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為
一
東方列車行駛在夜幕籠罩下的摩拉維亞。穿過蘇臺德山地,在初春的凌晨,我們進入了還是白雪皚皚的平原。看到某個站牌的地名里有個L上加個小撇的字母,我才確信。此間已經是波蘭了。推開簡陋的臥鋪間門,發(fā)現(xiàn)站臺上站著兩個高挑的金發(fā)波蘭姑娘。也許是這鄉(xiāng)間小城的人不大見亞洲人的面孔,她們也那么好奇地看著我。許久我才想起打個招呼,“mornlng!”然后又用德語說,“Horgenl”她們開心地笑著,然后向這個奇怪的亞洲人招招手。火車很快開走了,遠處還聽見她們用波蘭語交談。這是歐洲最難的語言之一,聽起來和法語的味道完全不同,更像德語,能分辨出來一個詞一個詞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而不像法語一連續(xù),一個句子就順出來了。簡陋的站臺,簡陋的火車?;臎龅脑?,漂亮的姑娘。剛硬的語言。這是我對波蘭的第一個印象??峙潞芏嗳艘彩沁@樣的。
很久以前就聽過波蘭的歷史。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地理上是歐洲的四戰(zhàn)之地,強敵環(huán)顧。亡國的次數一只手的指頭都數不完,但是每次都奇跡般地重新站立起來。有些像我們的祖國。
曾經有莫斯科來的教師問一個波蘭少女,“誰是你的君王?”“是全俄羅斯的沙皇。”少女含淚作出屈辱的回答。后來,居里夫人孑然去了法國。那里是她們的盟友,因為要面對共同的敵人德意志,歷史上波蘭和法國的關系極其密切。肖邦,居里夫人,每次波蘭亡國或者內政黑暗的時候,波蘭人首選的流亡國家就是法國——雖然這個盟友經??坎蛔 2ㄌm國父冬布羅夫斯基本是拿破侖麾下波蘭軍團的長官,后來從意大利北上復國成功,他軍隊的戰(zhàn)歌就是今天波蘭的國歌《前進吧,冬布羅夫斯基》,國歌這樣唱,“前進,前進,冬布羅夫斯基……拿破侖已經教給我們怎么去爭取勝利”,這國歌還有一個更著名的名字《波蘭絕不滅亡》,我想,如果不是經歷過數次亡國之苦的民族,是不會給國歌起這么喪氣的名字吧?僅僅是不滅亡。這么一點小小的要求,卻要經歷多少代人的艱苦奮斗才能喊出。
二
波蘭于是就有了歐洲門口擦腳布的外號,不管是德國的約翰瑞典的卡爾還是俄國的伊萬,哪個大國要出門打人都要先踩她兩腳。因為后來長久的弱小,她歷史上的強大和驕傲,反而更成了笑話。當她崛起的時候,是的,即使是她。也崛起過。她今天是歐洲地理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不可能沒有過崛起的經歷,她也曾降伏過條頓騎士團。她也曾去莫斯科燒過房子。她也曾不廢一兵一卒嚇退瑞典,近代史上莫斯科只被攻陷過三次,瑞典那次太慌張,拿破侖那次更是俄國人在寒冬的圈套。只有波蘭這次。卻連傀儡政府都扶植好了。可是,這些都太遙遠了。是不是罪的都成了罪。幾乎只留下一部歌劇《伊凡蘇薩寧》,但那是俄國的驕傲,歌頌的是把波蘭侵略軍引入包圍圈的俄國王二小?!安ㄌm侵略軍”,記住這個歷史上曇花一現(xiàn)過的名字吧。
很多人也說波蘭就是歐洲的韓國,本來很弱小。卻非要裝出強大的樣子,弱的時候人見人欺,強大的時候還要去打別人。我和朋友談笑的時候還編了個對子嘲笑他們“東有欺華凌日小棒棒:西有掃俄平德大波波”
當初和各國的留學生在一起,大家都來說自己國家的敵人,中國人多不喜歡日本,土耳其人多不喜歡希臘,阿拉伯人多不喜歡以色列,老師說這樣不好,和睦相處才是正道,波蘭同學答道,這有什么?我們波蘭人討厭所有的鄰居。我以前看過一些報道,說是最排外的國家里,波蘭是名列前茅的,甚至在今天也很反華。我的朋友前幾年去華沙,就在過馬路的地下通道里被排外的年輕人圍攻,他們不得不連夜離開了那里。
三
帶著同情。敬佩,提防,還有些嘲笑和鄙視。我來到這個國家的故都——克拉科夫。這里之于波蘭,就像西安之于中國。是波蘭歷史上的首都,在近代首都華沙多次被毀滅之后,這里一直幸免于戰(zhàn)爭的煙火,保留了最經典的波蘭的風貌。卻沒有幸免于外族的統(tǒng)治。為了降低華沙對波蘭人民精神的凝聚力。希特勒把納粹德國波蘭總督府設立在了克拉科夫。
終于到克拉科夫了,下車,穿過和現(xiàn)代室內大商業(yè)街連在一起的火車站,就站在古城墻外面。
