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之前的話
寫這篇印象記的時候,我正坐在由南京開往上海的415次動車上。若疲憊,兩個多小時的閑暇正是休整的好機會,人潮熱鬧中所獨藏的靜寂最可使人心眠。然看著窗外飛馳的青山綠野,想著昨夜與周梅森夫婦共飲智利紅酒相談恰切的怡景,卻就自倦怠中昂然了,從包里摸出幾頁紙來,擰筆以待。
然在過道對側(cè)一陣陣吳儂軟語的聲音侵蝕下,一時沒能醞釀出這篇文字的氣息——某種我想要的語感,這語感帶來的字句里的意境,才能映襯出我所感受到的周先生的姿態(tài)——生活的,塵世的;寫作的,玄思的;入世運作的,出塵超拔的……它沒有到來的時候,所有的印象和印象里的細節(jié)都無法伸張,似是一個略懷了委屈的又甘之如飴地在母體里蜷伏著的嬰兒,靜靜地或略有躁動地等候著恰宜的時機來到這個鮮活的世上。
于是將紙筆收了起來。拿過身邊紙盒里的周先生的十余本書。沿著書名一路觸目過去。
《天下大勢》《原欲》《重軛》……這是我最看重的書。它們表達了我內(nèi)心的一種追求。周先生的聲音還在耳邊回響。
讀著周先生的書,漸漸覺得記憶里的印象在文字里開始了活動。
電腦放在腿上與衣服間微細的磨擦聲,常會在流暢打字的間隙凸顯出來,讓我從思緒中分離。比如寫到我們見面的時候,我突然想起自己撒的一個無傷大雅的謊,到現(xiàn)在我也沒明白自己為什么要撒這個謊。
當孫總(周梅森先生夫人孫馨岳,他親切地叫她孫總)和周先生問我哪天到的南京時,我完全是無意識地脫口撒謊說前天下午到的。其實昨天一下飛機我就給周先生發(fā)了短信約請見面,然后再問單位要了江蘇美術出版社相關編輯和領導的電話,預約商談的時間。
前天與昨天,有區(qū)別的么?坐在車上懸空著手腕以指尖撫摸住電腦鍵盤,我腦子里納悶著,意識在思維斷裂處被記憶不停分割著。
幸得他們不曾知曉這個小小的謊言?;驎缘昧?,也不以為忤,或一笑置之。
我們下星期一就準備去旅行了。你要再晚來幾天,真的就會錯過見面。孫總微笑著說。周先生接道,那敢情簡以寧就會認為我是故意躲著不見她。哈哈。眾笑。
六點到八點,兩小時的飯局,一直在歡談。飯后到他們在省府機關宿舍大院的家中取書。他們在南京有好幾個家。市內(nèi)兩個家相距不遠,郊外還有別墅農(nóng)莊,他們在那里種菜,種樹,城市中待累了,便可以俯近自然,換種方式生活。
自由的寫作心態(tài)
在周梅森先生最新出版的小說《夢想與瘋狂》中,我們可以讀到當下人們最關注的一些東西,產(chǎn)業(yè)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合與博弈,財富欲望與道德堅守的博弈……通過主人公孫和平、劉必定、楊柳等人在錯綜復雜的關系和事件中的表現(xiàn),對資本運作,金融危機,企業(yè)大鱷政界精英與資本玩家之間復雜多變的關系,以及資本對人性的異化、對各類人等的生活方式、精神方式、情感方式、人際關系等全方位的侵蝕,作出了深刻揭示。中國市場經(jīng)濟資本市場發(fā)展到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在小說中都有充分展示,從而引發(fā)更多的讀者和相關人士反省和深思。
為什么小說能夠?qū)懙萌绱藨夷畹鸸夤株戨x卻又豐滿真實呢?
