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中
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所作的評價主要包括態(tài)度、方法、過程、效果等方面,它主要起著反饋、激勵、調控和導向的作用。評價的目的是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通過評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建立自信,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的個性、潛能、創(chuàng)造性得以發(fā)揮。創(chuàng)新對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評價,是提高新課程實施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問題掃描:對學生課堂學習評價的誤區(qū)
1.重表層,形式單一
教師面對學生學習表現(xiàn)出色時,常用“太好了”“真不錯”評價學生,或者對同學們說:“表揚表揚他”,于是同學們拍著手,齊聲說:“你好棒!”再就是用分組記分的評價形式,教師在黑板的一角分組列表,按每組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記分,這些評價形式流于學生感覺的表層,形式呆板單一,學生聽慣了這些常見的表揚,自我感覺“真棒”起來了,忽視了創(chuàng)造性學習。
2.重口頭評價,忽視體態(tài)語言的肯定
有的教師只注意口頭評價,而且往往把“好學生”掛嘴邊,“好學生”什么都好,不太聽話的學生一般不給發(fā)言機會,甚至對他們的學習情況時常帶著“醉翁之意”的評價,有的教師雖注意面部表情和體態(tài)語言的評價,但由于用得夸張,用得低俗,非但達不到評價效果,反而讓學生反感。
3.重激勵,忽視客觀性
有的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問題,不管對錯,一律用個“好”字來評價,有的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極簡單又無價值的問題,當學生回答后,教師“小題大做”,大肆表揚,明顯降低了教師評價的威信和教師的教學層次。
4.只有教師評價,忽視師生互評
有的教師壟斷課堂評價,習慣于用“錯了”、“請坐”、“誰再來”的評價形式,有時對學生備加指責,甚至挖苦諷刺,讓學生感到羞愧尷尬。這樣的課堂,久而久之,學生認為評價是老師的事,是老師的特權,只有老師的評價才是正確的,自然不會參與評價,這就大大降低了評價的功能,悖離了課堂中師生平等的教學原則。
二、策略探究:實施積極有效的課堂學習評價
1.心靈碰撞——體現(xiàn)真誠性
課堂學習評價是教師與學生心靈的對話,也是師生心靈的碰撞,只有深入到這種程度,評價才能促成學生學習情緒飽滿和主動積極的統(tǒng)一,才能達到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的目標。師生的心靈碰撞,必須建立在教師評價態(tài)度真誠的基礎上,評價的內容和形式必須是真誠、善意的關愛和科學的誘導,否則就不能取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效果。
2.用語藝術——體現(xiàn)激勵性
教師的激勵性語言往往能給學生的學習注入強勁的動力,“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的就是教師的真誠而有激勵性的評價才是“良言”,才能使學生感到關愛和溫暖,反之則會泯滅學生的學習激情,扼殺學生學習的天資。教師課堂上給學生的評語,常常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一世,銘刻在學生的心扉,所以講究語言藝術,體現(xiàn)關愛激勵是最重要的,它是教師對學生課堂學習評價藝術的直接體現(xiàn)。
3.評價導向——體現(xiàn)針對性
課堂學習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知識的誤點、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的指導和點撥,它必須具有鮮明的針對性,“有的放矢”的評價才能使學生豁然開朗,迷途知返。對知識學習的評價一定要抓住關鍵,一針見血地點破“迷障”,直截了當?shù)刂该髟?對學習方法的評價要眼明手快,捅破思維隔斷的那張“紙”,促成學生的“頓悟”;對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要察顏觀色,見機行事,因人而異,語言上當輕則輕,當直則直,要做到莊諧并重、妙趣橫生。
4.無錯無過——體現(xiàn)包容性
課堂學習評價的對象是學生,評價的主體是教師,無錯無過的包容性原則主要是指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情感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方法無所謂對錯,只有優(yōu)劣之分;學生的學習情感態(tài)度無所謂對錯,只有正和偏之分,所以教師在評價時,必須把握學生無過錯原則,學生的可塑性大,發(fā)展?jié)摿Υ?教師對他們的評價要有彈性,包容學生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體現(xiàn),要用人格感化學生,掌握評價的包容藝術。
5.巧妙靈活——體現(xiàn)多樣性
課堂教學評價語言和方法應該豐富多彩、巧妙靈活,只有這樣才能升華到教學藝術的境界,學生學習的過程是身心因素全面調動的復雜過程,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的評價絕不可簡單平板,要注意臨場應變、適時轉化,教師要善于運用體態(tài)語言評價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好、學習效率高的學生,切忌表揚常掛嘴邊,而要用無聲語言給予肯定。評價語言和方法的多樣性是評價藝術的閃光點。
其實,課堂評價是豐富多彩的,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科學的評價,需要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力與精彩的課堂語言,作為教師,一定要把握時機,綜合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功能,實施積極有效的學生課堂學習評價,提升評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達到水到渠成的評價效果。
(責任編輯:吳 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