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緯
摘要:晚明一代名士陳繼儒,隱居山林,同時又獲得達官名流的認可,號為“山中宰相”。他的文言筆記小說,以獨特的藝術形式,集中反映了他充滿智慧的文化性格。
關鍵詞:陳繼儒;筆記小說;文化性格
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松江華亭人,幼即高才,與董其昌齊名,兩赴鄉(xiāng)試不中后,絕意仕進,八十二歲以布衣終。眉公一生著述甚豐,《四庫全書總目》錄其著述近三十種,但最能體現(xiàn)他文化性格的是他的筆記小說。作為晚明名士,現(xiàn)有研究多是關于陳繼儒的小品文、小說評點的鑒賞和辨?zhèn)?關于陳繼儒筆記小說研究的僅有《明陳繼儒〈虎薈〉研究》一文。本文從《太平清話》、《筆記》、《珍珠船》三部筆記小說分析陳繼儒充滿智慧的人生哲學。
一、高雅的品格追求
眉公兩試不第后,一直過著隱居生活。隱居的陳繼儒從不懷終南捷徑之志,一個當郡守的朋友三扣其門,他總是躲而不見,當這個朋友因事罷職,他卻能送朋友于千里之外。名士顧憲成“講學東林,招之,謝弗往”,他說:“愿士大夫有此行,不必有此名?!彼麍允刈约旱脑瓌t,保持人格的獨立。正如他在《太平清話》敘中寫到“門生故人,遇余酒壘間,搜一二故聞以應之,削忌諱,置臧否”①,即使是編書寫文,他也用自己的文字抒發(fā)自己的愛憎,表達自己的心志。
眉公的筆記小說中記錄了很多他景仰的高節(jié)文士事跡。其中在《太平清話》有關顏回的記錄3則,在《珍珠船》中全部重復記載。顏回是孔子認為德行最高的學生,從選材中可見眉公的志趣取向。關于陶弘景的記載《太平清話》有2則,《筆記》重復其中一則。陶弘景譽為南朝梁的“山中宰相”,和梁武帝有極好的私人關系,但他一生隱居,不求官祿,可見眉公對這類甘居清貧堅持自身高雅品格者的推崇。
眉公贊美的不僅是一種崇高的品格操守,也是一種悠然人世、自得其樂的人格品質。
龍眠博學精識,出劍貢父上,官京師數(shù)年,不一跡權貴之門,佳時勝日,載酒出游,坐石臨流,悠然終日,山谷謂其風文雅,不減古人,而為畫所掩。②
龍眠即北宋畫家李公麟,黃庭堅認為龍眠不跡權貴的行止比起其畫作來更值得贊許,陳繼儒一生亦是不慕權貴,自得風雅,“悠然終日”也是眉公一生的人格追求,所以對龍眠他有“為畫所掩”之嘆。
眉公對蘊含高雅品質的事物也有著特別的情懷。
高皇問竹事,惟吳越山中有名方竹者,最為詭異,四棱直上,弗偏弗頗,若有廉隅不可范之色,以故士大夫愛之,往往采而為節(jié)。③
方竹因象征高潔的品質受到眉公的青睞。他還在《筆記》、《太平清話》均記錄了達350字的墨竹故事,從竹毀斷之為筆,筆蠹葬之并為之作銘,不勝唏噓,為竹改節(jié)嘆惋不已,又何嘗不是對人生的一種自我警示。
二、通達的人生哲學
眉公兼通儒釋道,思想圓融通達。隱居后,他并不像阮籍一樣,滿懷憂憤,也不效左思尚需借詠史以抒懷。眉公盡銷鋒芒沒有怨怒,雖為隱居,卻門庭若市,“履常滿戶外”;雖常出入將相之門,卻能逍遙其中,不為之所累,依然堅守著高潔。在喧鬧混雜的晚明社會中,這種悠然、平和顯得彌足珍貴。
通達的處事方式最受眉公嘉許,“徐光溥為相,喜論事,大為李文所嫉,光溥后不言,每聚議,但假寐而已,時號睡相”,不是讓時代為自己改變,也不追求辛苦獨醒,世與吾違,便一睡了之,這是眉公稱許的為人處世方法。
晚明王學盛行,文人都傾慕竹林七賢,像徐渭、李贄等都把個性張揚到了極致,深受道教影響的眉公卻并不完全如此,他熱愛自然,事事通達,特立獨行卻能與世相容。
陶南村……溝塍畎澮,陰翳竹樹間,春時桃花盛開,雞犬之聲相聞,有武陵風概,隱者停云子居焉,一舟時放中流,或投竿或彈琴或呼酒獨酌,或哦詠陶謝韋柳詩,殆將與功名相忘,嘗坐余舟中,作茗供,襟袍清曠。④
觀山看水,彈琴吟詩,舒心盡氣,這才是能讓眉公“襟袍清曠”的佳境。在《太平清話》中眉公闡明了他追求的人生境遇: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迎風歸去休,子昂和云,淼淼煙波一葉舟,西風木落五湖秋,盟鷗鷺,傲王侯,管甚鱸魚不上鉤。依然能見悠然中的傲骨,傲骨中逍遙,逍遙中的灑脫。
眉公反感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行為,認為一切應順其自然,任道而為。
“皇甫湜嘗為蜂螫指,購小兒斂蜂,搗取其液,一日命其子錄詩,一字誤,詬躍呼杖,杖未至嚙臂血流而死?!?
