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培培
[摘 要]:基于英語在世界范圍內作為二語或外語被廣泛學習使用,非母語英語教師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和母語為英語的教師相比,母語不是英語的教師有其自身的特點。本文主要對比兩類教師的特點,重點指出非母語英語教師獨特的優(yōu)勢,提高他們的自我認識與角色定位。
[關鍵詞]:非母語英語教師 母語英語教師 角色定位
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英語作為二語或者外語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和非本族語者相比,英語本族語者有且將有著無法超越的優(yōu)勢。非本族語者要和英語本族語者競爭是非常困難的,這一語言的劣勢同樣適用于外語教師。這是不是就是說,非本族語教師(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簡稱N-NEST)在教學方面不如本族語教師(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簡稱NEST),N-NEST和NEST的教學習慣教學模式有何差異?導致這些差異的原因有哪些?
一、NEST和N-NEST
到底什么是NEST?傳統(tǒng)觀念認為,NEST指母語或一語是英語的教師。這一觀點將NEST的標準局限為一個人的出生地。但是這一觀點是有問題的,比如一個人出生在美國,在兩歲的時候移民到西班牙,那么他到底是否NEST呢?出生地能代表語言能力嗎?如果一個人出生在雙語家庭,比如父親是芬蘭人,母親是英國人,那么情況就更復雜了。對NEST定義模糊的另一因素是地理屬性的模糊性。到底來自哪些國家的教師才是NEST?來自美國,英國等國家的教師是NEST,那么來自印度,新加坡等廣泛使用英語的國家的教師呢?
關于一個教師是否NEST不光與語言和社會因素有關,還受到教育者的極大關注。甚至有些教育者宣稱,根本沒有NEST和N-NEST的區(qū)分,因為一個教師不僅和語言和社會因素有關,還和教育技能有極大關系。雖然NEST和N-NEST的界限如此模糊,人們普遍上還是將英語教育行業(yè)的教師分為NEST和N-NEST兩個范疇,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處于模糊邊界線的畢竟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教師還是可以歸入NEST或N-NEST范疇內的。
二、N-NEST在教育行業(yè)的地位
教育行業(yè)普遍有一種看法,認為N-NEST的教學效果不如NEST,很多學校大量聘請外籍英語教師,而忽視中國教師的優(yōu)勢。許多家長甚至認為只有從外籍教師那里才能學到地道的英語,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語水平。甚至武斷地將外籍教師的人數(shù)比例作為一個學校英語師資力量的重要標準。中國英語老師的教學能力經常不受到重視。在很多國家,沒有教師資格和教學經驗的NEST比經驗豐富有教師資格的N-NEST更受青睞。
Phillipson 用“母語者謬論”解釋N-NEST所受的不公待遇。其中一個原因在于國人都贊同“母語者謬論”這樣一個觀點。1961年,在Uganda 的Makarere開展了一場TESOL學術研討會。會上人們提出了一個觀念:理想的英語教師最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毫無疑問,任何一種語言的母語者最能感受到此語言的微妙處,且能流利、自在的使用此語言。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有資格去教他們的母語。大部分人對自己母語的知識都是來自直覺,很難有系統(tǒng)、合邏輯的解釋其母語的語音與語法。
三、N-NEST面臨的挑戰(zhàn)
1.專業(yè)信度受到質疑。英語教師的專業(yè)信度遭到質疑是N-NESTs在學校教學中碰到的最大挑戰(zhàn)。
2.語言知識本身的深奧。根據(jù)Phillipson針對198位的“教英語為外語的教師”進行調查,請他們將自認最困難的英語能力加以排序。結果顯示詞匯能力、說的流利度與發(fā)音是多數(shù)N-NESTs認為最困難的領域。就生活周遭的事物而言,我們可以用中文說出身邊任何一樣東西的名稱,但就是無法立即說出其英文名稱。
另一個N-NEST覺得困難的是無法把英語說得像NEST一樣自然流利??谡Z的流利度涵蓋說話的速度、表達的容易度和語意的連慣性。N-NESTs在英語表達上常因找不到正確的用字或擔心用錯時態(tài)或句型而顯得笨拙、不合邏輯。
3.文化差異和心理劣勢。不同語言文化間的沖突,也是N-NEST常遭遇到的困擾。N-NEST從小就說自己母語與接受自己文化的熏陶,但專業(yè)上卻呈現(xiàn)另一種語言和另一種文化。此外,當N-NEST與NEST同處一個社交場合或開會地點時,N-NEST常常變得很不自然,很難用流利的英語對答或表達自己的意見。在NEST面前,N-NEST經常表現(xiàn)出不自信和不安全感。
四、N-NEST的優(yōu)勢
1.具備顯性語言知識。調查表明,和NEST相比,N-NEST對外語語法語音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很多N-NEST在語言方面經過專業(yè)的培訓和資格,對顯性語法語音知識理解的比較全面,這有助于在外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敏感度。相比較NEST對這些顯性知識的敏感度不夠。
2.學習技能。N-NEST本身就是外語學習的優(yōu)秀模范。N-NEST本身經歷了外語學習的艱難歷程,在此過程中也掌握了不少學習技能,這也為學生學習樹立了好的典型。
3.情感。從學習外語的角度來看,N-NEST必定比NEST對自我學習有深入的認知,因而能提供更具同理心的教學。因為N-NEST能了解學生真正的需求。至于在單一語言環(huán)境長大的NEST而言,對其外語學生的背景和需求很模糊,無法像和學生擁有相同文化背景、語言知識、生活經驗的N-NEST更能深入學生感受與思想世界。
4.運用母語促進外語學習。和N-NEST相比,NEST的極大優(yōu)勢就是能靈活運用兩種語言,解決外語學習中難以克服的困難。早期的外語教學,學生的母語是用來教授與學習目標語言的。但近年來學者一再強調目標語言應是教學的唯一工具,且認為愈常使用目標語言,愈能掌握此語言。然而,只能使用目標語言的觀念卻造成N-NEST的教學焦慮。N-NESTs會因為他們無法達到全外語教學的境界,因而覺得罪惡感或變得很反彈。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完全使用目標語言的論點也不利于NEST,因為NEST會失去學習其學生母語的動機,因而失去了解學生文化背景與人格特質的機會,更無法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或特殊學習型態(tài),因而無法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教學也不易成功。
五、N-NEST的自我評價與角色調整
N-NEST雖然在語言的流利度不如NEST或缺少NEST的對目標語言的直覺判斷能力,但藉助勤奮的學習、嚴謹?shù)膶I(yè)訓練、和暢通的溝通管道,仍然可以彌補其先天之不足。但是N-NEST有太多NEST無法替代的優(yōu)點:提供好的語言學習模范、有效的傳授學習策略、提供學習詳盡的目標語言知識、能夠預期且避免語言學習上的困難與錯誤、以同理心去處理學生的困難與錯誤、能充分的利用學習者的母語。可知,N-NEST有足以自傲的教學潛能與優(yōu)勢,應盡量發(fā)揮自己長處。只要隨時進修研習,彌補自己不足之處,如此才能很自信的告訴別人:我對我的教學能勝任,并在教學中感覺到快樂。
參考文獻:
[1]Braine, G. (Ed.) .Non-native educator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ahwah, NJ: Erlbaum,1999.
[2]D. Crystal.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3]Howatt, A. P. R.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4]V. Cook: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iti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