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玲
摘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最有效的內(nèi)部動力,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和教學成績。那么在英語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聽力的興趣呢?本文作者根據(jù)自己的實踐,為我們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建議。
關鍵詞:英語聽力;興趣;培養(yǎng)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最有效的內(nèi)部動力,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和教學成績。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輕松、愉悅、主動、有效地學習,關鍵就是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的核心,其中,聽是獲得語言信息和語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徑,是其它技能的基礎。練習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激發(fā)學習愛好,培養(yǎng)語感,讓學生增強學好英語的信心,從而以“聽”帶動“說、讀、寫”,提高英語綜合水平。然而如何有效地組織聽力教學,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卻是一件令師生頭痛的事,也是擺在師生面前的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一、 聽力練習中常見的問題
(一)不能一邊看題一邊聽題
首先,要會看題,例如聽力題目的選項經(jīng)常以相同主語開頭,此時你注意謂語或賓語的不同就行。即便是四個選項不但巨長無比而且全部差別很大,那也無需挨個看,因為這樣的題目的準確選項會和原文的表述非常接近。所以,只需要邊聽邊瀏覽,當聽到的內(nèi)容和看到的一致時就可以出手答題了。
(二)做聽力題時總是注意力渙散
考試型聽力當然講求聽的技巧,如果進入你耳朵的總是“一堆東西”,這就是無效聽力。你需要注意語段中的關鍵詞匯、語調(diào)變化、層次的分辨,等等。如果沒有重點地聽,我們難免會走神。另外,當無法識別的單詞數(shù)量太多時,我們的聽覺系統(tǒng)就會變得麻木,于是,注意力就開始渙散了。
(三)聽力考試總讓我緊張
有很多事情讓我們緊張,例如,內(nèi)向的人當眾講話,站起來回答問題時卻不知從哪里說起,還有聽力考試時,等等。以上種種緊張,大多是因為我們對某件事情的熟悉程度太低造成的。
因此,只有排除了障礙,聽力練習才能有所收效。那么如何排除這些障礙呢?
二、排除聽力問題的技巧和方法
在做聽力練習時,教師告訴學生要消除緊張心理,自我放松,就像旁聽者在聽兩人對話一樣,對于初聽者,可以采取多次重放重聽的方式,使其消除緊張狀態(tài)。帶著問題聽,聽清關鍵的詞。通常情況下,我們有可能不能徹底聽清、聽懂每一個音素、音節(jié)、單詞或詞組,但只要我們聽清了關鍵詞或關鍵因素,同樣可以做出正確的答案。
聽力練習有別于其它練習,其特點是所聽內(nèi)容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聽完后不會再現(xiàn),特殊的是在考試中不可能中途停下或反復去聽。這就要求聽力練習時保持頭腦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但不能緊張害怕。
三、聽力練習要貫穿常規(guī)教學
聽力從根本上說,是語音、語法、詞匯綜合應用的能力,在信息反應到大腦的一瞬間,聽者必須將所有英語知識調(diào)動起來去聽音辨義,這一過程不僅涉及英語語音、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還涉及對有關事物背景知識的熟悉程度及個人經(jīng)驗和積極參與等。因此聽力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獨立的,它與英語綜合能力的
(一)夯實基本功
教師基本功要扎實。人們常說:“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中國人學外語,缺乏交際氛圍,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小縣城、小城鎮(zhèn),幾乎沒有外國人,更談不上有交際的機會。學生學習外語主要依靠教師,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標準的口語,豐富的詞匯和過硬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教師要不斷充電,提高自身素質(zhì)。學生基本功要扎實
(二)盡量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新教學大綱指出英語學科教學要“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與學生交流、闡述課文內(nèi)容、講解練習,漸漸的潛移默化,聽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利用教材組織聽力
中學教材幾乎每一課都配有適量的錄音,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部分進行聽力教學。首先,磁帶上的錄音都是由權威人士朗讀錄制,是相對地道的英語,比一般教師讀得更標準。其次,聽力取材要精,要與教材同步。那么聽教材上的課文、對話是再沒有比這更同步的了。第三,學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預習了教材上的課文、對話,因此聽力材料相對來說比較熟悉,聽熟悉的材料使學生沒有了心理負擔,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聽力水平,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認真處理好每單元的詞匯和聽力
初中課本每單元都有一些聽力題,每單元的詞匯也都配有錄音。有些教師為了趕上課進度,常把這部分省去,殊不知這不但是練習聽力的好素材,而且能糾正單詞的讀音,所以一定要處理好。
(五)廣泛閱讀,擴大詞匯量
掌握大量的詞匯,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對于詞匯問題,第一要求學生熟記已學過的詞匯,要經(jīng)常復習,以防遺忘;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對于閱讀中碰到的詞匯(特別是生詞)要做適當記錄,擴大詞匯量,同時要多閱讀介紹異國風土人情和文化習俗的文章。
(六)利用聽力練習冊
與課本同步的《初中英語聽力練習》為我們的聽力練習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此《聽力練習》難易適度,緊扣教材,題型全面,還附有答案和聽力材料,是很好的聽力素材。每學完一個單元后,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聽力練習。可以先聽,第一遍聽懂 50% ,第二遍聽懂 70% 。假如反復聽還是聽不懂的話,此時可帶著問題看錄音材料,然后再聽;這時要特殊留意外國人的朗讀習慣和技巧??偨Y(jié)經(jīng)驗,悟到語感,這也許就是聽力水平提高的過程。
(七)課外作業(yè)上的聽力材料不可忽視
與教材同步的課外作業(yè),每單元也分為聽力練習和筆頭練習兩部分。這部分聽力練習的有些內(nèi)容就是從書本上摘下的句子,然后進行聽錄音填空。筆者認為它也是相當有價值的:第一,它可以重現(xiàn)書本知識,但又不僅僅是簡單的聽,還要動手動腦,所以它不但可以練習聽力,而且可以檢測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熟練程度。第二,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書本知識。
四、努力營造英語氛圍
練習聽力時,許多學生抱怨聽不懂,因而喪失了聽的愛好,往往半途而廢。其實,即使聽不懂也是一種學習,只不過自己覺察不到而已。雖然暫時聽不懂,但大腦在調(diào)整頻率,預備接受一種新的信息代碼,這本身就是一次飛躍。 所以切記:聽不懂時,也在進步。
練習聽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學上的無意留意,只要一有時間,就要打開錄音機播放外語磁帶,使學生處于外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也許沒聽清楚說些什么,這不要緊,學生可以隨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聽,只要他們的四周有外語環(huán)境的發(fā)音,他們的聽力就會提高。
英語本來就是一門有趣的學科。如果我們能注意挖掘潛藏在英語中的寶藏,注意培養(yǎng)學生聽力興趣,自始至終都能生動地、饒有興趣地讓學生去聽,我們就可以戰(zhàn)勝學習的頑敵——厭煩情緒,使英語聽力學習能持久下去,并發(fā)揮學生潛在的能動力,相信學生在英語聽力學習方面一定會有突出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