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武
經商做生意,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盈利,虧本生意沒有人愿意做。然而,就有這么一些精明的商人,專門從賠錢中賺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做賠錢生意的人不僅沒有賠本,反而大賺特賺。
日本有個叫松本的人經營著一家藥店,他將當時售價200日元的膏藥以低于進價的80日元賣出,人們聽說他的膏藥價格特別低廉時,都爭相到他店里購藥。松本的藥店每天門庭若市,生意十分興隆。按理說,賣出的膏藥越多,他虧得也就越多,但事實上,松本不但沒賠錢,反而賺得更多了。因為前來購買膏藥的人,幾乎都會隨便買點其他藥品,靠其他藥品賺的錢,松本不但彌補了膏藥的損失,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藥店的知名度。
河南有個小飯店的王師傅,在做生意時,也嘗到了“賠錢生意”的甜頭。他的飯店經營的是烙餅、面食和小菜。王師傅定了一條規(guī)矩:凡是到他飯店來就餐的顧客,烙餅免費,啤酒一律按進價出售,而小菜則要收費。原來,上門吃飯的顧客要烙餅,而烙餅的特點就是要卷菜吃。王師傅準備的小菜有20多種,顧客品嘗了這種還想品嘗那種,這樣王師傅的小菜賣得特別快。另外,喝啤酒的顧客少不了要點幾個小菜下酒,于是,王師傅的花生豆、涼皮、涼拌黃瓜等小菜特別好賣。
“欲取之,先予之”。經商也一樣,要想從顧客口袋中掏錢,先要給顧客一些實惠。從以上兩個故事可以看出,只要經營得當,學會從“賠錢”中賺錢不失為一條取勝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