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坤
教研組是學校貫徹教育教學措施的基層單位,是領導和教師在教學上聯系的橋梁,是學校控制、實施、檢查教學工作的主要執(zhí)行者和參謀,是團結廣大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重要陣地,同時也是培養(yǎng)年輕教師的搖籃,使年輕教師迅速成為教學骨干。因此,如何發(fā)揮教研組的作用,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
蒼梧縣沙頭一中英語科之所以多年來無論是中考,還是參加全國級、區(qū)級、市縣組織的學科競賽都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是因為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確定工作目標,抓好計劃的制訂與實施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目標一旦明確,作為教研組長在學期初就要依據本校實際情況,注意科學性以及可行性,充分醞釀,制定好工作計劃。英語教研組每學期都嚴格按照學校要求并依照本組計劃開展內容具體、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一)為鍛煉學生的膽量,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英語交際的能力,每學期進行一次全校性英語演講比賽。
(二)分年級進行英語知識競賽。
(三)堅持每周星期一下午第六節(jié)課開展集體評課、備課活動。
(四)要求本組老師每人上一節(jié)教研課,然后在評課活動中每個成員都要發(fā)言。必須指出存在的問題,特別要簡述假如我上這堂課,我該怎么上。
(五)組織本組成員學習有關教學理論,共同探討大綱、考綱,一起研究教材教法,互相交流教學體會。
(六)依據本校三分之二的學生來自邊遠山區(qū),小學不重視英語或不開設英語課程,初中一年級才從二十六個字母教起這種情況,因材施教。
二、樹立質量意識,抓好常規(guī)教學管理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英語教研組始終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認真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的,掌握重難點,還要充分了解學生,考慮教法。
上課是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學質量的高低主要看是否上好課。我們特別重視向45分鐘要質量,所以每學期都舉行各種課型的實驗課。比如:對話教學十分重視學生分角色上講臺表演。簡單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學生表演時興趣很濃。這樣做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膽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也能夠不斷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評課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它是對整個教學過程中所牽涉的教師、學生等進行全方位的衡量,具有評估對象、評估內容和評估形式的全面性。評課應以人為本,促進教師的長遠發(fā)展。評課不是為了批評教師,而是為了總結經驗,找出不足,以利于今后的進一步發(fā)展?,F代英語教學理論主張,教師應該考慮自己在評課中的體驗和發(fā)展的需求。通過評課,讓教師了解自己所處的發(fā)展狀態(tài),并且體驗自己的進步與成功,從而產生進步的動力;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分析自己的教學成績與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不斷取得進步。
課外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是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課外輔導是上課的必要補充;學習成績的檢查與評定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始終樹立質量和競爭意識,把工作重點放在中考、學科競賽上。因此,近年來,我校英語單科成績無論是一年一度的升高中考試,還是參加學科競賽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三、運用電化教學,走上興趣教學之路
電化教學能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電化創(chuàng)設的情景教學是一種比較實用的藝術化手段,它既能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又能促使學生始終情緒飽滿,而且它的運用又是自然靈活的。這樣,學生既可以輕松愉悅地學習,又能在充滿樂趣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有關知識。
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前面所提出的教學目的,在課堂上教師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各種內涵。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和學生的不同認知風格,科學地將各種語言教學方法,如課文導入法、交際法、討論法、整體法等融為一體。
在學習課文時,我采用整體語言教學法,從閱讀理解和欣賞故事全文開始,注意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人物心理的描述、推測結局的延伸等,在理解和學習課文內容后,再鞏固詞匯和句子結構。我與學生一起探討新的語言現象,發(fā)現和歸納出語言規(guī)律并使之內化,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培養(yǎng)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鞏固課文時,要求學生用講故事的形式,盡量運用自己的詞語把課文復述出來,同時教育學生保護、愛護環(huán)境,增強他們的環(huán)境意識。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使教育內容化難為易、化平淡為神奇,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此外,我還對學生進行英語學法指導,幫助學生找出適合自己特點的多種方法。如朗讀好的,拼讀單詞準確的,聽力好的學生多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外語的興趣和能力。
總之,向教研要質量已日益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探討符合認識規(guī)律的教育方法,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教研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我們認為教研活動既要注重對教材、教法、學法等教學規(guī)律的研究,也是注重對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素質的研究,特別要注重提高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提高課堂效果的研究。
作者單位:廣西蒼梧縣沙頭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