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方 喻朝新 劉郁恒 羅家鋒
【摘要】實時計費技術的引入是實現高效欠費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闡述了3GPP對實時計費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然后對實時欠費風險控制的兩種主要技術手段——實時信控與直接實時計費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與分析比較,進而提出了向全業(yè)務的融合實時計費系統(tǒng)演進的思路。
【關鍵詞】電信運營商 實時計費 實時信控 欠費風險控制
1 引言
計費實時性與欠費風險控制長期以來一直是困擾電信運營商的重大問題。近年來,各大電信運營商按照國資委
[2006]108號文《中央企業(yè)全面風險管理指引》的要求,對電信用戶實時欠費風險控制的技術手段與實施方案進行了重點研究,在保持IT支撐系統(tǒng)強大、靈活的業(yè)務支撐能力基礎上,通過引入實時計費技術手段以解決業(yè)務計費的實時性及欠費風險控制問題。這對于改善運營商的業(yè)務運營收入,降低企業(yè)經營風險,全面提升運營商對全品牌客服的營銷與服務能力具有重大的實用價值。
2 3GPP對實時計費系統(tǒng)的研究進展
在眾多國際標準組織中,3GPP組織對實時計費系統(tǒng)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3GPP的R6版本正式提出了實時在線計費系統(tǒng)(OCS)的概念,制定了一系列完整的標準規(guī)范。3GPP面向3G網絡的計費系統(tǒng)主要由TS.32系列規(guī)范進行標準化,3GPP在TS 32.240規(guī)范[1]中給出了明確的離線(Offline)計費模型與在線(Online)計費模型,如圖1所示:
在離線計費模型中,計費域與網絡側的接口(Bx接口)為準實時的文件接口。網絡網元產生計費事件后,由CDF生成計費數據,通過CGF的網關功能生成計費文件。離線計費過程是通過先使用服務,再對以服務記錄為基礎的計費文件進行計費來完成的。在在線計費模型中,計費域與網絡側建立的是實時消息接口(R0/CAP接口)。網絡網元產生計費事件后,直接通過實時消息接口與計費域進行交換,實現余額反算、實時話路控制等功能,完成實時計費過程??梢?網絡側與計費域之間的接口類型,是決定是實時計費還是離線計費的關鍵,也是在線計費模型與離線計費模型的本質區(qū)別。
3GPP在TS 32.296規(guī)范[2]中給出了OCS的系統(tǒng)設計模型,如圖2所示:
OCS作為一個支撐在線計費的支撐網絡首先被引入,其架構可支持未來FMC的網絡解決方案以及IMS[3]網絡體系。在這個系統(tǒng)架構中,實時計費事件分為基于會話的計費和基于事件的計費,分別由兩個不同的功能模塊完成其實時計費功能。與網絡側的接口使用CAP或者R0接口實現與網絡網元的實時計費消息的交互,實現對網絡資源的分片預留與實時話務控制功能。其中R0接口推薦使用標準的DCC協議[4~6]。OCS系統(tǒng)通過Rr實時接口,實現與外部充值系統(tǒng)的對接,實現對OCS中的余額賬本的充值功能;通過B0的文件接口,建立與后處理系統(tǒng)的接口,實現離線話單的傳輸功能。
3GPP的OCS系統(tǒng)模型提出之后,各國電信運營商高度重視,紛紛以之為基礎,展開適合于自己實際情況的實時計費與欠費風險控制的研究與應用工作。
3 欠費風險控制技術
在引入實時計費技術實現欠費用戶風險控制的過程中,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技術路線:一種是以智能網關(INGW/IGW)技術為代表的實時信控機制,利用實時信控引擎(也稱智能網關)進行實時信用控制,加強對欠費風險的控制;另一種是利用實時計費技術直接對用戶的業(yè)務進行計費,為用戶提供實時計費的業(yè)務體驗。
3.1 實時信控
使用實時信控手段實現欠費風險控制的技術方案如圖3所示:
實時信控機制的主要技術特征包括:
(1)計費點與信控點分離;
(2)信控引擎實時與網元交互進行實時話費計算和虛擬賬戶余額的更新,從而實現實時信用控制;
(3)信控計算結果只為信控參考,計費以計費引擎的離線話單計費為準;
(4)受同步周期以及兩個引擎計費差異的影響,信控引擎用戶虛擬賬戶余額與用戶真實賬戶余額存在一定的差異。營賬系統(tǒng)與信控引擎需要定時進行虛擬賬戶余額的同步;
(5)在營賬系統(tǒng)與信控引擎進行虛擬賬戶余額同步期間,用戶的實時信控功能將受影響,受影響的時間與監(jiān)控用戶規(guī)模相關。
3.2 直接實時計費
直接實時計費的技術方案如圖4所示。
直接實時計費的主要技術特征包括:
(1)計費點與信控點合并;
(2)在線用戶/業(yè)務與離線用戶/業(yè)務分別由在線計費引擎與離線計費引擎計費;
