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梅
摘要:正如很多懂漢語的外國人不懂中國古典詩詞一樣,對于很多懂英語的中國人來說,也是難以讀懂英語詩歌更別提欣賞了。本文通過具體例子闡述了了解英語國家傳統(tǒng)文化背景對英語詩歌欣賞的重要性,同時提出了英語詩歌的韻律美,修辭美和形式美,期望對讀者欣賞水平的提高有所啟迪。
關(guān)鍵詞: 文化;韻律美;修辭美;形式美
學(xué)習(xí)英語的人即使已學(xué)過較長時間,并達到了較高水平, 仍然會發(fā)現(xiàn)自己難以欣賞英語詩歌的美妙之處。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重要的是對英語詩歌的特點了解還不夠, 因而難以掌握欣賞英語詩歌的正確方法。詩歌以其獨特的結(jié)構(gòu)方式,如分行、押韻、抑揚頓挫等等形式使詩歌朗讀起來有節(jié)奏感,有清楚的尾韻,和音樂相似。有時,為了押韻或者音律的需要,有些詞的讀音在詩中也發(fā)生變化[ 1 ] 。那么如何欣賞英語詩歌呢?
一、 了解英語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是欣賞英語詩歌的前提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淵源,讀者要想真正理解和欣賞英語詩歌,體驗其中真味,應(yīng)當(dāng)盡可能地了解英語詩歌中的文化因素,以及其中的中西文化差異,這樣才能充分地理解和欣賞到英語詩歌的外在美與內(nèi)在美。如果不了解英語詩歌的文化背景,很多詩歌讀起來只能是一知半解,生吞活剝了。因為詩歌語言極為精煉,只有深諳其中的典故才能品出味道,讀出精神?!癕ilky Way”是一個經(jīng)典的例子,如: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的那首《我孤獨飄浮如流云》(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其中的一句:“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通?!癕ilky Way”都被翻譯為“銀河”“天河”或“銀漢”,雖然中英文的解釋差不多:夜空出現(xiàn)的一道白色星帶( the pale white band of stars that can be seen across the sky at night) ,但是兩個詞背后所涉及的傳統(tǒng)文化淵源截然不同。眾所周知, “銀河”、“天河”或“銀漢”是源于中國古代傳說中牛郎織女一對恩愛夫妻隔河相望的凄美故事,與之相關(guān)的聯(lián)想是牛郎、織女、王母、喜鵲、金簪、橋和船;而“Milky Way”卻與希臘神話有著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古希臘人認為“Milky Way”是眾神聚居的奧林帕斯山通往大地的“路”,至于它為何如此璀璨閃亮,則是因為與仙后赫拉灑落的乳汁有關(guān),與之相關(guān)的聯(lián)想則是:車、馬、馬車以及乳白色了。由于傳統(tǒng)文化的差異使得中西方對這兩個詞有了本質(zhì)的區(qū)別:不管是“銀河”,還是“天河”,或是“銀漢”,都指的是“河”,而“Milky Way”卻是確確實實的“路”。如果不去深究文字背后的文化淵源,恐怕絞盡腦汁都想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吧。[2]
二、 了解英語詩歌的韻律美
英語詩歌的韻律是通過重復(fù)使用相同的或相近的音素產(chǎn)生的。韻律可以加強語言的音樂美,使詩歌增添藝術(shù)趣味。這種韻律體現(xiàn)在詩行之間和一個詩行內(nèi)的押韻上。押韻使詩歌和諧、優(yōu)美, 讀起來瑯瑯上口, 余音裊繞。同時,一個熟悉的韻律反復(fù)出現(xiàn), 會使人感到聽覺上的滿足, 并產(chǎn)生美的共鳴。同時, 韻律又常常與人們表達的感情有關(guān)系, 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基本的韻律。 英語詩歌的韻律主要分為頭韻、元音韻和尾韻。
例如: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 . ( Ten-
nyson , the Eagle) 例句中采用了三個c 開頭的詞, 使整首詩歌呈現(xiàn)出“ 輕重輕重” 的節(jié)奏, 形成了一種很強的撞擊感,雄鷹鐵鉤般的利爪緊緊抓住懸崖, 蓄勢待發(fā), 詩人用頭韻勾畫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圖片。頭韻給原本平實的詩歌注入了跳動的活力, 讀起來具有鏗鏘感和跳躍感, 使思想和表達都有了生命。
