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菲
摘 要:印度詩人泰戈爾和中國詩人冰心、顧城分別在他們的詩歌中注入了溫柔的童話想象,在貧乏時代歌唱眾神飛離之后的人類精神狀態(tài)。童話詩歌以純凈的視角和優(yōu)美的筆觸為我們開掘了另一條接近諸神的道路。研究三位詩人對童話詩歌的描摹,會領(lǐng)會到童話詩歌在現(xiàn)代社會中超越文本的生態(tài)意義。
關(guān)鍵詞:童話世界泰戈爾冰心顧城
中圖分類號:I0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03-
“‘……在貧乏的時代里,詩人何為?‘時代一詞指我們自身仍然屬于的時代,因為對于荷爾德林的歷史體驗,基督的顯現(xiàn)及其犧牲死亡,標志著諸神之晝終結(jié)的開始。黑夜降臨了。自從‘三位一體(赫拉克勒斯、迪奧尼修斯和基督)遠離了世界,世界之時的夜晚已趨向其夜半?!?在世界夜半的時序里,泰戈爾、冰心、顧城,這三位詩人,從不同國家不同時代背景,唱出名為童話的神性之歌。印度詩人泰戈爾《新月集》純凈清澈,“他有一種不可測的力量,能把我們帶到美麗和平的花的世界,蟲的世界,人魚的世界中去……”; 冰心詩歌創(chuàng)作師承泰戈爾,基本相似的家庭環(huán)境與個人修養(yǎng),使他們具有一樣的詩歌追求;而80年代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的顧城,則是公認的“童話詩人”,其童稚般干凈的筆觸與童話式的詩歌寫作,使他當(dāng)之無愧于這一稱呼。
童話詩歌在現(xiàn)時代仍有不可忽視的力量,詩人自身對于童話的執(zhí)著和對兒童的關(guān)心,是催發(fā)童話詩生長的要素。五四以來周氏兄弟提出的“幼者本位”說,在這些詩人詩歌中得以體現(xiàn)。下面我們將從童心和追尋為主線,通過分析三位詩人詩歌中的童話詩歌寫作,探索詩歌中的童話觀、領(lǐng)會純凈的童話世界,尋覓現(xiàn)代社會中的童話棲居。
一、固守童心
“我更愿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泰戈爾《新月集?職業(yè)》)。泰戈爾時代的印度,處于英殖民統(tǒng)治之下,泰戈爾在文學(xué)方面所擁有的天賦,使他能以劇作詩歌等文學(xué)形式做出對殖民者殘暴統(tǒng)治的反抗。正如冰心所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的,奈何以青年有為之身,受十方供養(yǎng)?” 現(xiàn)實如地獄,人心在地獄掙扎,忍受污濁寒冷,而有愛國之心的青年們紛紛投身解放民族的大任之中。正如在煉獄的追尋,如深夜更夫,借燈火之光來尋找童話世界(自己的影子)。顧城詩歌《凈土》,體現(xiàn)的就是這種兒童對唯美童話的追尋, “在秋天有一個國度是藍色的路上落滿藍瑩瑩的鳥……”。 美麗的童話世界,在此處是詩人擱置被現(xiàn)實蹂躪的心之棲所,他期望“我車上的標志將在那里脫落?!北A粢环菁儍舻耐?。
但丁歷經(jīng)地域煉獄才到達天堂,之所以在升往天堂的路上如此心意堅定,是因為他心中有上帝“萬物的原動者的榮光”,和上帝所在的天堂。這和心有童話的詩人對童話世界的追尋是一樣的,因為詩人有一顆童心,所以才義無反顧相信童話世界的存在。冰心曾驕傲又失落地對“小讀者”說,”我是你們天真隊伍里的一個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從前也曾是個小孩子,現(xiàn)在還有時仍是個小孩子……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冰心的童心無處不在,或歡欣、或悵惘, “我們都是小孩子偶然在漁舟上遇見了。談笑的資料窮了之后,索然對坐,無言的各自起了鄉(xiāng)愁。(冰心《鄉(xiāng)愁》)”。童心是人類的財富。它讓兒童對世界充滿想象,它可以凈化成人的心靈。在現(xiàn)實世界,人在本質(zhì)上是游離狀態(tài)的,身體孤獨,靈魂寂寞。這是時代需要童話世界的原因。
“寓言詩”,是詩人們童話詩歌中出現(xiàn)較頻繁的。他們從兒童天真無邪的視角出發(fā),以一顆孩童樣純凈的心去發(fā)現(xiàn)世界的善美邪惡。成年以后的顧城寫了許多童話式的寓言,這是一個違背常理的創(chuàng)作現(xiàn)象,也顯示出一個童話詩人的特質(zhì)。從他的童話語言詩我們可以看到顧城的道德觀念單純而黑白分明。針對時弊寫過的寓言和故事性的詩,送交發(fā)表時,他叫它們“寓言詩”。一九七八年起,他寫這種寓言詩多了起來,而且漸漸的已不僅僅限于針砭時弊,他寫到了人性的美好、人性的弱點、缺憾和深深的無可奈何。
