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娟
摘要人本主義的學習觀認為當學生了解到學習內(nèi)容與自身需要相關時,學習的積極性最容易激發(fā),在該觀點的指導下,聽力零課時教學模式應時而生,由于人本主義在中國教學界還未形成體系,目前零課時教學還處于摸索階段,在零課時口語教學的摸索和實踐基礎上,本文著重闡述零課時聽力教學模式。
關鍵詞 聽力零課時 教學改革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羅杰斯認為,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學生知識和如何學習知識,而是提供學生學習的手段,至于應當如何學則應當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的角色應當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這也是聽力零課時課程的指導思想。
零課時聽力教學是一門針對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專門訓練和培養(yǎng)考生英語聽力理解能力的實踐技能課。有別于傳統(tǒng)低年級聽力教學模式,采取任務型教學方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確定聽力學習目標,在學校提供的自主學習聽力資料庫中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教師監(jiān)控學習過程,階段性地評價學習成果,給予學生積極反饋的教學過程。小小班授課,針對性強,能更準確地給學生作出準確的評估。設置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采用活潑多樣的聽力練習形式,通過嚴格的、專門的聽力單項和綜合技能訓練,使應考者能聽懂英語國家人士關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交談以及難度相當于TOEFL中的Mini-talk等中等難度的聽力材料,理解其中大意,抓住主要論點,并能就所給的材料進行回答、復述和討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考生應達到普通高等院校英語專業(yè)高級階段的水平。
2 零課時聽力教學模式
2.1課程進度
按大三大四兩個學年來整體規(guī)劃如下:
(1)大三學年:側重于解決學生聽力過程中的語速障礙。教會學生如何利用語言基礎知識(如語法、句式、習語搭配等)迅速識別、捕捉語流中的意群,并指導學生利用對意群的掌握形成對整個聽力內(nèi)容的完整理解。
(2)大四學年:側重于學生微技能的全面訓練和學生聽力的綜合技能的提高,尤其教會學生如何做到對聽力信息進行處理、篩選和記憶,如何把握聽力內(nèi)容的主旨大意并能邊聽邊猜測同時進行快速記錄,此外加大聽力材料在篇幅和語速上的難度。
2.2授課模式
教師授課模式發(fā)生了明顯轉變,教師的授課方式不同于以往,應做到以下幾點:
(1)自主聽力為主,教師輔導為輔。聽力課程的主體應該是學生的聽,對于量的問題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加以解決。課上老師只需分配學習任務,檢測學習成果,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輔導學生總結前段學習,安排下一步的學習任務。
(2)充分運用網(wǎng)絡的即時交流功能。由于每組學生每三至四周兩課時上課,老師將每周學習進度通過網(wǎng)絡向同學們發(fā)送,方便省時,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3)課堂的即時交流。聽力過程是學生課下自己在自主學習中心完成的,這樣課堂上老師只通過事先設計好的幾段聽力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階段性檢查,如果不合要求,教師當場與學生溝通,及時給予學生反饋,指出問題所在,及時糾正,提供改進的可行方案,并給予正確的肯定和鼓勵,給學生個體學習進度做及時調(diào)整,符合要求的學生則可以進行下一階段難度更大的材料和技能的訓練。這種即時交流很難在基礎階段的聽力課堂實現(xiàn)。
2.3任務設計
(1)針對教學計劃內(nèi)容,設計練習內(nèi)容和形式。如:若解決爆破、連讀和弱讀等語音方面的障礙,就此設置專項練習,其宗旨是要學生熟知這些語音現(xiàn)象,并能在實踐中體會如何應對。
(2)針對不同內(nèi)容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聽力練習并非要拘泥于多項選擇的形式,應根據(jù)聽力材料所涉及的內(nèi)容特點以不同的形式檢測學生對信息的捕捉和理解。比如:畫示意圖、填充圖表/表格信息、要點摘錄、填空和復述等等。
(3)針對學生個體的特點靈活設計練習形式。比如,有些學生基礎比較差,應當先給些簡單的練習,激發(fā)他的自信心,然后練習難度逐漸加大,教師還可以利用MTV、電影等聲像材料激發(fā)學生興趣,指導學生借助于視頻、觀察說話者的口型來幫助識別語音和捕捉信息。這種形式可以很快提高學語感。
2.4教學重難點
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聽力的重難點應放在有聲技能和廣開知識面上。有聲技能中的常用結構詞(虛詞)的弱讀式語音以及連讀爆破是聽力重難點的突破口。學生通過大量的聽力材料訓練,就能掌握英語聽力中的有聲技能,并讓自己的英語聽力水平大大提高。其次,更為重要的是熟悉不同題材的聽力材料,自主學習中心的聽力資源素材已經(jīng)分門別類,學生只需按照老師的指導分階段進行針對性的大量訓練。