內城不大,很快就走到了中心廣場邊上的青旅,接待的波蘭姑娘出乎意料的熱情,其中一個長著典型的東歐女子的面孔。圓圓的很可愛,她高興地給我們安排房間床位,在地圖上指給我們怎么去克拉科夫著名的維利奇夫鹽礦,教給我們此地的波蘭語讀法,叫我們在街上問路時方便。后來知道她是克拉科夫大學的學生,假期來這里打工。體整一下我們就乘Bus來到了鹽礦,這里是波蘭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有上千年的鹽礦生產史,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歐洲內陸,此地出產的食鹽,給波蘭帶來了巨大的財富,而鹽礦本身也早已經形成了一座地下幾百米深的巨大城市,開采區(qū)。生活區(qū),牲畜區(qū),還有一座宏大的地下教堂。熱愛生活的波蘭鹽礦工人,在就地用鹽礦石制成了許多雕塑,其中一個不大起眼的,就是畢蘇斯基。
他是波蘭的復國功臣之一,也是波蘭近代史上最富爭議的人物。當時一戰(zhàn)剛剛結束,波蘭得以復國,沒有人看好這個消失二百年后重現(xiàn)的新國家。英國首相說,給予波蘭獨立,就像給猴子一塊懷表——它很快就會弄丟。此時,畢蘇斯基站了出來。建立了自己的政府,雖然沒有多少法理,他本人也是大獨裁者。卻在短短幾年里打造了一個看似強大的波蘭。剛一復國。他們就要面對強大蘇俄的威脅。于是華沙城下,一場絕地反擊,逼蘇聯(lián)簽約把西境劃在了波蘭之外。畢蘇斯基還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之一——只是因為當時列強的陸軍已經摩托化了。他死后。希特勒說“波蘭最可怕的人終于死了,這個國家再無可懼了”。我們僅記得,多年后是揮舞著馬刀。義無反顧地沖向蘇俄和德國坦克的波蘭騎兵軍官,給騎兵時代畫上了一個遲來的句號,與之隨葬的,是波蘭第二共和國。
我們來到了奧斯威辛的時候,我想起了這句話,“奧斯威辛之后,寫詩是可恥的”。站在當地,面對一百數十萬死難者的靈魂。一切語言都顯得蒼白。在預先的計劃里。我一直不想到這里來,我一直覺得旅行快樂才好。來這里只會悲傷??赏橐恢眻猿?,我們才站在了寫著“Arbeit math tFrei”的集中營門口。門口是一句德語,“勞動創(chuàng)造自由”,自由,本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需要勞動才能獲得。這本身就很可悲了,可即使是這句話。在奧斯威辛也是謊言,這里沒有自由。只有苦役和死亡。猶太人,不管他們是不是被上帝揀選的民族。不提他們的智慧,也不提他們的富有,他們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和中國人。波蘭人。俄國人,德國人一樣,本都是平等的,本都應有天賦的自由,但是在這里,一切都失去了。通過漫長的鐵路,流落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和其他被迫害的人在這里匯集,一望無際的電網,牢房,絞刑架,焚尸爐,一切都不堪再說。只是大家還應該記得,這里不僅僅記錄猶太人的苦難,也應記得這里也刻下了波蘭的傷痕,死難的大多數猶太人。也是波蘭人。
其實在歐洲的每一個民族對猶太人都有很深的成見,在希特勒的大屠殺之前,很多國家也都迫害過猶太人,波蘭也是其中之一,奧斯威辛是德國的罪孽,但也不能因此掩蓋波蘭曾經的陰暗,不管什么種族,迫害自己國民的國家,總會有報應吧。納粹德國如此,波蘭其實也有此嫌。多虧了同伴的堅持,如果不來這里,我想我會鍺過波蘭。
再次回到克拉科夫城里,行走在東歐的大街小巷,我總覺得這里似乎有一個真正的歐洲,一個在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柏林快要失去的歐洲。洗盡西歐的鉛華,這里有舊歐洲的冷峻和清高,像一個蒙塵的貴族,簡陋的外表。不能掩飾其內心的高貴和驕傲。一路上同伴說了好幾次,感覺這里的人不如法國人禮貌。他們在進出商場玻璃門的時候不會向后看看,并為后面的人擋一下門。在路上相互擋了路時也不會說對不起,我也有這感覺,當然,這已經是比較高的要求了。后來我想,當一個國家的國民在《1984》里那樣的老大哥密切關懷下,在隨時可能被自己的親人朋友出賣告密的境遇下生存了近50年,信任感的缺失必然造成這樣的冷漠和隔膜。一點也不奇怪。當鐵幕降下的時候,波蘭人在心里留下了最后的陣地,這里沒有克格勃,沒有秘密警察。沒有恐懼,這里只屬于他們自己和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