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賄選疑云引起 想借機去除陋習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記者 吳亞明
25日,除了兩名因賄選受處分的中常委,其余30位國民黨新任中常委全部表態(tài)將辭職。由賄選疑云引發(fā)的國民黨中常委請辭潮,在國民黨內(nèi)外造成了嚴重的政治風暴。面對紛亂,馬英九決定下猛藥,預計在11月14日進行國民黨歷史上首次中常委全面補選,并改變選制,不給賄選者下手的機會。但馬英九此舉,對國民黨究竟是危機還是轉機?對于年底選戰(zhàn)究竟有利還是有害?島內(nèi)各界對此高度關切,莫衷一是。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25日報道,國民黨10月11日舉行中常委選舉,洪玉欽等32人當選。選舉期間,就有黨代表反映,請客、送禮情形嚴重。國民黨考紀會就此展開調查,認定中常委當選人江達隆、楊吉雄兩人于選舉期間致贈禮品事證明確,決議取消兩人當選資格。但黨內(nèi)和島內(nèi)輿論認為,賄選者不止江、楊兩人,國民黨有必要徹查。為推動國民黨改革,國民黨籍“立委”吳育升、賴士葆等5人,于22日下午舉行記者會,呼吁國民黨中央“重選中常委、改造國民黨”。當晚,邱毅、謝龍介在電視節(jié)目中宣布辭去國民黨中常委,不少中常委隨后紛紛跟進。馬英九23日通過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建榮表達了自己的態(tài)度與立場。李建榮說,如果中常委或具遞補資格者愿意以請辭自清的態(tài)度,來重建中常會的威信,同時也使政黨形象更清新,馬英九是支持的、鼓勵的、樂觀其成的。馬英九認為,如果中常委陸續(xù)請辭,以致開會的法定人數(shù)不足而必須大規(guī)模補選,應可達到重建中常會威信的目的,同時也可以再次向社會證明,國民黨是一個具有反省能力的政黨。
表面上看來,國民黨中常委請辭風波是突如其來,實際上一切都是黨主席馬英九在幕后運作。臺灣TVBS電視臺24日的報道稱,這場攸關國民黨權力中心大洗牌的政治運作,馬英九幕后操盤,展現(xiàn)超高效率,只用了短短28小時。22日下午3時,馬系“立委”率先呼吁中常委全面改選;晚7時,馬主席緊急召開臨時大會;晚10時,邱毅“搶開第一槍”公開請辭。在馬英九“授意”下,國民黨中央強勢出擊,黨務主管主動逐一聯(lián)系中常委“勸辭”。馬英九自己也親自致電勸說“請辭”。國民黨中常委蔡正元向記者透露:“馬主席就打個電話給我,他很幽默地講,正元啊,聽說你在等我電話?!庇谑牵白R趣”的中常委們紛紛跟進請辭。到23日晚上9時30分為止,有22人表達辭意,另外還有11位具有遞補常委資格的中央委員,也決定放棄遞補資格。據(jù)臺灣東森新聞報道,到了25日,除了受處分的江、楊兩人,30名新任中常委全部表態(tài)將請辭。
據(jù)臺灣《聯(lián)合晚報》25日報道,國民黨將在26日晚上召開臨時中常會,討論中常委請辭后的缺額補選問題。根據(jù)規(guī)劃,中常委補選預計在11月14日。針對之前中常委選舉在各縣市投開票,容易形成賄選綁票弊端,國民黨計劃改用分區(qū)投開票,將全臺灣分成6大區(qū),進行集中投開票作業(yè)。投票時間亦大幅縮短,從上午8時開始至中午12時止。
馬英九此番的“雷厲風行”,在島內(nèi)引發(fā)了各種議論。臺中市市長胡志強強調,國民黨要向賄選宣戰(zhàn),痛下決心、從頭做起,“選到?jīng)]有賄選為止”。《聯(lián)合晚報》認為,正在上演的“改革大戲”,成為馬英九重掌黨機器,展現(xiàn)改革行動力的起身炮。馬英九借中常委請辭,推動全面改選,重塑國民黨中常會最高權力核心的代表性與正當性,行政團隊亦將加入行動中常會行列,響應民意對施政的期待,達到黨政緊密結合的輔選效果。
不過,也有不少國民黨黨代表反對重選,并揚言不投票不輔選。據(jù)臺灣《中國時報》25日報道,不少國民黨的黨代表怒氣沖沖,批評黨中央的改選決定,等于默認整場選舉就是“一般黑”,黨代表都是靠錢、靠禮物決定投票給誰。有些企業(yè)家、社團理事長也相當不滿,認為自己被污名化。有的黨代表甚至撂下狠話,要重選黨中央自己去選,他們不會投票,年底選舉也沒意愿幫忙。還有人批評馬英九把單純事情復雜化,就算改革也要采取漸進式,否則親痛仇快,還賠上年底選舉。
面對種種爭議,臺灣《中央日報》網(wǎng)絡版25日發(fā)表社論稱,在馬英九堅持下,國民黨中央決定全面改選中常委,對于多數(shù)干凈參選的中常委或許不盡公平,但對國民黨清廉的形象,當然有正面作用。期盼國民黨能以此作為重振黨魂、再創(chuàng)新局的起步。
臺灣NEWS98廣播電臺主持人唐湘龍認為,馬英九對于國民黨內(nèi)部的賄選文化,早已深惡痛絕,有跡象顯示這次的中常委辭職根本是馬英九的幕后“默許”,目的就是要“優(yōu)勝劣汰”,以便將一些不夠資格的中常委逐出國民黨的權力中樞,引進清廉、有節(jié)、干勁十足的人馬。國民黨中常委全面改選,固然是國民黨從來不曾發(fā)生的重大“家變”,但卻也未嘗不可視為一次內(nèi)部深度改革、全面改變形象的契機。
還有島內(nèi)輿論稱,去除送禮陋習只是黨務改革第一步,馬英九能否在“集黨權、政權于一身”的情況下,真正落實“清廉、勤政、愛民、改革”的目標,改造“百年老店”的刻板形象,更多的挑戰(zhàn)還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