3 教學改革思路
3.1精選聽力材料
聽力材料應該確保它的原聲特點,教師在教學任務安排時要做到循序漸進。材料的難度一定要適合學生的當前水平,難度要有梯度。否則將直接扼殺學生的興趣(下轉第50頁)(上接第40頁)和自信心。材料形式應多樣化,將精聽和泛聽的任務明確區(qū)分開來,以幫助學生熟悉各種語音和話題,比如:日常對話、英語歌曲、新聞、演講、電影/電視劇節(jié)選等。
3.2小小班授課針對性
分組授課,每組安排七八個人,老師對每個學生進行階段性檢查,對該階段的學習成果作出評價,并對下一階段的任務作出安排。記錄下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效,由于人數(shù)少,老師每次可以十分具體地給每個學生以明確的教學任務安排。
3.3任務型教學
零課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中心。Ur就指出:為完成某一聽力任務而設置的聽力練習是最有效的,即要求學生根據(jù)所聽的內(nèi)容完成某些指定的任務,以此檢驗學生是否真的聽清、聽懂了。聽力教師應針對訓練內(nèi)容設計有效的練習形式,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無形中也教會學生各種聽力技能,并能以此鼓勵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聽力技能解決問題。
3.4關注學習者的情感問題
學習者在聽力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因素必須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前蘇聯(lián)教育家、最優(yōu)化教學理論的倡導者巴班斯基認為:“在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的條件下,教師是否善于在課堂上建立精神上和心理上良好的氣氛是起著巨大作用的,在良好的氣氛下,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會特別有成果,就會達到可能的最優(yōu)效果?!?聽力課是學生普遍反映最容易感受到緊張、擔心、焦慮等情緒的課程。因此,讓學生平時自己找合適的時機自主進行聽力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的焦慮和壓力。
4 應注意的問題
(1)避免在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施加過多測試壓力。零課時聽力課堂以檢測為主,但教師應注意把握度。從學生的訪談中我們發(fā)現(xiàn),測試過多易導致學習者的焦慮情緒。因此,每次課堂小測試應該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問題的設計、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難度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免挫傷學生的信心,從而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Eysenck就指出,焦慮給語言學習造成惡性循環(huán):焦慮導致緊張和害怕,緊張和害怕浪費精力和注意力;這樣用于思考和記憶的能量就相對減少,語言儲存和輸出效果降低,從而進一步增加導致焦慮的可能性。
(2)正確使用評價效應。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以肯定與鼓勵為主。評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使用延遲評價,即對學生的回答暫時不評論,注重評價的語氣和措辭,對結果的過早評價會引發(fā)學生的不安和煩躁,進而削弱學生后續(xù)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5 結語
總之,聽力零課時教學旨在通過任務型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學進度和學生個體特點安排學習任務,給予適時的正確評價,盡量幫助學生消除情感因素對聽力效果的負面影響,提高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 Anderson, A. and T. Lynch. Listening[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 Eysenck, M.W. Anxiety. learning and memory: A reconceptualization[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979(13):p 363~385.
[3] Howatt, A. and J. Dakin. Language laboratory materials, ed[M]. J. P. B. Allen, S. P. B. Allen, and S. P. Corder, 1974.
[4] Ur, P.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5] 蕭春麟,楊揚.實用聽力教程[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6] 劉清玉.英語專業(yè)“零課時”聽力教學改革探究[J].教學與管理,2006(8)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