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柯芳 傅雪珍 羅錦華
摘要針對山地種植山枝子特點,從選地整地、種植、中耕除草、整形整枝、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紹了山枝子山地種植早結豐產(chǎn)栽培技術,從而為山區(qū)種植山枝子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技術依據(jù)。
關鍵詞山枝子;山地;早結豐產(chǎn);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67.1+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5-0104-01
蕉嶺縣位于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上游,地跨東經(jīng)116°1′~116°22′、北緯24°25′~24°53′,全縣總面積9.57萬公頃,其中山地面積7.85萬公頃,耕地面積8 660hm2,屬“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qū)農業(yè)縣。蕉嶺縣于2007年開始發(fā)展山地種植山枝子,2008年產(chǎn)量450kg/hm2,2009年預計產(chǎn)量1 800 kg/hm2,產(chǎn)值1.44萬元/hm2,效益突出。通過3年種植試驗,總結了一套適合山區(qū)種植的山枝子早結豐產(chǎn)栽培技術,現(xiàn)將其介紹如下。
1生物學特征
山枝子又名梔子、黃枝子,以成熟果實入藥,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江南各地均有野生,目前有少量種植。山枝子為常綠灌木,葉對生或3葉輪生,橢圓、深綠色,花生頂端或葉腋,單生或雙生,個大、白色、兩性,漿果倒卵形,成熟時色紅黃,種子多。山枝子喜光,怕嚴寒,要求光照充足、溫暖濕潤、土壤肥沃深厚。在20~25℃最為適宜,-5℃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葉鞘開始萌動,30℃以上生長受抑。在蕉嶺縣3月中旬孕蕾,4月中旬至5月中旬開花,6~10月果實膨大,10月中下旬果實成熟。
2早結豐產(chǎn)栽培技術
2.1選地整地
選好梔子的種植地和整好地可為梔子高產(chǎn)打下堅實的基礎。應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土壤疏松的山坡地。按照山地形狀整成梯形水平條帶,帶寬1.5m,按1.0m的株行距,挖30~40cm見方的栽植穴,施土雜肥、綠肥或人畜糞水作基肥,拌土回填待植,密度6 600株/hm2。
2.2種植
選取一年生以上、高達35m以上的幼苗,在立春至清明種植,種植時截頂及剪除嫩葉,填土壓實后澆定根水,以利成活。
2.3中耕除草
定植后每年冬季全墾,春、夏、秋鋤草。可以結合套種豆科作物,一可作綠肥,二可保濕除草。一至三年生的幼樹,于每年4~6月和8~9月各除草松土撫育1次,同時要施肥,松土的原則是近蔸淺,遠蔸深;冠內深10~12cm,冠外深15cm以上,注意每蔸都要培土。梔園進入結果期后,每年松土除草1~2次。
2.4整形整枝
定植后第1年將主干離地面40cm以內的萌芽抹除,作為定干高度。在生長的梢中選取3~4個生長方向不同、強壯的枝條培養(yǎng)成主枝,第2年再用上述方法培養(yǎng)3~4個副主枝。使樹冠外圓內空,枝條疏朗,通風透光,調節(jié)生長、發(fā)育、抽枝、開花、結果之間的平衡關系,減少養(yǎng)分消耗,增加結果面積,提高產(chǎn)量。結果后,整枝主要是去掉垂枝、匍匐枝、重疊枝、逆行枝。
2.5科學施肥
定植后每年春、夏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施化肥加入人畜糞、廄肥、堆肥、餅肥等。夏季開花前,施磷鉀含量較多的肥料為好,施肥一般在除草松土后進行。定植后第1年,植株處于營養(yǎng)生長期,施肥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結合中耕除草每年施肥3~4次,在樹冠外圍開環(huán)溝施下。3~4月施尿素375kg/hm2和有機肥3 000kg/hm2;在立秋前,施有機肥7 500kg/hm2拌尿素150kg/hm2開環(huán)溝施下,以促進秋梢生長和花芽分化。定植后2~3年,植株開始掛果,施肥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在盛花期和7~8月膨大期結合中耕除草,每次施含45%氮、磷、鉀復混肥750kg/hm2,在樹冠外圍開環(huán)溝施下。
2.6病蟲害防治
山枝子的病害較少,主要有斑枯病,危害葉片,產(chǎn)生黃褐色病斑,終致葉片變黑枯死。在防治上,可收集病葉燒毀,于發(fā)病初期噴1∶1∶1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續(xù)噴3~4次。山枝子的害蟲主要有小蓑蛾、天蛾幼蟲、蚜蟲、卷葉螟、跳甲蟲等,多發(fā)生在5~10月,可用敵敵畏、樂果、敵百蟲等農藥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或人工捕捉。不能用有機磷農藥,采果前1個月不可使用農藥。
2.7采收加工
山枝子栽后2~3年開花結果,11~12月果實開始成熟,當果皮呈黃紅色時即可分批采收。選擇晴天采收,采收的山枝子不要堆漚,應及時放通風處攤開,分期分批用甑蒸上氣,然后曬干或烘干即可。采收要適時,采收過早果皮青綠色,尚未成熟,其加工折干率低,產(chǎn)量不高,且質量差;而過遲采收,則干燥困難,加工容易霉爛,不但難保管,且質量也差。以中枝子中色紅黃、皮薄、飽滿、干燥、無雜質為佳。
3參考文獻
[1] 饒國才,何渙,鄧章文.黃梔子豐產(chǎn)栽培與產(chǎn)業(yè)開發(fā)技術[J].經(jīng)濟林研究,2008(2):105-111.
[2] 劉國慶.梔子豐產(chǎn)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7(21):39.
[3] 鄧先珍,雷永松,徐春永,等.梔子豐產(chǎn)高產(chǎn)栽培技術[J].湖北林業(yè)科技,2006(3):65-66.
[4] 張仁發(fā).梔子的栽培與管理[J].安徽林業(yè)科技,2007(3):32.
[5] 卓根.黃梔子的栽培管理要點[J].農技服務,2006(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