又如, 在G.M.Hopkins 的Spring中, “ When weeds , in wheels ,shoot long and lovely and lush. ” 一句的元音韻形成了一種清新響亮的韻律, 在這首詩中, 元音/ i : / 和/ i /重復(fù)出現(xiàn), 響亮和諧的音效創(chuàng)造了一種富有希望、自信有力的韻律, 也把春天的生機和活力形象地表現(xiàn)在了詩中。元音韻這種獨特的韻律形式使詩歌具有節(jié)奏韻律美。
再如: The wrinkled sea beneath him crawls : / He watches from hismountain walls / And like a thunderbolt he falls .( Tennyson , the Eagle) 這首詩的句末尾韻均為長元音, 鏗鏘有力, 形成了動靜結(jié)合、聲情并茂的韻律美, 令人回味無窮。[3]
三、了解英語詩歌修辭手法的運用
英語詩歌與中文詩歌一樣,詩人會充分利用修辭手法來加強氣勢,烘托感情。重復(fù)、排比和擬人是英語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
如In every cry of every Man , / In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 , / In every voice , in every ban , / The mind –frogd manacles I hear . ( William Blake : London)在這段文字中, 詩人利用五個every的重復(fù), 強調(diào)了在倫敦城中, 無論男女老幼, 都難免被蹂躪、被迫害的悲慘命運。五個every的重復(fù)使用加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使讀者仿佛親眼目睹了倫敦城中普通市民的悲慘生活。
再如: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 my dear , /Till ?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 my dear , /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 And fare thee weel , my only luve , And fare thee weel awhile ! ( Robert Burns : A Red , Red Rose) 這首詩中句子整齊而不呆板, 參差錯落富有美感, 表達了詩人對愛人“ 山無棱, 天地合, 才敢與君決” 的深刻感情。詩歌中采用排比這種修辭方式可以渲染氣氛, 烘托情感。
四、 了解英語詩歌形式美
英語詩歌的形式美主要是通過詩行、詩節(jié)的特殊排列來實現(xiàn)的。英語詩歌典型特點是從不占滿一頁,只是寫成一排一排,并且由于詩節(jié)、韻律的不同而寫成不同的形式。詩人經(jīng)過巧妙的設(shè)計,把詩行組成某種物體形狀的圖案,代表或象征某一具體事物,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如美國當(dāng)代詩人威廉·雪萊·伯福德的詩歌(A Christmas Tree)《圣誕樹》:
Star
If you are
A love compassionate
You will walk with us this year.
We face a glacial distance ,who are here
Huddld
At your feet.
詩人打破了詩行排列的常規(guī),利用詩行的長短,巧妙地排列成像一顆圣誕樹,樹頂上有顆星,樹下有樹腳。圣誕樹在西方是吉利的象征,詩中的“Star”(星) 是指“福星”。在新的一年中,人們在圣誕樹下祈求星星伴他們行走,給他們帶來好運。此外, “Huddled”故意拼錯成“Huddld”,使得幾個長柄子的字母擠在一起,象征著許多人“佇立”或“跪”在圣誕樹下,祈求星星能給他們帶來幸福和快樂。這首詩的獨到之處就是詩人用詩行排列成了象征物的形體,形義契合,從而別有一番情趣。它的美感令人贊嘆不已、拍案叫絕、過目不忘。[4]
綜上所述, 要提高對英語詩歌的欣賞水平,應(yīng)該注重平時文化知識的積累,了解英語詩歌的特點,同時在欣賞時要認真分析、細細品味。 只有如此,我們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 才能領(lǐng)略英語詩歌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陶潔,20世紀晚期的美國詩歌外國文學(xué)研究 2004年第4期。
[2]袁金霞,從英語詩歌看中西文化池州師專學(xué)報2004年8 。
[3]李雨晨,英文詩歌的審美特征與詩歌教學(xué)當(dāng)代教育論壇2007年第6 期。
[4]陳波,論英語詩歌之美感成都大學(xué)學(xué)報2008
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