(3)在線計費引擎以消息形式處理在線計費用戶服務使用記錄,并生成計費清單,直接對用戶賬戶余額進行實時扣減,并進行用戶通話服務是否可持續(xù)的判斷;離線計費引擎以話單形式處理離線計費用戶服務使用記錄,在線計費用戶話單通過FCI標識剔除,避免重復計費;
(4)用戶可通過攜號轉品牌的形式在在線計費引擎與離線計費引擎之間平滑切換。
3.3 方案比較分析
實時信控與直接實時計費的技術分析如表1所示。
實時信控與直接實時計費是目前電信運營商仍在試點探索的兩種技術路線。一般來說,實時融合計費是未來支撐系統(tǒng)發(fā)展的方向;但在初期投資成本受限、大規(guī)模采用實時融合計費技術條件尚未成熟時,可考慮采用以準實時計費為基礎的實時信用控制技術,在降低用戶欠費風險的同時為全品牌用戶提供強大的一體化營銷支撐能力。隨著實時計費技術的成熟,可逐步向實時融合計費系統(tǒng)過渡。
4 系統(tǒng)未來演進思路
在準實時計費引擎的基礎上,逐步引入實時計費引擎,實現以提供分級計費能力為標志的實時融合計費系統(tǒng)是運營支撐系統(tǒng)發(fā)展的技術方向。由于實時計費系統(tǒng)的建設尚屬探索階段,建議其采取“先充分試點、再穩(wěn)步推進”的建設策略。
在實時計費系統(tǒng)的用戶方面,優(yōu)先對預付費品牌的新號段新用戶進行實時計費試點,再考慮對預付費品牌的老號段新用戶、老號段老用戶進行逐步割接。
在實時計費系統(tǒng)的業(yè)務上,建議優(yōu)先對SCP進行Diameter CC接口功能的建設,實現SCP與實時計費系統(tǒng)的對接,提供對語音業(yè)務的實時信用控制功能。同時考慮對GGSN與業(yè)務網元的Diameter CC接口功能進行建設,開展對基于會話計費的分組域業(yè)務以及基于事件計費業(yè)務的實時信用控制的試點工作。
中遠期,在充分試點并取得一定的實時計費系統(tǒng)管理維護與運營開發(fā)經驗的基礎上,可在生產系統(tǒng)中逐步引入雙計費引擎,實現計費點與實時信控點的合一,通過用戶及業(yè)務的分級機制,使不同信用等級的用戶或業(yè)務,由不同實時性要求的計費引擎來處理。實時在線計費引擎負責高風險用戶的實時計費以及實時的話務控制,并保持原智能網用戶的實時計費體驗;離線計費引擎可繼續(xù)為低風險用戶提供準實時計費功能。通過雙計費引擎機制,可在系統(tǒng)建設成本與業(yè)務欠費風險之間取得合理的平衡點,逐步向全業(yè)務實時融合計費系統(tǒng)的方向演進。
目標融合實時計費系統(tǒng)架構如圖5所示:
參考文獻
[1]3GPP TS 32.240 V8.4.0, Charging Architecture and Principles (Release 8)[S]. Sep. 2008.
[2]3GPP. TS 32.296 V8.2.0, Online Charging System (OCS): Applications and interfaces (Release 8)[S]. Jun. 2008.
[3]3GPP TS 32.299 V8.6.0, Diameter charging applications (Release 8)[S]. Mar. 2009.
[4]RFC3588, Diameter Base Protocol[S]. Sep. 2003.
[5]RFC4006, Diameter Credit-Control Application[S]. Sep. 2003.
[6]3GPP TS 32.280 V8.0.0, Advice of Charge (AoC) service (Release 8)[S]. Mar. 2009.
[7]3GPP TS 22.024 V8.0.0, Description of Charge Advice Information (CAI) (Release 8)[S]. Dec. 2009.
[8]3GPP TS 32.260 V8.6.0,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charging (Release 8)[S]. Dec. 2008.★
【作者簡介】
林方:高級工程師,中國移動廣東公司規(guī)劃技術部支撐規(guī)劃室經理,畢業(yè)于華南理工大學,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
喻朝新:現任職于中國移動廣東公司規(guī)劃技術部支撐規(guī)劃室,畢業(yè)于中山大學軟件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軟件工程。
劉郁恒:博士,廣東省電信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移動院總工程師,畢業(yè)于中山大學,主要研究方向:寬帶多媒體業(yè)務網絡與支撐系統(tǒng)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