰逃,總指揮馬敦靜逃走,第一二八軍軍長盧忠良率殘部投誠。23日,解放軍進駐銀川,寧夏全境解放。此役共殲滅和改編敵軍4萬余人,馬鴻逵部全軍覆滅。
董其武率部于綏遠起義
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董其武所部原屬傅作義部。北平和平解放后,董其武即飛往北平,向傅作義表示愿意和平解決綏遠問題。3月,毛澤東正式提出“綏遠方式”。3月23日起,華北人民政府和傅作義互派代表在北平談判,經董其武同意,于6月8日正式簽訂《綏遠和平協(xié)議》,規(guī)定雙方軍隊劃界駐守,平綏鐵路通車、通商、通郵,在綏遠使用人民幣和互派聯絡人員等。7月下旬,中共聯絡處進駐歸綏。董其武在綏遠開展革新運動,成立革新委員會,為起義做準備,并拒絕國民黨的威脅和阻撓。8月底,中共中央委派傅作義、鄧寶珊前往綏遠,加速起義的實現。9月19日,以董其武為首的綏遠軍政首腦和各族各界代表39人通電起義,綏遠和平解放。
陶峙岳、包爾漢于新疆率部起義
1948年8月,西北軍政副長官陶峙岳兼任新疆警備司令。次年1月,包爾漢擔任新疆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他就任后,采取了—些諸如拒絕調兵進關等爭取和平的措施,以后又廣泛進行聯絡,準備起義。同時,與中國共產黨有聯系的國民黨和談代表屈武回新疆,策劃和平解放。中共中央派鄧力群到新疆進行爭取和平解放的工作。9月25日,陶峙岳率新疆警備司令部所屬部隊近10萬人,通電起義。26日,包爾漢等率新疆省政府及所屬單位,通電起義。9月底,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兵團。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在北平召開,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
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召開。這是一次由中國共產黨發(fā)起并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團體代表參加的,協(xié)商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事宜的會議。出席會議的代表有:中共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解放軍、全國總工會、青年團、全國婦聯、學聯以及少數民族、國外華僑、宗教界等方面代表662人。毛澤東主持會議并致開幕詞,他說:“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睍h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性質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少數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并為新中國的政權機關、軍事制度、經濟政策、文教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制定了總原則。會議還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并作出以下決議: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平,即日起改名為北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確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四、國旗定為五星紅旗。大會選舉出以毛澤東為主席的由180人組成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選舉了由63人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周恩來、陳毅、董必武等56人為政府委員會委員。
9月30日,周恩來在全國政協(xié)第一屆會議上提議將“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立在天安門廣場”,這個意見得到代表們的一致贊同。閉幕式后,全體代表在北京天安門外舉行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