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萍
病歷摘要
患者,女,32歲,已婚,因停經(jīng)50天,陰道流血1天,小腹痛1天經(jīng)門診以“先兆流產(chǎn)”收入院。該患孕1產(chǎn)0,末次月經(jīng)2009年4月7日。4月19日于某醫(yī)院行“體外受精與胚胎移植術”,4月30日查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確診早孕后,用黃體酮注射液60 mg,1次/日肌注,為求明確診斷及系統(tǒng)治療,經(jīng)門診以“先兆流產(chǎn)”收入院。患者現(xiàn)伴有尿頻、尿急、尿色黃。該患既往無特殊疾病史。月經(jīng)史:4~5/28~30天,痛經(jīng)(一):否認有高血壓病、心臟病.糖尿病、結核病、乙型肝炎等傳染病及遺傳病史。
體格檢查T36.9℃,P 94次/分,R18次/分,BPl28/75mm Hg。病人神清語明,表情憂慮,查體合作,營養(yǎng)中等,動作自如。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頭顱五官正常,鞏膜無黃染,雙側瞳孔等大、同圓,對光反射靈敏,頸軟,氣管居中,甲狀腺無腫大,咽部無充血,心、肺正常,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觸及,腎區(qū)無叩擊痛,腸嗚音正常,脊柱呈正常生理性彎曲,四肢活動自如,無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質(zhì)紅略暗,苔少薄黃,脈弦滑較大略數(shù)。婦科檢查:外陰已婚型,陰道通暢,宮頸光滑,子宮前位,稍大,質(zhì)軟,兩側附件未捫及異常,陰道分泌物色白,少量。
實驗室及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血細胞比容0.357,血小板總數(shù)334×109/L。肝、腎功能正常,尿常規(guī):白細胞87.5/ul,白細胞(高倍視野)15.75個/HP,紅細胞計數(shù)62.8/u1,紅細胞(高倍視野):11.3個/HP,隱血(±)。乙肝三對回報:乙型肝炎表面抗體(+)。孕酮39.44 ng/m1,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0 mIU/ml,心電圖檢查正常。B超回報:宮腔內(nèi)探及胎囊,大小2.4 cm×2.0 cm,胎芽(+),胎齡(^GB):7周左右。
入院診斷先兆流產(chǎn)。第一次查房(入院第1天)
住院醫(yī)師匯報病情,該患者有如下特點:①女性,32歲:②停經(jīng)50天,陰道流血1天,小腹痛1天;③該患于4月19日在某醫(yī)院行“體外受精與胚胎移植術(IVF-ET)”,④4月30日查血HCG確診早孕后用黃體酮注射液60 mg,1次/日肌注至今。請上級醫(yī)師對進一步的治療提出指導意見。
主治醫(yī)師從該患者的病史來看,為IVF-ET術后宮內(nèi)妊娠,病人為育齡婦女,停經(jīng)后出現(xiàn)腹痛和陰道流血,還要排除宮外孕和葡萄胎的可能性。
宮外孕有停經(jīng)、腹痛、不規(guī)則出血等主要癥狀,大量出血時有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脈細弱及血壓下降,體格檢查有下腹壓痛、反跳痛,移動性濁音陽性,宮頸抬舉痛明顯,宮體稍大、軟,宮旁可觸及包塊,有觸痛。實驗室檢查血HCG升高,但多較正常妊娠血HCG值低。B超檢查宮腔內(nèi)無妊娠囊,宮旁可見到包塊,其內(nèi)可見胎芽或胎心搏動。