皇甫湜為唐時隱士高人,但性格孤傲,不為世俗所容。眉公在筆記小說中,多次談到皇甫湜,對他的文才、品行仰慕不已,但對他的不尊重自然行為給以辛辣刻畫,所載雖不含褒貶卻針鋒可見。
正如眉公認為 “飛燕太真俱是國色”,他總能領略各個事物的佳處,表現(xiàn)出兼容的審美眼光和生活態(tài)度,這一通達的人生哲學使他獲得“山中宰相”的高譽,也使他最大限度實現(xiàn)了人格理想。
三、 幽默的生活態(tài)度
從陳繼儒的筆記小說也可以看出他貼近世俗,熱愛人生,幽默的生活態(tài)度。
余有李嵩骷髏團扇,娟面,大骷髏提小骷髏戲一婦人,婦人抱小孩乳之,下有貨郎擔,皆零星百物可愛,又有一方娟,為休休道人大癡題,金壇王肯堂見而愛之,遂以贈去。⑤
一把團扇,雖已送人,卻對其歷歷敘來,婦人、小孩、貨郎擔、方絹,雖僅數(shù)語而畫面可親可見,亦可見眉公的生活情趣。
他在《太平清話》中還記有“秦少游有眇娼傳,楊鐵崖有啞娼志,而楊戒長舌有味”,把歷代文人記妓女的文章詳細記錄下來,可見眉公的坦蕩。
如“東土曰熊為子路”這樣的記載純?yōu)閵嗜酥f,他還兩次在筆記里說“何仙姑晚年黑瘦一衰媼耳”,可見眉公并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孤高不可范,他是充滿人情味的。
眉公對古人的幽默也饒有興趣,晉代名流桓溫,北征時曾攀枝執(zhí)條潸然淚下,在眉公筆記中展現(xiàn)了他的另一面:晉桓溫少與殷浩友善,浩嘗作小詩示溫,溫曰,汝慎勿范我,當出汝詩示人。
別人興沖沖拿詩請教,不場面性贊揚也就罷了,還要譏嘲:“你最好不要惹我,小心我把你那見不得人的詩拿出來丟人!”
眉公的曠達和樂觀也體現(xiàn)在對女性的態(tài)度上,但凡女子有才華都受到他的贊頌,像貴者“衛(wèi)國大長公主……好讀書古文章,工筆札?!睂伺胁琶脊诠P記小說中給以很高評價,“薛濤八九歲知書”、“京師名娼”等。天臺營妓嚴幼芳賦《如夢令.紅白桃花》: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人在武陵微醉。⑥
文詞算不得一流,受到眉公的極力推崇,還指出該女子“不肯證唐中友一事”,“至今俠骨猶香”,稱賞之情溢于言表。
作為一代名士陳繼儒,名錄《明史·隱逸傳》,又廣交賓客,廣收門徒,屋前車馬不息,還著作等身。在出與入,隱與顯中,一生都表現(xiàn)出他的從容和淡定。他的淡泊坦蕩透露的是一種生活的睿智,人生的透悟,他的文化性格成為晚明以后高節(jié)之士的學從典范,即使在今天,這套通達智慧的人生哲學也令人想往。
注釋:
①②④⑤陳繼儒:《太平清話》 中華書局 1985年版 第1、46、5、28頁。
③陳繼儒:《筆記》 中華書局 1985年版 第11 頁。
⑥陳繼儒:《珍珠船》 中華書局 1985年版 第41頁。
參考文獻:
[1]陳繼儒:《陳眉公全集》 中央書店1935年版。
[2]陳繼儒:《珍珠船》、《太平清話》、《筆記》 據(jù)寶顏堂秘笈本排印 中華書局1985年版。
[3]盧豐:《小窗幽記解讀》黃山書社2007年版。
[4]史鐵良:《明代文學研究》 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5]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