這一切都緣于我的親身體驗。對資本市場的全情介入,從事實體經(jīng)濟的運作,在政府部門的掛職歷煉,都是我寶貴的素材來源。他說。
現(xiàn)在最令我舒心的是,我的創(chuàng)作是自由的,沒有外在的東西可以干擾我,有寫作沖動時才寫,幾乎不需勉強自己。拍電視劇也是一樣,想做的時候才做,外界施加的壓力對我?guī)缀醪划a(chǎn)生影響。
這樣一種自由的狀態(tài),當然是得自于歷史的積累,創(chuàng)作的,商業(yè)的。以及漫長的精神修習過程。
這種自由不是放棄一切的自由。它有執(zhí)著,可是是自由的執(zhí)著。當然,也會有不自由的時候,比如我們國家的審查制度?;ê艽蟮木ê芏嗟耐顿Y做一部電視連續(xù)劇,因為送審不過關,就不能播出,心血就擱那了。這是一種由不得自己的不自由。這種不自由不是我可以掌控的。與我說的主動做事情的自由關系不大。他說。
動如
“五年以后,也許你就不想這樣奔波了,會與現(xiàn)在的心情和狀態(tài)不一樣,或許也就倦了,就想自由,像我們一樣,對一些東西會喪失熱情?!碑斘覀冏叱鏊厩鼗刺K湘匯,步上石階,往來去的路上兩頭張望著出租車時,他對我說。
的確,五年,對于中年之后的人生來說,確乎開悟之期。但開悟,卻必得是要有事件和生命的經(jīng)歷作鋪墊的。我以為,周先生現(xiàn)在能夠擁有完全自由的寫作心境,當然是這些年來他經(jīng)歷了足夠多的大風大浪大名大利大起大伏,方才修習得果。
之前的那些年,埋頭攀登,對周圍無暇旁顧,而當你站在高處俯身看去,才會發(fā)現(xiàn),錯過了怎樣的風景。所以就會從埋首事務的狀態(tài)中停下來,站定了享受生命的安靜,享受那種發(fā)現(xiàn)生命美好的樂趣。比如我的兒子,如果他是在我年輕的時候出生,那他長大的過程我很可能會忽略,因為年輕時孜孜于奮斗的過程,很少有時間和心思去細致體會一個生命成長過程的種種美妙,可能只是盡一種責任在等待著他的成長。而人到中年對名利的追求漸趨淡泊的時候,兒子此時降生人世,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完全變了,不僅僅只是責任,還會很從容很愉悅地欣賞他每一點一滴的成長過程,每每發(fā)現(xiàn)一點他的細微變化都會很驚奇很歡欣鼓舞,他的進步甚至就是我的進步?,F(xiàn)在家里惟一能領導我的就是我五歲的兒子,呵呵。從兒子的成長過程中體會到生命的美妙,甚至改變了我很多固有的觀念和人生態(tài)度。他說。
獨孤求敗的境界其實是一種恐怖的寂寞,因此一些人對他作品的爭議倒讓他覺得自然。雖然他從不會在意那些爭議,但爭議的存在在某段時期會激發(fā)他寫作的斗志和熱情,不過,“我會一直遵從自己的寫作原則,保持清醒,不會讓別人主觀的評價影響到我的創(chuàng)作和價值觀。我一直堅持自己的寫作狀態(tài)和特點,說到價值觀,倒是我兒子的出生和成長讓我有所改變,對人生的認識和感受,都有了一個全新的體驗?!彼f。
你問我現(xiàn)在功名心淡泊以后,動力何在?我可以告訴你,打造經(jīng)典!今年在經(jīng)歷過一件事以后,更使我堅定了要打造經(jīng)典的決心。去年經(jīng)朋友介紹,一個香港的制片人找到我,請我將別人的一部小說改成電視劇,改了幾集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小說之前有別人改寫過,我立馬就停改了。感覺很不好。為什么要花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做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名利早已不是我追求的目標,什么東西才能激發(fā)我的熱情,成為我創(chuàng)作的動力?那就是做經(jīng)典的東西!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一定要打造經(jīng)典,而且是我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說自己改編成電視劇。決不能揮霍自己的生命。令我欣慰的是,迄今為止,總體來說我認為自己還沒有揮霍過生命。
正在籌劃創(chuàng)作新電視連續(xù)劇《大捷》
問到周先生最近的創(chuàng)作情況,他說,我正在改一個劇本。是我以前的一個中篇小說《大捷》,上世紀90年代曾由吳貽弓父子拍成電影,現(xiàn)在我準備改成
