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連英
曾經有人問我:選擇特教這一行,后悔嗎?坦誠地說,后悔過!記得寒窗苦讀時,我有著諸多美好的理想,就是沒想過當老師。然而,當命運之神把我拉進邯鄲特師時,我失落了,以為自己壯志難酬……
幾度崢嶸,嘗遍為人師表的種種滋味,我漸漸明晰了當特教教師的“好”處:一輩子促你學在前面;一輩子促你嚴于律己;一輩子促你奉獻和付出……我開始慶幸自己的選擇了。
記得我教過一名叫艷艷的智障女孩,她家里窮,上學本已是很奢侈的事了。然而,女孩天性愛美,家里買不起漂亮衣服,她就哭、喊——要!于是,我拿來自己的裙子和辮花……
不記得幫助過多少個孩子,不記得在他們身上花了多少錢。然而我清楚,我在實施“陽光教育”。從學生吃飯、穿衣、住宿,上學,從買衣襪到買文具,從洗腳到洗頭,從擦鼻涕到擦屎,我和我的搭檔24小時全天候無償提供優(yōu)質服務。我每接手一個新班,都給自己定下“六小一”:即每月為學生捐贈一件衣服、一雙鞋、一件文具、十元錢;每周為學生剪一次指甲;每天為學生洗一次腳。
德國詩人海涅這樣說: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隨他而生,隨他而來。雖然我面對的是殘障孩子,有的孩子甚至被父母遺棄,但是,我真心實意地把他們看作,并教導他們自己也這樣來看:我們是完整的世界,不是一個,而是幾十甚至上百個。是的,黃沙如海,找不到兩顆完全相同的沙粒;綠葉如云,尋不見兩片完全一樣的葉片;人海茫茫,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于是,我更加努力地全面地了解我的學生,因為,我要對他們實施“個別化教育”……
為了對每一位學生負責,我為他們分別建立“個別化教育成長檔案”,通過缺陷補償、潛能開發(fā),促使學生人人有提高,個個有特長。此項科研成果在河北省普特工作評估及規(guī)范化管理工作現(xiàn)場會上展示,得到各級領導、特教專家及同行的充分肯定和贊揚。個別教學的深入讓我不斷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感受著他們的感受——歡喜和憂愁。班上一個叫麗麗的女孩兒,雙目失明,父母離異,后來,相依為命的母親為了再嫁,也離她而去……孩子經常一個人坐在教室發(fā)呆。我開導她,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去住,還利用休息時間領她去拜名師、學二胡,親自幫她交學費……記得一次演出結束后,記者采訪她,麗麗堅定地說:“我有像媽媽一樣的郁老師,我微笑,我堅強!”孩子快樂多了,我的心也輕松多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麗麗在全國作文大賽中獲一等獎;她的二胡表演在省、市、縣電臺、電視臺播出,還應邀為高校大學生演講并演出。她的頑強和樂觀震撼并激勵著每一個認識她的人。
是啊,“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殘而不廢的學生!
多年來,我一直追求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風格,不斷要求我用“愛”去擁抱每一個孩子,用“愛”去撥動每一根琴弦,用“愛”去點燃每一份夢想……
“愛”凈化著我的心靈,詮釋著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