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革 楊 靜 王 軼
[摘 要]:隨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開展,筆者基于破窗理論從如何構建高校英語和諧課堂入手,從而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習。此外,它還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整體精神面貌,使其更快地融入到大學生活當中,同時還會對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破窗理論 高校英語 和諧課堂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放到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相并列的突出位置,這是一個具有時代性、戰(zhàn)略性的重大決策。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高校作為我國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更需要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因此,如何構建高校英語和諧課堂讓學生學業(yè)和德育均“有所得”也就成了眾多高校教師的研究熱點。
眾所周知,深化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時代的要求。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 ,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是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人與人之間的良好合作是時代對人素質的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合作技巧不僅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更是和諧課堂的重要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學關系和愉悅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下,自主地合作學習、共同進步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一、“破窗理論”的綜述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斗博士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汽車破窗”實驗,認為:對于完美的東西,大家都本能地維護它,不去破壞,自覺地阻止破壞現(xiàn)象;相反,有缺陷或者已被破壞的東西,讓它更壞一些也無妨,對于破壞行為也往往視而不見,任其自生自滅。
犯罪學家凱琳和政治家威爾遜以詹巴斗博士的實驗為基礎,于1982年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筑物的一塊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甚至會把所有的窗戶打爛。久而久之,這棟由無玻璃、破窗戶組成的建筑就會變得破爛不堪,給人一種無序的感覺,其最終結果是在這種麻木不仁的氛圍中,一些不良風氣、越軌行為甚至犯罪就會滋生、蔓延、繁衍。
“破窗理論”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一種不良現(xiàn)象的存在,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這個信息必然會導致這種不良現(xiàn)象的無限擴展,從而必須建立有效的防范管理機制。即:一件完美的東西,要去維護它,就必須慎微慎初,防患于未然。因此在“破窗理論”提出后,不僅廣泛地應用在社會管理和企業(yè)管理中,而且在學校管理中同樣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和借鑒意義。
二、“和諧課堂”的概述
所謂和諧是指事物和現(xiàn)象的各個方面完美的配合和協(xié)調的統(tǒng)一。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沒有文化,沒有追求的目標,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我國將和諧社會作為現(xiàn)代化建設的目標之一,意味著對社會差異的承認,因為沒有現(xiàn)實的社會差異,在近乎同質的基礎上談和諧,即使不能說沒有意義,至少也是意義有限的。從邏輯上說,和諧社會就是社會在差異基礎上所達成的和諧狀態(tài)。因此,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在承認個體或群體間的差異、承認不同個體或群體的基本權利和權益的基礎上,對已經存在的差異格局做出合理、合情的解說。
構建“和諧課堂”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談及“和諧課堂”的內涵,教師應從哲學的角度出發(fā),重新闡述在課堂建設中的“和諧”?!昂汀蹦恕昂投煌??!爸C”乃“協(xié)調而個性突出”。因此,在和諧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應遵從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倡“人文關懷”和“賞識教育”,因材施教。不應為了“和諧”而“和諧”,更不要抹殺學生的天性和個性。在教學實踐中,要構建“和諧課堂”,教師就要堅持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合理配置,綜合認識各方面的關系,追求關系、氛圍、發(fā)展和精神四個方面的和諧。
三、構建高校英語和諧課堂的步驟與策略
首先,教師要深刻理解“破窗理論”的內涵及其相關理論,并在應用過程中,將其本土化、具體化。同時應根據(jù)“和諧社會”的深層含義來定義“和諧課堂”,將二者緊密結合?!昂椭C課堂”應是師生關系融洽,有效溝通加強。課堂氣氛活躍而生動,學生整體氛圍積極向上,具有良好的團隊理念和合作精神,大家和睦相處,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與方向。在英語學習得以提高的同時,在德育方面也能有所收獲。
其次,高校英語教師要培養(yǎng)融洽的師生關系。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獲得成功的有效保證,同時也能起到穩(wěn)定學生英語學習情緒和鞏固學生英語學習成果的作用,從而督促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這就意味著要想成功地構建高校英語和諧課堂,高校英語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教師的教學能力不但要表現(xiàn)在具有淵博的學識上,而且還要體現(xiàn)在具有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成長環(huán)境上。通過建立和諧而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真正的喜歡高校英語課堂,享受英語學習,從而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及成績。
再次,高校英語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性地對學生實施“人文關懷”和“賞識教育”。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都具有很強的自尊心。因此,既然學生還在努力維護他的第一塊“窗戶”,教師就絕不要主動地去打破它。教師要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相結合,給予學生相對寬松的空間,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主動的修正自己的錯誤和所存在的問題。同時,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長處”和“優(yōu)勢”,讓學生在教師“賞識”的眼光下健康成長。當然,教師在實行的過程中,有一點必須要注意:珍惜學生的“第一塊窗戶”并不意味著對學生的錯誤遷就姑息,應學會處理課堂上發(fā)生的意外事件等等。
最后,高校英語教師應根據(jù)“破窗理論”的實施細則設計應有的課堂活動,通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手段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輔助其他調研方法和實證研究步驟。積極拓展破窗理論的外延和內涵,以求得理論、實踐雙發(fā)展。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以下幾種研究方法:訪談法、文獻閱讀、調查問卷、觀察法、英語測試和統(tǒng)計分析法等。其中,為了使高校英語和諧課堂的構建能得以順利進行,教師還可以使用合作教學法、多元智能理論、任務教學法、心理測驗等多種教學法作為輔助。
當然,在“破窗理論”的指導下構建高校英語和諧課堂,除了注重培養(yǎng)學生嚴謹、向善、進取等健康人格之外,作為高校英語教師,還應多學習并運用心理學知識施教,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參考文獻:
[1]侯識河.不可忽視的“破窗理論”[J].湖南教育, 2006, (4).
[2]蔣震遠.“破窗理論”的運用[J].山東教育, 2003, (3).
[3]王金梅.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J].高等農業(yè)教育,1998, (10).
[4]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