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1.研究目的
面向21世紀,學校要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開拓型人才,以適應新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當前中職生的思想品德,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問題,這許多的問題,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教育、學生的前途及社會的進步。我們學校出現(xiàn)的典型的學生較多,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變革就顯得尤為重要。體育教學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好場所、好時機,好的活教材。這是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直接途徑。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問卷調查主要對萍鄉(xiāng)衛(wèi)校2007-2008級中職生思想的現(xiàn)狀調查,對學生和學校思想老師訪談調查了解中職生學習行為習慣。在調查中50%左右是因為以下幾個因數(shù)造成思想不健全的主要因素:家庭背景、不健全的家庭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社會上的一些壞風氣也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影響、一些家庭
的錯誤導向對子女產生了惡劣影響、一些教師的素質差和職業(yè)道德低下給學生帶來了不良影響。
3.結果與分析
3.1家庭背景
由于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一些家庭過于溺愛孩子,在家中儼然是位小皇帝,加之經(jīng)常還有四大護衛(wèi)(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保護。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孩大都產生蠻橫不講理、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而且這些孩子在家大都是重點保護對象,習慣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結果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極差,又不能吃苦,且心理素質也很差,經(jīng)不起一小點的挫折。
3.2不健全的家庭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一些家庭的不幸、父母的離異,這樣不健全的家庭給孩子的關心和愛護也是不健全的。有些再婚后的后父或后母,對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不關心,更有甚者,動不動就打罵孩子,拿孩子當出氣筒,使原來就不健全的心靈變得更加扭曲。
3.3社會上的一些壞風氣也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影響
近些年來,社會上一些人趁改革開放之機,把一些不該開的東西也開放起來。諸如賭博(包括一些電子游戲機),它將導致一些青少年學生犯罪。販賣黃色淫穢書刊、播放黃色錄像帶、影視屏幕上形形色色的不健康鏡頭,都將使不少學生的思想受到影響,精神上受到污染,有些學生無心念書,有些學生過早成熟,有些甚至犯罪。還有一些錄像帶都是一些殺人、搶劫、槍戰(zhàn)的影片,使得一些學生也學得很野蠻,動不動也舞刀弄棍,有些還弄出人命。
3.4一些家庭的錯誤導向對子女產生了惡劣影響
有些家庭,其父母的身教就讓人不敢茍同,比如:一些家長自私、貪小便宜、賭博等,這些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就已種下不健康的種子。
有些家庭對孩子的道德品質教育欠缺,取而代之的是強化了“智力”投資。子女在學校得高分便可發(fā)獎金,可以穿好的,吃好的。反之,則加以謾罵,或棍棒侍候。這樣,便導致子女想盡辦法,不擇手段地去撈分。
3.5一些教師的素質差,職業(yè)道德低下給學生帶來了不良影響
在教師隊伍中,確實有一些素質差,職業(yè)道德低下的人。一種是課堂上可以講些大道理、道貌岸然,一離開課堂卻完全是另一個樣子。再一類是只教書不育人,成績好的是好學生,成績差的就是壞學生,這種思想認識和方式方法,常常引起學生的對抗情緒,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致使學生對教師的反感遞升對學校的反感,增加了學生的厭惡的情緒。還有一類教師是投機鉆營、貪小便宜的人,成天就想在學生家長身上撈一把。今天要求這個家長這樣,明天要求那位家長那樣。使得教師的人格、名譽掃地。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實際這些學生心理方面就不太健全,從此已往發(fā)展下去并不利于中職生身心的發(fā)展。而且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前至堯舜時代,就把品德列為第一;及至新中國成立,毛澤東主席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德育教育列為首位,到現(xiàn)在,新的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黨中央仍然強調“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無不表明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體育教學為中職學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好場所、好時機,好的活教材。這是加強中職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直接途徑。
4.1.1體育教學特點所決定
體育教學絕大多數(shù)是學生經(jīng)過一定的身體練習而有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在身體練習的實踐活動中,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因素,特定的比賽規(guī)則,游戲的法則,必須協(xié)調的人際關系,同班同學因體育基礎不同而出現(xiàn)的學習效果的即時反應,學生學習動機、興趣不同者的不同表現(xiàn)等等這些都是絕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時機。
4.1.2體育教材所決定
各種體育教材都有一定的特點,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授體育的目的、任務時激發(fā)學生努力鍛煉身體,以便更好地為現(xiàn)代化建設作貢獻而打下物質基礎。講授體育功能時,要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為提高祖國在世界的威望而努力學習。在教基本技術時,要教育學生遵守法規(guī)、法則,做文明的、守公德的好學生。體育教材中有許多培養(yǎng)學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內容,教師要結合體育教材和目前市場經(jīng)濟形勢下的具體要求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4.2建議
4.2.1嚴格課堂常規(guī)教學
隊列和體操隊形是常規(guī)教學中最基本的內容,它不僅是對學生身體姿勢和空間知覺的基本訓練,同時也是一項嚴格的集體活動。它要求學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協(xié)調的動作,從而培養(yǎng)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集體主義精神,發(fā)展反應迅速、動作準確和協(xié)調一致的應變能力。
4.2.2細心進行思想教育
體育課的特點是以身體活動為基本特征。由于學生各自的身體素質、體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練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存在著畏難的情緒,如怕累、膽怯等一些現(xiàn)象,特別是在技巧、單杠動作等難度較大的練習中更加突出。出現(xiàn)這種情況之后,我針對學生各種不利于練習的心理,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練習中,要以熱情的態(tài)度關心幫助學生完成動作,使學生減小畏怕的情緒。通過不斷反復的練習,學生終于有了克服困難的信心,然后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吃苦耐勞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思想意志品質,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事在人為”的含義。
4.2.3合理設計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是學生們最喜愛的一項綜合性的體育活動,如做“獵人打獵”(用投小排球來代替獵槍)游戲,不僅能發(fā)展學生投準和躲避能力,更使他們能發(fā)揚集體主義精神,做到互相協(xié)作、團結一致,為集體爭取多打獵物而努力。例如,做“胯下頭上傳球”游戲,則能培養(yǎng)學生機智活潑、團結負責、樂觀進取的優(yōu)良品質。但由于各種游戲的手段不同,其所受到的思想教育要求也不同。
4.2.4關心體育器械的發(fā)放和回收
課前整理場地,領取器材和課后收拾器材,是引導學生熱愛勞動、愛護公物的重要契機。例如,在上課之前,老師叫學生們搬運器械(如墊子)時,要求學生不許拖、拉。領取的器材(如籃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不許用腳踢、不能扔等等,發(fā)現(xiàn)有不愛護公物的現(xiàn)象應及時教育制止,對于那些熱心協(xié)助老師整理場地的同學應給予當眾表揚。這樣,不僅對保護學校體育器材有好處,而且使學生們養(yǎng)成了熱愛勞動和愛護公物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金軟昌等.《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邵宗杰.《教育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3.許宜揚.《體育教學中“育人”的方法與途徑》[N].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4.中國共產黨15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湖南師大》學習文選.1997年9月
5.鄭樹文的《體育師院學生思想教育的豌與導》[N].北京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19卷
6.馮悅民等.《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內客、途徑與方法》[N].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衛(wèi)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