葡萄胎多于停經(jīng)后發(fā)生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而腹痛并不十分明顯,惡心、嘔吐反應較重,體格檢查子宮增大與停經(jīng)月份不符,質(zhì)軟。實驗室檢查血HCG升高,較正常妊娠血HCG值稍高。B超檢查可見宮腔內(nèi)有粗點狀或雪花狀圖像,無妊娠囊和胎兒結構,無胎心搏動。
結合患者B超及血HCG檢查結果,上面兩種情況已基本排除,臨床診斷應為先兆流產(chǎn),下一步應明確流產(chǎn)的類型。
請主任醫(yī)師指導下一步治療方案。
主任醫(yī)師根據(jù)患者目前癥狀及體征,先兆流產(chǎn)的可能性較大,但患者年齡較大,且IVF-ET是體外受精卵植入,胚胎著床過程中會有少量陰道出血,且IVF-ET術后妊娠者大多精神緊張。對痛覺比較敏感。向患者交代病情后,病人家屬強烈要求保胎治療,目前予以安胎治療。5天后復查B超及連續(xù)監(jiān)測血HCG水平,觀察胚胎發(fā)育情況,同時注意有無腹痛、陰道流血情況,必要時隨時終止妊娠。但較小,且該患無明顯自覺癥狀,征求患者意見,可暫不予以處置,定期復查。
臨床上流產(chǎn)的診斷并不困難,還應確定流產(chǎn)的類型,以決定治療方法。除病史、體格檢查外,通常還采用B超檢查和血HCG水平的監(jiān)測。
在有關目前病人的處理問題上,可先予以黃體酮60 mg,1次肌注;維生素E100 mg,3次/日口服;葉酸5mg,1次/日,口服;根據(jù)患者舌脈表現(xiàn),應辨證為血熱型,予以清熱涼血安胎中藥湯劑口服,可選用黨參、寸冬、五味子、當歸、白芍、熟地、菟絲子、覆盆子、阿膠等藥物?;颊攥F(xiàn)伴有尿頻、尿急、尿色黃,考慮為尿路感染所致,予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注射用阿奇霉素0.5 g,1次/日靜滴以抗炎治療,并囑患者臥床休息,定期復查B超和血HCG水平,觀察病情變化。
第二次查房(入院第6天)
住院醫(yī)師病人入院后一直臥床休息,目前腹痛癥狀已消失,無陰道流血,但仍自覺腰酸,無尿頻、尿急、尿色黃等癥狀。有關檢查結果回復:①B超結果回報t宮腔內(nèi)探及胎囊,大小3.3 cm×3.1 cm,胎芽(+),頭臀長(CRL)1.7cm,AGE 8周(±)。②孕酮:51.8 ng/ml,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 000 mIU/m1。根據(jù)上述檢查結果,目前胚胎存活。請上級醫(yī)師指導下一步的治療。
主治醫(yī)師目前患者經(jīng)過保胎治療,孕周已達8周,妊娠黃體產(chǎn)生的孕酮在孕6~8周銳減,以后由胎盤產(chǎn)生孕酮維持妊娠,所以現(xiàn)在對于該病人來說是一個關鍵時期,請主任醫(yī)師指導如何治療。
主任醫(yī)師該病人診斷已明確,目前關鍵是治療問題,在基礎治療及中醫(yī)藥治療基礎上繼續(xù)補充孕酮,妊娠期使用孕酮制劑要注意兩個問題:①能有效安定子宮,防止宮縮:②無致畸作用。符合這些條件的有黃體酮,也可同時給予HCGl000 U,1次/日肌注,加強保胎作用。
最后診斷
先兆流產(chǎn)。
后記
病人接受上述治療方案,治療1周后,將黃體酮60mg,1次/日肌注,改為黃體酮40 mg,1次/日肌注,停用HCG。在孕12周時病人出院?,F(xiàn)已妊娠14周,無自覺不適,B超顯示宮內(nèi)妊娠14周,活胎。
專家點評
中醫(yī)認為其證候主要有腎虛、血熱、氣虛,血虛、血瘀.腎虛型以壽胎丸為代表方,以菟絲子、桑寄生、續(xù)斷、阿膠為主藥,臨證應結合腎之陰陽偏盛,選加溫腎或滋陰之品;血熱型以保陰煎為代表方。藥用生地、熟地、白芍、山藥、續(xù)斷、黃芩、黃柏等;氣血虛弱型以胎元飲、舉元煎為代表方,以人參、白術益氣補中:黃芪、升麻益氣提升、固攝胎元。使腎氣充足、胎系有力;血瘀型以桂枝茯苓丸為代表方,方用桂枝,茯苓通陽開結、祛邪安胎,治孕后瘕瘕害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