四十集的電視連續(xù)劇,目前正在與一些電視臺和投資商商談。大家都比較感興趣,最后與哪家合作還沒定,但很大程度上可能會是過去的合作伙伴,因為成功合作過,雙方都比較愉快,他們把錢交給我放心,由我去拍攝制作,肯定不會粗制濫造。當然,我也可能不愿再煩,寫完劇本讓人家去拍。
因為這篇小說發(fā)表較早我尚沒有讀過,周先生和孫總便邀請我上他們家去拿書。
問到小說寫作的緣起,他談到這里面有一個很巧合的故事。
那是1988年,那時候是兩岸關系剛剛松動的時候,花城出版社當時的老總李士非先生的舅舅從臺灣到南京來探親,也許是太激動,快80歲的老人一到南京后就中風了。李士非總編就打電話給我,請我?guī)兔?,我一聽,趕緊就打電話給臺辦,迅速將他舅舅送到了南京鼓樓醫(yī)院,老人家在醫(yī)院處于昏迷狀態(tài)。那些天,一些臺灣退役軍人不斷地飛到南京來探望老人家。原來,他舅舅以前是黃埔軍校一期的老學員,當年還是蔣介石的侍衛(wèi)隊長。這些軍人多是他當年的同事和部下。在這些人中,有位老軍官和我說了發(fā)生在河南的這個故事。我當即就產(chǎn)生了寫作的沖動。《大捷》這個故事,外延很大,國民性,民眾的凝聚力,以少勝多的智慧,等等,都會有很充分的體現(xiàn)。
這會是一部很好看的戲,你等著吧。周先生說完朗聲笑了。
誠信
周梅森夫婦的誠信在圈內(nèi)有口皆碑。
即使是打車這樣一件極微小的事,也顯見了他的誠信之念。我們略站了一會,對面一輛空車駛過,便紛紛揚了手。而幾乎隨后這邊也來了一輛空車,看我們等車,就預備著要停下來。周先生說,不可,這對那個正在掉頭的司機是不公平的。既然給了那個出租司機以邀約,哪怕后來的這個似乎更便捷,也不可隨便更約。
他從小處出發(fā)的誠懇信用,讓我敬意頓生。
想起飯局上孫總說到某部電視劇的事。他們自己投資九百余萬和央視下屬公司合拍的一部電視連續(xù)劇,因為種種原因,拍完后審查了兩年沒通過,所有投入的資金無法回籠。但是,他們并沒以此為借口欠演員以及相關劇組工作人員的任何報酬。按合同該發(fā)的都發(fā)給了大家。導演對此劇本來是入股的,必須共擔風險,可導演因為要為下部作品投資,試探著向周梅森提出退股,改拿導演費的要求,按說是沒道理的,但周梅森很理解,馬上答應了,三天內(nèi)就把九十幾萬導演費打給了這位導演。這使得圈內(nèi)很多人都與他們夫婦關系特別好,以后拍戲,哪怕他們夫婦給出的報酬略低于別家,人也愿意來他們劇組,與之合作。
古今大事所成,皆因誠信。周梅森夫婦如今的成就,是最好的印證。
水木秦淮蘇湘匯
到南京后,我原是想請他們夫婦吃飯或喝茶,只是地方不熟悉,請他們推薦一個,周先生電話里就說,你來南京,怎好叫你請客,還是我們夫婦請你吧。隨后短信告訴我,地點在水木秦淮蘇湘匯。
水木秦淮,聞聽這名字,便聯(lián)想了南京的風物歷史。舊時六朝勝景,今日秦淮畫廊,皆繁勝之地,略不同的,大約便是歷史河流的變遷中,今人在當下,可以思古,而故人在當年,卻無法遙想當今吧?
蘇湘匯餐館是蘇童吃過后覺得菜的味道特好推薦給周梅森夫婦的。我在很多年以前和蘇童通過一次電話,也不記得是緣于什么事情了。對他的了解除了他的作品跡近于無。第一杯舉過以后,我就說,這紅酒的口感真好。周夫人孫馨岳就笑,這種智利紅酒也是蘇童推薦給我們的呢。除了美食,他品酒的功夫也是一流,有些法國紅葡萄酒也不見得有這么好。
認識孫馨岳的朋友都說她的好。既有知識女性的優(yōu)雅大方,又有賢妻良母的溫存寬宏。一眼之下,一笑之間,一語之余,即可感受她的真誠。即使做過很多優(yōu)秀電視劇的制片人,她身上卻少有精明之商氣,素靜良善,一晤而自然親近。怪不得周先生有意無意中總要提到賢妻。
自從兒子出生后,她就不是我們家的最高領導了。周先生大笑著看了妻子道。在這開懷的笑聲和他瞥向妻子的眼神中,卻辨得出他對她的一份深沉愛意。我憶起在北京的時候,問到周先生的太太,他說,剛才告訴你的齠箱就是我妻子孫總的,我們之間什么秘密也沒有,一切都是透明的。聰明,漂亮,能干?對,你說的沒錯,她就是這樣的,除了這些,還溫柔善良。
當時便猜摸著孫總的樣子。見了面,果然印證了我的想像。
離開的時候,周梅森先生原是讓孫總開車送我的,但看著妻子喝了紅酒后緋紅的臉,說,老婆喝了酒,我舍不得她開車,到時候違章是小事,怕她酒后駕車出狀況。老婆還是打個車送簡以寧吧。
看著這對幸福的夫妻,我抿嘴而笑,由衷羨慕。
能得如此賢妻,是男人的德。而得如此男人的寵,是女人的福。