顧城的寓言詩,清新優(yōu)美,非常具有童趣,“春天的寓言應(yīng)當(dāng)樂觀因為希望又回到人間小河中閃爍著歌唱新星楊柳樹升任了舞蹈教練?!?顧城《春天的寓言》)。“嘻嘻老貓在海邊捉魚捉了一萬條一條比一條美麗老貓好不得意 唔——哇,大??蘖丝扪?損失了這么多優(yōu)秀兒女……”(顧城《老貓悲喜錄》)。但是,正如上面所說,這樣的童話詩是對人性、命運的讖言。如《小鳥偉大記》,結(jié)局是“在濕透濕透的世界上有一只濕透的小鳥它再不能回家了由于偉大的自豪?!币粋€因?qū)ふ易院蓝暨M自憐陷阱的“小鳥”,這是寓言人類的虛妄追求。小鳥本在“濕透濕透的世界”有一個“干燥溫暖“的家,偶爾一次,在與大殿對照之下,發(fā)現(xiàn)自身的渺小“大殿上好像有只螞蟻在向下探頭探腦?!睘榱似胶膺@種失落感,小鳥聽從“聰明者”蜻蜓的建議,尋了一處最小的積水,在水波中看到自己的強大,發(fā)現(xiàn)大殿的渺小。小鳥最終找到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平衡感,可是卻因虛妄不切實際的自尊心而失去溫暖的家園。
詩人泰戈爾《吉檀枷俐》中的某些詩作,也有強烈的醒事寓言意味。“白天的時候,他們來到我的房子,‘我們只占用最小的一間房子。他們說:‘我們要幫忙你禮拜你的上帝,而且只謙恭的領(lǐng)受我們應(yīng)得的一份恩典;他們就在屋角安靜謙柔地坐下。但是在黑夜里,我發(fā)現(xiàn)他們強暴地沖進我們的圣堂,貪婪地攫取了圣壇上的祭品。(泰戈爾《吉檀枷俐》33)。詩中的“他們”明顯指代了當(dāng)時對印度施與殖民統(tǒng)治的英國?!八麄儭笨诳诼暵暋爸t恭的領(lǐng)受我們應(yīng)得的一份恩典”,其實卻時時處處“貪婪地攫取了圣壇上的祭品”。掠奪殖民地財富和文明?!耙痪帕阄迥?泰戈爾積極參加了反對英國殖民者分割孟加拉的民族運動。一九一九年,印度發(fā)生英國殖民者血腥鎮(zhèn)壓反英民眾的阿姆利則慘案,他憤然辭去英國政府賜予他的爵士頭銜?!碧└隊柺且晃幻褡逯髁x與愛國主義的詩人,他主張“愛”,人們稱他為“泛愛主義者”,他的“愛”是針對自己民族和親人的愛、自然和兒童的愛。他的童話寓言詩多以兒童般的純凈憂傷反應(yīng)民族憂患。
而稍后于他受他詩風(fēng)影響的的中國女詩人冰心,也有不少寓言箴語般的詩作,“漁舟歸來了看江上點點的紅燈啊”,(冰心《春水?三二》)“漁船”暗示希望;在“紅燈”的襯托下更具備了一種收獲的美感?!皦堑幕愎路甲再p時天地便小了?!?冰心《春水?三三》)。很明顯這里面有一種“泛愛”的思想,即對人類多做貢獻,你的“世界”才能夠不“小”。冰心童話寓言詩多以勵志抒懷為主,“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fā)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 “貢獻你自己!” 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冰心 《繁星?一》)。意向“芽兒”“花兒”“果兒”,都是生命體,而且它們的顏色都給人以童話般的柔美清澈,只有孩童的眼眸才可以注意到這些,再用童稚的簡單言語描述,給人無限希望與憧憬。
童心是世界上最可貴的東西。豐子愷的畫,安徒生的故事,無一不在向我們訴說童心的美好,童話世界的美好。如果作家失去童心,相信創(chuàng)作靈感也就無從談起,追尋童話世界的詩人更是如此。固守童心,也是泰戈爾的心愿,“我愿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凈地……”《新月集?孩子的世界》。
二、憩于童話
