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瑩
在語文教學方面,語感是一種語言的修養(yǎng),是長期規(guī)范的語言感受和語言運用中養(yǎng)成的一種有濃厚經(jīng)驗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在小學教育階段,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小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在比較、揣摩中,在朗讀中訓練語感,讀寫結合,強化語感,語文教學才能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才能真正地培養(yǎng)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感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語文知識、生活經(jīng)驗、思維成果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必須從低年級階段起,就要有意識地耐心培養(yǎng),并逐步提高要求,以達到目的。
筆者在實踐中,感到情境教學法對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非常有幫助,對于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必須用各類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在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學語文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愛語文的思想感情,并逐步達到積累語言,最終學會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1 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想象
其實教材的每篇課文都是一個情境,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運用都是在一個個情境中進行的,就看教師如何去利用這個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快樂地學習。離開情境的語文教學是枯燥乏味的。
特別是在導入課文時,創(chuàng)設情境尤為重要。例如在教學《秋游》一文時,筆者是這么導入的:“今天的天氣真不錯啊,小朋友能不能用學過的成語來說說?”學生就用練習2里學到的成語“秋色宜人”回答問題。于是筆者馬上順勢導入:“這么好的天氣,要是能去郊外游玩一番那該多好啊。小朋友們想去嗎?”“想?!薄靶∨笥褌兌枷肴ネ?好的,今天老師就帶我們全班小朋友到郊外去玩?!庇纱艘胝n題。這樣的設計,就喚醒學生的想象,饒有興趣地進入新課的學習。
在精讀部分,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抓住關鍵詞來理解課文內容,而不是在段落中抓關鍵句來理解,這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偏難。語感強的人,很容易把語言文字轉換為生動的畫面,從而進入其所描述的意境。完成從語言文字到畫面的轉換,表象是基礎。沒有豐富的表象積累,要完成轉換是困難的。因此,在字詞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學習字詞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建立起字詞同事物的聯(lián)系,不斷積累字詞所表達的事物的表象。
1)可以用直觀的形式把字詞同相應的事物建立聯(lián)系。直觀的形式包括實物、圖畫、幻燈、動作、表情等。對學生少見的事物更應該用圖像加上語言等多種直觀方法,讓學生認識這類事物,建立起這類事物的表象。比如在教學《2008,北京!》一文時,讓學生找出人多的詞,學生很容易找到人山人海這個成語,可是怎么理解這個詞呢?對于比較抽象的詞來說,借助錄像,讓學生通過畫面來感受人的多,這比教師講解的效果好得多。
2)引導學生把字詞同有關知識、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對一個字、詞的意思的理解程度,也是同已有知識、生活經(jīng)驗密切相關的。因此,在字詞教學中,對一些信息量大的詞和較難理解的詞都應聯(lián)系有關知識、生活經(jīng)驗理解詞義。如在教學《2008,北京!》一文時,讓學生理解“沸騰”一詞在文中的意思,就必須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沸騰的本意:水開時的樣子,熱氣升騰,上下翻滾。只有聯(lián)系實際對詞語本意有了認識,才能深入理解文中的意思:指場面的熱鬧。
3)用想象的方法理解。引導學生用想象的方法把有關詞句的情景具體化,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詞句。如《鄉(xiāng)下孩子》第一段教學中,對“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這段內容,筆者先指明學生讀,然后完成“鄉(xiāng)下孩子是(),是()”這個填空。在他們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礎上,接著筆者就讓學生閉眼想象在媽媽懷里的感覺,在爸爸背上的心情。通過想象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和媽媽、爸爸在一起是快樂的,是幸福的,然后再來讀好這個自然段,就相當容易。同時也發(fā)揮學生想象力,達到培養(yǎng)語感的目的。
4)用比較的方法理解。這個方法對理解字詞也相當好,筆者暫時還沒用過這種方法讓學生理解,以后可以嘗試??梢酝ㄟ^同義詞的比較、不同語境的比較來培養(yǎng)學生語感,這是一個學生仔細揣摩的過程,一個迸發(fā)思想火花的過程。用這種方法能很好體會文中詞語不同的表現(xiàn)力,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
2 讀寫結合,強化語感
前面提到的都是讀中培養(yǎng)語感。而讀是寫的前提,寫是讀的具體體現(xiàn)和結晶。通過熟讀背誦形成的語言積累,還要經(jīng)過遷移性的練習才能逐步實現(xiàn)內化。熟讀遷移引導學生感悟,主要通過范文語言的遷移運用,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逐步達到準確、得體、生動地運用語言。
總之,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的點滴積累,需要不斷在實踐上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語感訓練,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陵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