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宇
【摘 要】 本文從對人的社會化的界定出發(fā),分析了當代大學生提高自身社會化水平的必要性,并從高校體育教學、高校校園體育文化、高校體育運動競賽和高校體育社會化等幾個方面系統(tǒng)深入地論述了高校體育對大學生社會化進程的影響,指出高校體育在促進大學生社會化的過程中,有著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
【關鍵詞】 高校體育;大學生;社會化;必要性
人雖然在生理上是個體獨成系統(tǒng)而生存的,但人離不開社會,個人的衣食住行都依賴于社會和他人,人必須在社會中生活,這就決定了其必須處理與他人及社會的關系,必須了解社會長期積累的知識、技能和規(guī)范,也就決定了人必須要社會化。高校是大學生社會化的重要場所。高校體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大學生掌握生活技能、學習社會文化、培養(yǎng)社會角色、促進個性形成和人格健全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人的社會化
人的社會化是一個復雜持續(xù)的系統(tǒng)過程,是指個體通過學習,掌握社會生活知識技能和規(guī)范,接受社會教化,適應社會環(huán)境,取得社會成員資格,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社會本質,發(fā)展自己的社會性,由一個“自然人”逐步成長為一個“社會人”的過程。是個體進入社會,成為社會成員的必要前提和必經途徑。
二、高校體育對大學生社會化進程的影響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現(xiàn)代教育的目標就是把自然人培養(yǎng)為社會人。實現(xiàn)人的社會化的基本途徑是教育。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層次,擔負著為社會建設培養(yǎng)高級人才的重任。高校體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技術促進大學生身體健康,培養(yǎng)道德和意志品質,有效模擬社會角色的教育過程。在大學生社會化的過程中起著最基礎、最關鍵的作用,是其它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綜合起來,高校體育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校體育教學是促進大學生社會化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體育除了具有健身功能、娛樂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和經濟功能等多種功能外,還有一種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促進參與個體社會化的功能。高校體育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對大學生個體社會化的進程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是促進大學生社會化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和手段。主要表現(xiàn)在,首先,高校體育教學中許多基本教學內容和手段如走、跑、跳、投、攀、登、爬、游等等都來自基本生活技能,是人類生活、勞動和軍事技術的綜合體現(xiàn),它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和掌握,可以提高大學生體育鍛煉和運動娛樂等方面的實踐能力,強化基本運動技能以便掌握更多、更復雜的生活技能和生產勞動技能。其次,在實施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講課中結合有關環(huán)保、人文、倫理、科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問題,將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與體育知識、技能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水乳交融起來,可以使大學生懂得什么是健康,怎樣是快樂,什么是健康快樂的生活,怎樣在不影響他人和社會的情況下更好的生活,以及怎樣與社會中的其他人一起進行健康快樂的生活。所以,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大學生既可以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知識技能和基本生活技能,又可以學習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從而有效地促進其社會化進程。
2、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大學生社會化的最佳環(huán)境
校園是學生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場所,他們通過在學校對各種文化的學習,從而達到所有社會化的必要條件,最終實現(xiàn)社會化。首先,校園體育文化中的制度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有其特殊的內容,一方面體育有反映自身特點的競技規(guī)則;另一方面體育活動形成的集團有其自身特點的道德規(guī)范,這種外部環(huán)境對人的內部心理狀態(tài)產生著各種影響,當外部環(huán)境和人的內部心理環(huán)境達到協(xié)調統(tǒng)一,社會規(guī)范即成為人的自覺要求,這種過程不斷的重復,就是對人的經驗的不斷補充和修正,于是理所當然的產生了人的社會行為和信念的規(guī)范化,這就促使大學生在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中實現(xiàn)了社會化過程。其次,在校園中形成的各種體育社團和體育單項活動團體的成員之間會形成較為明晰的群體亞文化意識,他們不僅能從中學到必要的知識、技術和技能,而且還能得到團體生活的體驗和鍛煉,取得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這個過程就個人而言,是掌握團體的行為方式的過程;就社會而言,是個人成長為社會成員的過程。體育的這種促使個體社會化的功能,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比擬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大學生社會化進程的演練場,是大學生社會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高校體育運動競賽為大學生社會化提供了有效的空間
競爭是體育運動本身固有的屬性,是體育運動的生命所在。人們通過體育的競爭和協(xié)作,使體育競爭的含義和作用得到了凈化和升華,并增添了新的內容和意義。使其除了原始的促進發(fā)展、完善之意外,還有促進合作,互相促進共同發(fā)展和完善之意。人類的競爭意識具有高度的社會性,其倫理、道德都有利于社會和個體的發(fā)展、完善。人的本能欲望的競爭過渡為社會性的競爭,需要摒棄獸性而提升其社會性和人性,體育為這一過渡和提升起了積極的橋梁作用,為形成和強化競爭意識創(chuàng)造了最佳環(huán)境和有效空間,為大學生日后步入社會把競爭機制引向各個領域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現(xiàn)代化文明進程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
三、高校體育與大學生社會化的互動直接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體育社會化主要是就體育與社會的相互作用的關系而言的,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體育對社會的作用、影響和體育的社會地位等;二是社會對體育發(fā)展的作用及影響。高校體育社會化是高等教育目的和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在高校體育社會化的過程中,高校體育在空間上可以納入社區(qū)體育,在時間上可以納入終身體育,從而更好的為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服務。大學生在參加高校各種體育俱樂部及體育培訓活動的過程中,能培養(yǎng)其組織協(xié)調能力、提高競爭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通過各種活動的延伸,高校體育可以直接與社會體育接軌,大學生在參與諸如城市體育競賽、城市運動會、行業(yè)和部門體育運動競賽等等社會體育活動時,既使自身不斷的得到了鍛煉,又有效模擬了社會角色,提高了自己的社會行為能力,從而直接促進了其社會化進程。
【參考文獻】
[1] 鄭潔,稅偉.論大學生社會化的發(fā)展階段及主要內容[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2] 周文軍,楊芳良.高校體育社會化的思考[J].長沙大學學報,2004.
[3] 田榮和.試論體育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的作用[J].遼寧教育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