“對人失掉信心是犯罪”,泰戈爾曾這樣說。但是否對童話世界的追尋本身就是對人失掉信心了呢?顧城渴望在詩中尋找一個類似童話般純潔精美,如“太虛幻境”般的理想王國,構(gòu)建一種超越現(xiàn)實生活的精神現(xiàn)實。他說:“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xí)慣黑暗的眼睛都習(xí)慣光明。”(顧城《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詩人總是帶著傷感一邊走路,一邊追尋他的童話世界。也許少年時的憂傷從來沒有停止過,只不過把現(xiàn)實的厭倦轉(zhuǎn)化為向童話世界的追尋,“走了那么遠我們?nèi)ひ槐K燈你說它就在大海旁邊像金橘那么美麗所以喜歡它的孩子都將在早晨長大”初涉詩壇,顧城便以“黑眼睛”形象確立了自己的詩人地位?!兑淮恕?“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白穼ぁ?顧城詩歌中的一個表示不安現(xiàn)狀的、永遠在路上的狀態(tài)的詞匯?!兑淮恕?顧城以極為簡潔的意象和概括,表達了一代人的處境與心愿,成為剛從劫難中蘇醒過來的“一代人”的精神箴言,該首詩亦被稱作是為一代人“立言”的詩。而要尋找的“光明”,詩人最終在詩歌的童話中找到,就像冰心以《繁星》《春水》,建立詩歌童話王國,泰戈爾在《新月集》以孩子與母親的言語行動達到童話般美麗和諧的境界。顧城曾特別推崇法布爾的一段話:“我有個最大的夢想,想在野外有個實驗室——一塊小小的土地,冷僻而荒蕪。最后我得到了這個樂園,在一個小村的幽靜之處雜草多極了:偃臥草、梧桐花……沙土堆里,隱藏著掘地峰和獵蜂的群落……”。 在泰戈爾詩中,它是這樣的地方,“墻壁是白色的銀,屋頂是耀眼的黃?;屎笞≡谟衅邆€庭院的宮苑里;她戴的一串珠寶,值得七個王國的全部財產(chǎn)”。(泰戈爾《新月集?仙人世界》)。這是只能在童話中得到的世界,而在現(xiàn)實中“如果人們知道了我的國王的宮殿在哪里,它就會消失在空氣中的”。這是一個孩子對童話世界的向往和珍愛,因為現(xiàn)實沒有,即使有,也沒有它的存活之處,它只能在陽臺的角上,花盆的旁邊。這是一個孩子能擁有的全部世界。“走了一萬一千里路小男孩走進峽谷他看見了炮兵連長的汽車 他說:借給我吧我要去趕救主基督”連長說:“不,我不糊涂我是連長我要會連部”(顧城《走了一萬一千里路》)。“小男孩”走了一萬一千里路尋找夢想中的東西,想借此來完成“趕救主基督”的宏愿,擁有他的童話世界,卻被“不糊涂”的“連長”無情拒絕?!斑B長”(人類)有他斬釘截鐵的理由。拒絕之后,“小男孩”并不氣餒,繼續(xù)尋找:“不要睡去,不要 親愛的,路還很長不要靠近森林的誘惑不要失掉希望請用涼涼的雪水把地址寫在手上或是靠著我的肩膀度過朦朧的晨光……
顧城在詩歌和現(xiàn)實中,一直都在追求他的童話家園,如《春天小夜曲》“我在世界上生活帶著自己的心吆!心吆!自己的心那枚鮮艷的果子曾充滿太陽的血液我是一個王子心是我的王國……”對童話世界的執(zhí)著,可能是顧城的性格特點決定的,他習(xí)慣沉溺于自己在童年單純而幻想的世界里,選擇了詩意生活方式的生命體驗者。顧城在他的童話城堡中無拘無束地幻想著、漫游著,同時又被禁錮著,而禁錮他的還是他自己。他一直用拒絕的態(tài)度與外在世界對抗,固執(zhí)地堅守著“孩子”的陣地,棲于自己的童話世界。
詩人們在詩歌中對美好童話的追尋,昭示了在諸神遠離的時空中,詩人們用童話詩歌建立對人類的愛。顧城在詩歌中始終不曾放棄對童話世界的追尋;冰心在她“小讀者”中間安放了童話家園,“因為我若不是在童心來復(fù)的一剎那拿起筆來,我絕不敢以成人繁雜之心,來寫這通訊。這一層是要你們體恤憐憫的?!薄俺扇朔彪s之心”,是建構(gòu)童話世界的關(guān)鍵,“童心來復(fù)”,是固守童心的條件。在東方文學(xué)史上,絕少專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兒童文學(xué),泰戈爾打破了這種局面而舉世注目。我國現(xiàn)代兒童文學(xué)也接受過他的影響。兒童文學(xué)是泰戈爾投諸于現(xiàn)實的童話世界。因此,泰戈爾在世界兒童文學(xué)發(fā)展史上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三位詩人,對童話世界的追求方式不同,卻固守著童心追尋童話世界。
注釋:
【德】海德格爾,彭富春譯.詩?語言?思.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6年版.
泰戈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現(xiàn)代作家選集?冰心.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5年版.
洪子城、程光煒.《朦朧詩新編》遍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
蕭夏林.顧城棄城.北京: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